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福建古代海上贸易在福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就福建古代海外贸易的特点、原因、影响谈些肤浅的看法.

  • 标签: 海上贸易 福建海上
  • 简介:清政府入主中原后,为了解决铸造钱币所需要的铜斤,一反明朝对日本实行海禁的政策,鼓励商民到日本贩运洋铜,遂使清初的中日海上贸易迅速地发展起来,即使在实行海禁以至迁海期间,中日海上贸易仍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本文拟对迁海时期以及康熙开

  • 标签: 海上贸易 日本贸易 海外贸易 对日贸易 康熙皇帝 中国商人
  • 简介:如今在广西,吃上味美价廉的泰国水果已是“平常事”。水果让中国的普通百姓体会到了“东盟味道”,也让东盟百姓体会到到了“中国味道”。

  • 标签: 丝绸之路 广西 贸易 水果 味道 东盟
  • 简介:郑和七次下西洋既是中国、也是亚洲海上交通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福州不仅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造船基地和后勤基地,同时也是琉球王国向明朝进贡和册封使臣出使琉球的主要门户.本文以此为线索,结合具体史实探讨郑和下西洋与琉球海上贸易的密切关系.

  • 标签: 郑和 朝贡贸易 琉球
  • 简介:<正>明清之际,随着世界航路的全面贯通,西方势力的东渐,全球性广泛联系的建立,世界贸易格局为之大变。在此历史大背景下,中外交流的历史古道“海上丝绸之路”亦发生重要变化。不仅仅是欧亚之间建立直接的交往关系,而且伴随着澳门港在珠江三角州的兴起和世界市场对中国丝货的追求,海上丝路规模和影响均有所发展和扩大,且形成以澳门为中心,以广州乃至整个大陆,特别是沿海地区为腹地,向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发展的海上丝路国际性贸易大循环。在这一段时间中,中国丝货作为最重要和最大宗的货物被运送到世界各地,这种贸易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乃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中国丝货和欧美之白银,通过澳门架起富有特色的国际性贸易大循环。本文试分析这一海上国际丝路贸易的构成,特点及影响,从而希望能反映该时代变局中的一些情形。一、以澳门为中心的海上丝路贸易国际大循环路线之构成1513年欧洲最早崛起的殖民国家葡萄牙船只首航中国沿海,1553年以岁输发税二万刃,得广东香山地方官员允许在澳门码头停泊商船,进行贸易;1557年葡萄牙人年纳地租五百两,终获在澳门居住和贸易之权利。自此时起,澳门港渐兴,中国的丝货,瓷器等由此源源不断地运向世界各地。大约自1580——1640年的六十年间,是以澳门为中心的海上丝路国?

  • 标签: 澳门 海上丝路 国际贸易 中国丝 明清之际 航线
  • 简介:宁波"争贡"事件是明朝后期发生的一次重要事件,其后中日朝贡贸易近乎中断,走私贸易便乘势而起。而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白银的巨大需求,日本银矿山的新发现,以及不满于"海禁"政策的中国商人的参与也在客观上推动了中日走私贸易的发展。但随着走私据点——双屿岛的摧毁,促使以浙东沿海为中心的走私贸易畸形发展,海商与倭寇合流,进一步加剧了倭寇的猖獗,最终促成"嘉靖大倭寇"的发生。宁波"争贡"事件无疑是其后猖獗的走私贸易和"嘉靖大倭寇"的发端。

  • 标签: 明朝 “争贡”事件 走私贸易 “嘉靖大倭寇”
  • 简介:商业贸易特别是海上贸易对中世纪西方的文明进步、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中世纪西方五个海商群体的贸易沿革、贸易线路、贸易货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 标签: 中世纪 海商群体 海上贸易
  • 简介:中国和日本是近邻,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科学技术、贸易交流的历史。本文仅就明末清初中国与日本之间海上贸易的情况作一介绍。

  • 标签: 明末清初 中日贸易
  • 简介:随着中越关系的不断改善和中越边境贸易重新开放,大量的越南小货轮进入广西沿海各港口,据统计,从1991年11月至1994年10月从防城口岸(含企沙、白沙、沥白龙三个边贸点)入境的越南边贸小货轮就有4583艘次。这些船舶设备陈旧,无防鼠设施,卫生条件差,极易携带鼠虫患。越

  • 标签: 卫生管理 传染病监测 船舶设备 防鼠 边境贸易 中越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海上丝绸之路人民币贸易圈主要由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和新兴贸易大国所主导,以人民币为主要贸易结算、储备与投资货币,以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地中海和西大西洋沿岸各国之间的海上贸易通道建设为条件,以沿路各国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为基础,沿路各国共同参与构建区域商品贸易体系与金融市场体系是其基本要求。中国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主要发起国、出资国、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和货币金融大国,能够为沿路各国专业化分工与区域合作提供人民币交易工具与平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人民币贸易圈的主要推动者、获益者与公共产品及相关制度安排的主要提供者。人民币贸易圈的形成与发展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亚非欧国际贸易、金融与政治格局的重大调整和转型的必然产物。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人民币贸易圈 人民币国际化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全球原油贸易合作的加深,海上提油运输作为主要原油物流方式,其作用也逐渐加强。提油过程中因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损耗问题普遍存在,对于原油贸易参与者来说都是潜在的经济风险,海上提油损耗对于原油贸易全过程参与方都有可能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但通过分析其各种表现形式,研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探讨合理有效的预防及补救的措施,可以协助我们通过海上提油贸易全过程控制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一定程度上规避潜在风险、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尽量让每一滴原油实现其价值,实现贸易利益最大化。

  • 标签: 原油贸易 海上提油 损耗 计量 商检 索赔
  • 简介:近十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旅游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1998年为例,全国实现旅游总收入343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国同期GDP的4.3%、第三产业增值的13.2%。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城市把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广州自1996年起,大力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后,跨入新世纪,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广州市 旅游工艺品 贸易发展 中国 广东
  • 简介:十七世纪初期,荷兰殖民者继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之后来到东方,迫切想打开中国大门,同中国建立直接的贸易联系。当时在中国,正值明朝政府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商申请文引出海贸易。而不准外国商人到福建沿海一带从事贸易

  • 标签: 海上贸易 十七世纪 海外贸易 东印度公司 贸易联系 荷兰人
  • 简介:作为明清基本外贸制度,朝贡一直颇受非议,海禁更被视为因小失大的饮鸩之举。考其实际,海禁并非明清外贸立法的全部,即使在海禁期间也是禁而不止,其消极作用并不如想象中的巨大。而朝贡贸易也并非铁板一块。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外贸立法的多数内容都属于一个主权国家实施外贸管理的正常范围。故有其正当性,未可厚非。明清海商之所以未能出现哥伦布,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统治者对海外贸易的放任自流(甚至是驱羊攻虎)和财富掠夺政策。这也是造成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

  • 标签: 明清 朝贡 海禁
  • 简介:<正>明末清初由于中外贸易商人的往来,加深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我国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如生丝、纺织品、瓷器、蔗糖等大宗货物,从浙江、福建、广东等各个贸易商港,运销到日本、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国外的大量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因此,研究进出口商品的构成,估算商品的数量,贸易额和利润率是私人海上贸易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 标签: 中国瓷器 中国商 明末清初 巴达维亚 日本 海上贸易
  • 简介:在20世纪最后10年的前5年末,国际海运业共拥有约36,000艘各类商船。在1995年的第3季度,全球船队的运力已达到7.2亿载重吨(dwt)的高峰,船队中增长比例最快的为集装箱船,其次是干散货船和成品油船。1995年末国际海运业前12个月的营业额将达1,750亿美

  • 标签: 国际海运业 海上贸易 金融中介 海上运输 散货船 集装箱船
  • 简介:从人类学的视角解读费信的《星槎胜览》,通过费信对14~15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中国海一带的描述,分析他作为一个中国人与异文化接触的经验及其记录的东南亚人文地理、民众生活以及寓居当地的中国人,并从历史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入手,反思今日中国对东南亚的认知与理解以及学术界对东南亚研究的使命。

  • 标签: 海上丝路 费信 《星槎胜览》 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