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挑战-阻碍压力二维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2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挑战-阻碍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关系,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和问题导向应对策略在这关系中多重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挑战压力源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均有正向预测作用,阻碍压力源工作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工作投入有负向预测作用;问题导向应对策略在挑战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在阻碍压力源与工作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挑战性压力源 阻碍性压力源.问题导向应对策略 情绪导向应对策略 工作投入 工作倦怠
  • 简介:本文根据实验事实,讨论脑内评估-情绪功能系统.在此基础上,发展鲁利亚功能系统学说,提出脑功能系统学说,认为脑内存在包括评估-情绪功能系统在内互相紧密联系功能系统,人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这四功能系统相互作用和协同活动结果.

  • 标签: 功能系统学说 鲁利亚 评估-情绪功能系统 心理功能
  • 简介:本研究以24名小学教师和98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与测验法探讨了小学教师学生注意问题知觉准确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小学教师学生注意问题知觉有着较高准确;(2)小学教师学生注意问题知觉准确水平随教龄和职称增高而呈下降趋势;(3)小学教师学生注意问题知觉准确水平与其条件性知识掌握情况表现正相关;(4)小学教师学生注意问题知觉准确与其所教年级无关。

  • 标签: 小学教师 知觉准确性 学生注意问题
  • 简介: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重遇刺激与过去消极刺激相似是如何影响幼儿未来事件中个体情绪判断。相似被划分为重遇刺激与过去刺激完全相同、表面相似及本质相似三种水平。结果表明:当重遇刺激与过去消极刺激完全相同时,被试预测消极情绪最多,其次是本质相似,表面相似情况下被试预测消极情绪最少。本研究得出结论为消极刺激相似会影响幼儿未来事件认知,重遇刺激与过去消极刺激越相似幼儿消极情绪越多。

  • 标签: 幼儿 消极刺激相似性 未来事件 情绪
  • 简介:通过四实验考察句子边界整体连贯影响.实验运用不致程序(inconsistentparadigm)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当目标行1(targetline)不是完整句子时,被试阅读完目标行2(post-targetline)后才会意识到目标行l中致.实验二结果发现,当目标行1是完整句子时,被试阅读完目标行1后就可立刻意识到其中致,但探测词反应时在两种条件下则并没有明显差异.这两实验结果表明,句子边界作为种信号,提示读者在阅读下句子前要完成当前句子整合加工.实验三结果发现,目标行1以无关词(如然后)结束时,被试阅读完目标行1后也可立刻注意到其中致,这表明句号背景信息整合不是必需.实验四考察了分号作用,结果显示:被试阅读完目标行1后并没有意识到其中冲突.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测句号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影响,而其它句子边界(如:分号)作用则并不明显.

  • 标签: 篇章阅读理解 句子边界 整体连贯性 局部连贯性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例人际交往问题咨询过程,包括般资料、主诉和个人陈述、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评估与诊断、咨询目标的制定、咨询方案制定、咨询过程以及咨询效果评估八部分。求助者为女性,大二名学生,担任系学生会主席,在本学期班里选举党员时落选,伴随而来系列情绪及躯体症状,烦躁,焦虑,失眠.无心工作与学习。咨询师根据求助者问题特点,与其共同协商后决定采用贝克雷米认知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其进行辅导与帮助,经过五次咨询,并辅以人际交往训练,使其症状基本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学习及工作效率,取得了较好咨询效果。

  • 标签: 人际关系 一般心理问题 认知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采用父亲忽视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和自我同量表,52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以情绪调节为中介,研究父亲忽视青少年自我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情感距离和认知重评高中生同有较强预测力,认知重评在情感距离与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认知重评在父亲参与与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父亲忽视 自我同一性 情绪调节 中介.
  • 简介:处理数量语义信息时存在左右轴表征作用,还是更多为上隐喻语义表征。本文从具身认知观视角,探讨中文数量语义信息处理时是否存在空间表征效应。阅读数量信息句子,实验受试用手指顺上下轴方向(运动和非运动)转换按键来计时阅读,实验二,受试用手指顺左右轴方向(运动和非运动)转换按键来计时阅读。研究发现空间动作效应在上下轴中存在。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更多为上隐喻原则基础上对数据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中文数量 句子处理 具身认知 感知动觉计划 空间动觉兼容性效应
  • 简介:随着网络进入我们生活,网络成瘾现象逐渐引起了人们重视,而妇女则是易于罹患网络成瘾综合症群体。本文从女性所面临角色冲突和心理困境着手,探讨女性沉迷网络心理学和社会学原因。

  • 标签: 女性 网络成瘾综合症 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 简介:某求助者,男,42岁,监狱民警。因其两年内在工作岗位前后两次出现工作失误,均受到监狱相应行政处分。近月来,工作时感到紧张、不安、悔恨、自卑,经常情绪低落、失眠多梦、感到前途无望,也不太愿与以往朋友来往,单位领导和同事注意到他变化并上报,由单位政治处安排心理咨询师其进行心理咨询。通过收集求助者相关资料,采用求助者中心疗法、放松疗法,经过四次心理咨询,消极想法和行为基本消失,工作、生活能力提高。SCL-90、SAS、SDS测评结果达到正常范围。

  • 标签: 一般心理问题放松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
  • 简介:身边常常有人这样说:定要有自己孩子。原因是,可以让孩子实现父母梦想。比如说:母亲很想弹钢琴,但是小时候家里没有条件学习,所以就定要让孩子学,母亲似乎觉得很满足。父亲很想上大学,但是当时无法参加高考,所以就让孩子定要上大学,父亲似乎也觉得很满足

  • 标签: 孩子 母亲 大学 父亲 学习 高考
  • 简介:最近,常听朋友抱怨说,“太多日常琐事缠身,总是静不下心来看书,有时甚至无法用心去体味身边情感。”仔细想,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

  • 标签: 日常琐事 好心情 人生 时间 谎言
  • 简介:无意视盲是指由于专注于某项任务而对视野中其他事物视而不见现象,它同时受意外刺激低水平物理特性、语义相关以及观察者自身因素影响。无意视盲是联系知觉、意识和注意重要桥梁。本文采用静态无意视盲范式,随机选取8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同时考察了意外刺激位置和意义无意视盲影响。结果表明:(1)意外刺激呈现位置无意视盲没有显著影响,呈现在外周和中央探测率无显著差异。说明无意视盲可能是受基于注意区域而不是基于注视点位置因素影响;(2)意外刺激意义无意视盲有显著影响,相比于无意义刺激,有意义的卡通笑脸不管呈现在中央还是外周,都更易获得探测。

  • 标签: 大学生 无意视盲 意外刺激
  • 简介:面孔二态是指成熟男性和女性经过青春期第二性征发展后逐步形成了面孔上性别特征,男性化与女性化是这维度水平。本研究探索面孔二态是否会对学龄前儿童信任行为产生影响,并从幼儿二态面孔的人格标签角度来解释。实验1修订信任博弈任务(Trustgame),考察学前儿童信任行为是否会因搭档面孔二态(男性化和女性化)而不同,经历负反馈后被试在下轮游戏中信任选择率是否会下降;实验2让学前儿童选择人格形容词来描述不同性别化面孔,探讨幼儿不同二态面孔是否已形成不同的人格标签。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女性化面孔信任选择率最高;在遭遇负反馈后轮游戏中,幼儿他人信任率显著下降;学前儿童认为女性化面孔更具有积极人格,而更多将男性化面孔与消极人格词汇匹配。由此,二态面孔影响学前儿童信任行为,在于他们二态面孔已形成不同的人格标签。

  • 标签: 面孔二态性 人格标签 学前儿童 信任博弈
  • 简介: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525名北京儿童和568名农村儿童为被试,考察流动儿童流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关系。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城市流动和住房流动偏高,而学校流动性相对偏低;(2)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方面,流动儿童显著高于北京儿童和农村儿童;住房和学校流动儿童显著高于流动儿童;(3)流动儿童流动其孤独感没有显著预测作用,而社交焦虑有显著预测作用,预测系数为30.2%。流动儿童存在较高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社交焦虑能够显著预测孤独感。

  • 标签: 流动儿童 流动性 社交焦虑 孤独感
  • 简介:<正>初春天,阿原突然对我说:“阿勇,我爱上了人。”当时我们正读大四,离毕业分配没有多长时间了,阿原简直是在犯晕,这个时候打女孩子主意,他若不是白痴就是有点儿神经病,何况他爱上那个女孩刚读大,大

  • 标签: 毕业分配 对我说 垃圾筒 就是你 人烟稀少 往前走
  • 简介:目的:本文从当事人视角,深入研究团体辅导对于团体成员所产生作用。方法:采用协商研究(CQR)方法,15来自不同团体的当事人深度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团体辅导效果相关域有4,即团体辅导过程效果、团体辅导效果获得过程和体验、团体辅导效果影响因素,团体辅导后续效果。结论:当事人眼里团体辅导效果内容广泛且丰富,团体依恋既是团体辅导效果内容也是基础疗效因子。

  • 标签: 当事人 团体辅导效果 CQR
  • 简介:以往研究发现个体为自己和为他人创造表现存在差异,但研究结论不致。另外,考虑到社会动机是影响“自我-他人”表现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2(社会动机:亲社会、利己)×2(“自我-他人”:自我、他人)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社会动机与“自我-他人”如何来影响创造表现。结果发现,亲社会组创造表现新颖、有效和总分均高于利己组,支持了动机信息加工理论。自我组在创造表现新颖和总分上高于他人组,这与解释水平理论观点不致。矛盾原因可能是在东方“紧”文化背景下,人们按照社会认可价值体系来为他人创造时,人们新颖态度是谨慎,因此为自我创造比为他人创造更加新颖。

  • 标签: 自我-他人 解释水平 社会动机 创造力
  • 简介:动机访谈是目前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种以咨客为中心行为改变咨询技术,但在我国关于这技术研究和应用都还比较少.本文概述了动机访谈技术理论基础、应用原则(表达神入;发展差异;接受阻抗;维持自我效能)和基本技能,并介绍了这咨询技术应用现状与研究方向.

  • 标签: 动机性访谈 行为改变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