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7年 10月至 2019年 6月我院对 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且选取了同期的 70例踝关节骨折外固定复位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 26例优秀,占 37.14%, 31例为良,占 44.29%, 8例为一般,占 11.43%, 5例为较差,占 7.10%;观察组是 27例为优( 38.57%), 32例为良( 45.71%), 7例为一般( 10.0%), 4例为较差( 5.71%);优良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对照组 VSA评分平均( 2.84±0.47)分, HAMD评分为( 18.38±2.31)分, HAMA评分为( 14.48±1.93)分,观察组分别是( 7.89±1.08)分,( 45.23±5.93)分,( 39.28±4.31)分;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高( P 0.05). The average VSA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84 +0.47), the HAMD score was (18.38 +2.31), the HAMA score was (14.48 +1.93),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89 +1.08), (45.23 +5.93), (39.28 +4.31). The negative emotio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ankle fracture is effective, which is risky and should be used cautiously.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对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且选取了同期的70例踝关节骨折外固定复位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26例优秀,占37.14%,31例为良,占44.29%,8例为一般,占11.43%,5例为较差,占7.10%;观察组是27例为优(38.57%),32例为良(45.71%),7例为一般(10.0%),4例为较差(5.71%);优良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VSA评分平均(2.84±0.47)分,HAMD评分为(18.38±2.31)分,HAMA评分为(14.48±1.93)分,观察组分别是(7.89±1.08)分,(45.23±5.93)分,(39.28±4.31)分;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该方式具有风险性,需要谨慎使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我院对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且选取了同期的70例踝关节骨折外固定复位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26例优秀,占37.14%,31例为良,占44.29%,8例为一般,占11.43%,5例为较差,占7.10%;观察组是27例为优(38.57%),32例为良(45.71%),7例为一般(10.0%),4例为较差(5.71%);优良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VSA评分平均(2.84±0.47)分,HAMD评分为(18.38±2.31)分,HAMA评分为(14.48±1.93)分,观察组分别是(7.89±1.08)分,(45.23±5.93)分,(39.28±4.31)分;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该方式具有风险性,需要谨慎使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创伤后踝关节炎行微创踝关节融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以创伤后踝关节炎患者为样本纳入92例,随机抽签,结果为一般组和微创组,涉及的样本量均是46例,前者行开放踝关节融合治疗,后者行微创踝关节融合治疗,样本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入选,记录踝关节恢复情况,统计骨性融合率。结果:术前需评估踝关节状态,在微创组和一般组无差异,P>0.05。术后评估踝关节状态,AOFAS评分在微创组比一般组高,NRS评分在微创组比一般组低,P

  • 标签: 创伤后踝关节炎 临床分析 治疗效果 微创踝关节融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致踝关节不稳患者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受治疗的86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致踝关节不稳患者随机均分作2组,分别采用术后采取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其踝关节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1个半月,研讨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价高于参照组患者,P值<0.05,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致踝关节不稳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踝关节功能明显提升,可推荐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致踝关节不稳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踝关节融合术在踝创伤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47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踝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状况.结果患者治疗痊愈的31例,治疗有效的15例,治疗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为46%.患者治疗后AOFAS总分为79.3±19.2,而治疗前为31.6±5.2,治疗后分数明显高于治疗前,且AOFAS单项评分也均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47例患者有2例出现切口感染,占比例的4.3%,有1例术后三个月行走存在轻度疼痛感,占比例的2.1%,1例患者术后踝关节肿胀,占比例的2.1%.结论踝关节融合术在踝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足踝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创伤性关节炎(TA)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16例踝TA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是采取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评价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在AOFAS踝-后足评分各项得分较术前时刻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感染与骨不连,经对症处理改善。结论:采取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踝TA的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功能,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足踝 创伤性关节炎 AOFAS踝-后足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踝关节骨折后期并发关节僵硬对于踝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本院接收的踝关节骨折后期并发关节僵硬患者中,5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踝关节骨折后期并发关节僵硬的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中药熏洗 推拿 踝关节骨折 关节僵硬 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在青少年踝关节运动后损伤中应用中医康复治疗,探究分析该治疗方法对踝关节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60例踝关节运动后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在对照组中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踝关节功能产生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AOFAS评分不存在的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AOFA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踝关节运动后损伤中应用中医康复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良好,可对踝关节功能进行提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运动后损伤 中医康复 踝关节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诊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同时选择同一时期70例踝关节骨折后运用复位外固定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以及总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但是对患者来说有一定的风险。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踝关节骨折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诊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同时选择同一时期70例踝关节骨折后运用复位外固定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以及总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运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但是对患者来说有一定的风险。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时选择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方式,探析治疗效果。方法:随机纳入48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运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是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实验组骨性愈合时间以及治疗后AOFAS分值、治疗后VAS分值、并发症均明显改善,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AOFAS分值、VAS分值、骨性愈合率,P>0.05。结论: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时选择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方式,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踝关节融合术 创伤性踝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采取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到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25,传统石膏外固定术)与研究组(n=25,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比治疗有效率、踝关节功能及踝-后足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及踝-后足功能均较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骨折愈合,改善其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伴踝关节畸形的疗效。方法对10例创伤性踝关节炎伴踝关节畸形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8±1.7)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踝部畸形有所纠正,疼痛得以缓解或消失,植骨均融合。按AOFAS踝功能评价系统评分,术前平均(40.3±1.5)分,术后平均(73.6±2.1)分。结论运用肱骨近端板联合腓骨植骨行踝关节融合术,能有效治疗患者病痛。

  • 标签: 踝关节融合术 踝关节炎 肱骨近端板 植骨 踝关节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对72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以改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总结本人收治的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诊疗过程及后期效果。结果72例患者主诉均为踝关节疼痛肿胀,其中左侧骨折者33例,右侧者39例。72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优良率达91%。结论手术及手法复位过程中必须明确解剖复位的重要性,内固定不能出现松动断裂,钢板加拉力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章分析了踝关节扭伤的原因、分类及并发症状,并且探讨其复健治疗的方法。

  • 标签: 踝关节 扭伤 复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踝关节是人体承重最大的关节,由于胫骨内侧肌力较大而使在悬空时跖屈内翻,若着地不稳或踩在不平地面,常常发生过度内翻而导致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神经、肌腱损伤,若不及时进行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则易导致反复肿胀疼痛、增加再次扭伤的风险性,形成慢性踝关节不稳。因此,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对于踝关节不稳是必要的。本文从踝关节不稳的损伤机制、预防以及康复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踝关节不稳 机制 预防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