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磷化锌属高毒类杀鼠剂,是常用的灭鼠剂。它对人的致死量40mg/kg;中毒机制是口服后在胃酸作用下分解产生磷化氢和氯化锌,磷化氢抑制细胞色素与氧化酶,使神经细胞内呼吸功能障碍,而氯化锌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与腐蚀作用,导致胃粘膜出血、溃疡,同时对心血管、肝、肾功能均有严重损害。

  • 标签: 磷化锌 服毒自杀 死亡教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死亡病案首页质量缺陷的特征。方法应用计量学和统计学原理,对医院2013年至2015年的652份死亡病案的的错填项目、漏填项目等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2015年652份死亡病案首页的漏填率、错填率较高,且错误形式有多种。结论现有的死亡病案首页填写质量不高,制定培训方法,注重环节质控,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死亡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

  • 标签: 病案首页 死亡病案 质量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社会进步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地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指标之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医疗保健机构的重要职责。为此,多年来我市每年都对孕产妇的死亡原因进行评审,并积极探索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确保母婴安全。笔者对全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评审的资料进行分析。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以改进防治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9月~2011年9月间159例AIDS死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艾滋病死亡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静脉吸毒感染和性接触感染最多,母婴传播感染次之,患者中86%就诊时已为晚期,其中87.4%出现机会性感染,12.6%为非机会性感染(包括机会性肿瘤),近90%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个/ul,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呼吸功能衰竭(54.7%),循环功能衰竭(14.5%),多脏器功能衰竭(12.6%)和感染性休克(12.6%)。结论AIDS晚期病死率极高,肺部感染是造成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及时HAART是降低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或机会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艾滋病 死亡原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死亡病例性别、年龄、死因分布情况,降低病死率,提高人们的期望寿命,为有关部门确定疾病防治重点、提高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ICD-10进行分类,同一患者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诊断时,以最终致死疾病进行统计。结果死亡病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471,70~岁年龄组老年人居多,以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为主要死亡疾病。结论根据死亡病例构成情况提出防治重点,为了全民健康长寿,卫生部门应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死亡病例 恶性肿瘤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社区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及平均死亡年龄等情况,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某社区派出所2016年死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2016年死亡344人,其中男195人,死亡率839.79/10万,女149人,死亡率578.3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平均死亡年龄76±14.30岁,女性平均死亡年龄81±12.18岁,男性平均死亡年龄显著低于女性(P<0.05);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卫生、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男性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健康的问题更为突出。

  • 标签: 死亡原因 死因顺位 死亡率 平均死亡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质量,旨在提升上报数据的准确性。方法总结某二甲医院三年826例“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共性问题进行全员培训,加强管理,建立奖惩机制。结果2011、2012、2013年分别上报195例、303例和328例,疾病诊断为症状或体征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各种衰竭。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根本死因概念不清、死因链填写不规范。结论通过加强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环节的质量控制,对相关人员培训、设专人负责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死因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 标签: 死亡医学证明书 根本死因 死因链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麻疹的临床护理及院内感染控制探讨。方法对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院内感染控制护理管理。结果对照组患儿有效率、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不如观察组。结论对小儿麻疹患儿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使得患儿的疗程得到缩短,痛苦得到减轻,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小儿麻疹 临床护理 院内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产科预防与控制发生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达到预防与控制发生医院感染的目的,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及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方法分析产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关预防与管理措施。结果通过强化院感工作措施与制度的落实、强化产妇健康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强化易感者的保护、强化产房的清洁与消毒、强化无菌操作措施规程的落实,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结论必须重视做好产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落实相关工作措施与制度,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产妇、新生儿健康和医护人员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伤害,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产科 医院感染 管理控制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感科主导下携手护理消毒隔离小组对院感质量督查的模式及其督查前后的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6月之前的由院感染科、护理部单独进行质量督查质量结果为督查前组,另外抽取在2017年6月之后开始由院感科主导下携手护理消毒隔离小组联合质量督查的质量结果为督查后组。同时制定统一的质量督查标准,比较两组质量督查模式以及质量督查的优劣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与督查后相比,医院督查前的17个病区的总评分较督查后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比较督查前后,医院的感染管理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该种模式能使医院感染管理超着更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 标签: 质量督查 消毒隔离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院内感染监测完善护理管理,制定预防措施,有效减少ICU病患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16年区间收治的126例ICU病房患者进行临床连续监测。结果126例ICU患者中,有19人次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5%。结论院感科要做到重点重视,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各位医护人员则要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基础细节护理、病房环境管理、从各方面做到杜绝医源性感染。

  • 标签: ICU病患 院内感染 监测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口腔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通过探讨口腔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口腔医院感染的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及标准预防的管理体系。结果通过实行切实可行的口腔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方案和措施,使医务人员掌握了口腔感染管理标准,优化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程序。在口腔诊治过程中实行普遍预防的策略。结论通过严格执行口腔医院感染控制的措施与方案,最大限度地防止口腔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口腔 消毒 灭菌 院内感染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厂矿基层医院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院内急救,减少院内急救死亡率,为后期专科急救及转运患者提供早期生命支持,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通过自身实践,建立及时、妥善、有效的基层医院院内抢救流程。方法通过对本院自2004年01月以来抢救治疗的2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抢救经验总结,以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结果与结论①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首先要先救命后治伤,在治疗中边诊断,争取最佳的抢救的时机。②同时要结合辅助检查(如腹部B超,腹部立位平片和腹腔穿刺术)快速明确诊断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③依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边抗休克边手术治疗。

  • 标签: 腹部 闭合性损伤院内急救生命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院内感染,降低母婴同室新生儿脓疱病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新生儿皮肤感染原因的调查,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新生儿脓疱病的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母婴同室环境卫生学监测、病区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新生儿沐浴室管理、新生儿皮肤护理、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健康教育是降低新生儿脓疱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 标签: 院内感染 新生儿脓疱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的25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院内感染患者有100例,并对这些院内感染患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我院的院内感染患者100例,感染率为4%,感染最多的患者,依次为脑系科、神经内科、心内科、普内科例子、呼吸科。感染部位分布下呼吸道感染45例上呼吸道感染23例,胃肠道感染10例,泌尿系7例,皮肤软组织5例。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其检的病原菌65株,检出革兰阴性菌有35株,检出真菌21株,检出革兰阳性菌3株,其中混合感染有5例。结论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对危重患者、采取不合理的操作、滥用抗生素、老年患者等;本院在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分布 危重患者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胸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获得病历718例。结果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在我医院住院的所有胸外科术后的患者718人为调查对象,发生手术后感染30例,感染率为4.18%。在我院胸外科术后并发感染呼吸道系统疾病占36.67%、消化道系统疾病占30.00%、泌尿道系统疾病占23.33%、其它系统疾病等占10%。胸外科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是胸外科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胸外科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关系密切,规范各项相关护理操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胸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胸外科 院内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内的疼痛管理对患者有效镇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6月我科住院的患者进行评估及干预,研究出现癌痛后止痛的疗效。按单双组分组。单组为观察组,患者入院时即指导正确评估疼痛的方法,早期评估出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予以记录;双组为对照组,入院患者不予以评估疼痛程度,等患者出现暴发痛时再予以指导正确评估疼痛的方法及开始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中出现疼痛的患者达到有效镇痛的天数。结果观察组疼痛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内疼痛评估管理对肿瘤患者的镇痛管理有积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措施在降低院内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入院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采取优质护理的对照组的院内感染率仅为1.0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院内感染率3.3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4.73%、对照组为8.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81.32%、对照组为93.41%,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住院时实施优质护理措施,院内感染的发生明显降低,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院内感染 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