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35例气管切开患者行声门下持续低吸引的护理。除了做好气管切开的一般护理外,加强早期吸引,维持低持续吸引的压力,定时做好声门下冲洗的护理,维持吸引管路的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同时准确评估气囊压力。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直接吸出气囊上方分泌物,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气管切开 声门下吸引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无吸引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胃肠功能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抽签法将120例胃癌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应用持续性吸引,观察组术后应用无吸引,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胃液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胃液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留置胃管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应用无吸引方式不仅能有效预防胃液倒流,而且能有效减少及预防持续吸引所致的并发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有利于病人尽早康复。

  • 标签: 无负压吸引 胃癌根治术 胃肠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制吸引器在甲状腺腺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甲状腺腺瘤行手术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术毕伤口处放置自制吸引器,对照组术毕伤口放置一次性引流器。观察对比两组的引流情况,包括24h液体引流量、平均留置时间、伤口的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在24h引流量及平均置管时间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在切口感染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制引流器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患者活动时方便携带,并可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且不增加24h引流量及平均置管时间,优点诸多。

  • 标签: 负压吸引器 甲状腺腺瘤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术后持续吸引的效果。方法:从医院随机选择54例腰椎骨折患者,将术后持续吸引应用于实验组中,在对照组中应用普通引流。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平均引流量明显更多、术后7d平均体温明显更低、恢复正常体温时间明显更短、切口换药次数明显更少,P<0.05。结论: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术后持续吸引,效果满意。

  • 标签: 腰椎骨折 术后负压持续吸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18号硬膜外穿刺针持续抽吸治疗腋臭术后,腋窝皮下放置多管多孔持续吸引预防腋臭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双侧腋臭患者,随机分成吸引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均使用18号硬膜外穿刺针抽吸装置1微创吸刮腋窝汗腺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治愈率均达到95%,有效率100%,均无感染及皮肤坏死,吸引组未出现皮下积液,出现皮肤水疱3例(3%);对照组出现皮下积液7例(11.66%),皮肤水疱11例(18.33%),吸引组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吸引组平均的愈合时间为5.1±0.4天,少于对照组的7.3±2.5天(P<0.05)。结论18号硬膜外穿刺针抽吸装置微创治疗腋臭效果良好,术后皮下放置多管多孔吸引可减少并发症,有效缩短愈合时间,提高皮肤成活质量。

  • 标签: 封闭负压吸引 腋臭 微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封闭式吸引治疗褥疮合并化脓性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法利用引流器接高,全创面持续封闭式引流,治疗褥疮合并化脓性感染创面,以创面的分泌物多少和伤口的愈合时间的指标观察指标。结论封闭式引流是一种全创面引流法,具有引流管不容易被堵塞,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对褥疮合并的难愈合性化脓性感染创面,引流效果好,创面愈合快。

  • 标签: 负压引流 化脓感染 褥疮
  • 简介:摘要利用电动吸痰器和中心吸引装置吸痰因操作简便已成为救治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吸谈装置吸引管末站的处置,传统方法是将与吸引管末端衔接的玻璃接管插入消毒液瓶中备用或直接用纱布包裹,悬挂于床旁。在临床操作中我们发现存在诸多弊端消毒液瓶若固定不牢易被打碎、消毒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减弱消毒作用而增加污染机会、玻璃接管易滑出或游离造成吸痰接头的污染、操作步骤琐县不规范、影响美观。有研究1报道,确保吸引器管接口的清洁是保证治疗质量,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吸引管末端处置方法进行了改进,2010年8月—2012年5月应用于102例危重病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便用夹 吸引管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引技术在外科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后伤口延迟愈合的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自制的吸引装置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湿性换药方法处理伤口,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换药频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伤口均全部愈合,观察组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引技术在外壳延迟愈合伤口护理中的应用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外科 延迟愈合伤口 护理 负压吸引技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吸引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使用中心吸引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病例,回顾总结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过程注重规范护理操作,措施得当,有效减少和杜绝了护理风险。结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规避护理安全隐患,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中心负压吸引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采用小切口持续吸引搜刮法治疗腋臭。方法我院从2009-2012年将以往的小切口(微创)腋臭手术的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小切口持续吸引搜刮法为200例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腋臭。结果200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本术式只有一个小切口,应用持续把皮瓣自动吸在刮匙上搜刮更加彻底、快捷、省时,对皮瓣的损伤更小。

  • 标签: 持续负压 腋臭 搜刮 小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吸引技术应用在外科延迟愈合伤口护理服务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外科收治的延迟愈合创口患者60例进行研究。结合不同的干预措施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常规处理措施,实验组应用吸引技术。对比创口愈合时间、每日换药次数以及换药总费用。结果:实验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换药费用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外科延迟愈合伤口护理服务期间吸引技术的应用价值显著,相对于单纯湿性敷料有着更好的伤口愈合促进作用,患者疼痛感受轻微并且伤口愈合质量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外科 延迟愈合伤口 负压吸引技术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封闭引流吸引结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封闭引流吸引结合护理干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出现明显肉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面积、生活质量总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现明显肉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面积、生活质量总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封闭引流吸引结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血糖水平,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溃疡
  • 简介:目前大多数医院患者使用的一次性引流装置放在地上,不利于临床对地面的清洁,移动时只能放在床上。尽管有的使用了“S”型挂钩,但不美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引流安放装置器。引流安放装置器已在5家医院试用,患者及医护人员评价良好。介绍如下。

  • 标签: 负压引流安放装置器
  • 简介:摘要VSD封闭引流术作为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疗法,已逐渐成为当代伤口治疗的主流,据统计,管道堵塞是封闭式引流使用中的第一并发症1。现在临床上没有专门的VSD冲洗器,一般用的是输血器或注射器临时代替,存在很多弊端。且持续冲洗+脉冲式两种方式结合能有效防止VSD管道堵塞的发生2。?故我们设计了一种冲洗器来更好的解决堵管问题。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冲洗器 设计
  • 简介:摘要VSD封闭引流术作为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疗法,已逐渐成为当代伤口治疗的主流,据统计,管道堵塞是封闭式引流使用中的第一并发症1。现在临床上没有专门的VSD冲洗器,一般用的是输血器或注射器临时代替,存在很多弊端。且持续冲洗+脉冲式两种方式结合能有效防止VSD管道堵塞的发生2。?故我们设计了一种冲洗器来更好的解决堵管问题。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冲洗器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洗胃中使用可循环电动低吸引术进行治疗的疗效实行探讨。方法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个时间段中我院进行小儿洗胃的病例有16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8例患者洗胃运用传统手持注射器抽吸法的为常规组,余下8例患者洗胃运用可循环电动低吸引器的组为改进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检查,并分析检查指标。结果改进组的包含有洗胃时间、洗胃液反流等检查指标显著比常规组的优异。结论改进组患者使用可循环电动低吸引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洗胃 可循环 电动低负压 安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