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多见的内分泌性疾病,本人对社区98例糖尿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全方位的护理,使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增强了生活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护理 饮食治疗 运动疗法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电话及网络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8年8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四个区81家单位,对其中两个区41家单位455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另两区40家单位427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干预组定期通过电话、短信及网络平台进行个体化干预管理,随访4年。结果经过4年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上升(均P<0.01);血压水平下降(P<0.01);饮酒检出率显著下降(P<0.01),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多(P<0.01),但吸烟及超重检出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短信及网络方式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教育 远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XX社区的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VS82.4%),且P<0.05;讨论在社区针对冠心病患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冠心病的治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冠心病 心理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治疗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加强患者对肺心病的认识,有效降低肺心病并发症的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30例明确诊断为肺心病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正常服用治疗性药物的同时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多项护理干预等,对照组按照医嘱正常服用治疗性药物,每天记录血压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研究周期为2周,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电图更稳定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用药物血压和心电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和0.016)。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预防和治疗肺心病血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应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肺心病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诊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达标率和满意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33例达标,达标率为91.67%,34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率为94.44%;对照组中有26例达标,达标率为72.22%,27例患者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率为75.0%,试验组患者的达标率和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达标率和满意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盆腔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102例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中青年患者,其中男性96例(94.2%),女性6例(5.8%),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其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及其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02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68%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结论冠心病预防应从青年人开始,尤其对那些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总胆固醇水平及吸烟者应重视早期干预

  • 标签: 中青年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院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按入院奇偶数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给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并对比两组术后会情况。结果实验组出院时SCL―9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较总住院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专业的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术后恢复,并对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作用明显。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行为干预 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筛选出21名大学生为试验组,进行4期8次的认知行为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设立对照组21名,不参加团体训练。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于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后,试验组在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生气表达及非理性信念的后测结果较前测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后测和追踪测量的结果:在情境生气、特质生气等4个维度方面,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生气情绪管理具有积极正向的效果。

  • 标签: 认知行为 团体辅导 大学生 情绪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效果评价,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本社区管辖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未施加任何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老年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系统的社区护理干预后,两组均顺利完成访视。实验组患者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遵医行为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在儿科保健门诊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100例在儿科保健门诊中做系统管理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早产儿纠正月龄后进行新生儿行为检测和早期干预,纠正月龄3个月后进行发育评估和神经筛查,对照组在纠正月龄3个月后直接进行发育评估和神经筛查,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神经系统检查异常项目各项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的项目各项检出率,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操作简单、安全性强,能早期发现神经发育偏离的早产儿,有助于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和运动发育水平。

  • 标签: 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 早期干预 儿科保健门诊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仅提供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干预。记录两组老年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P<0.05则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老年 急性阑尾炎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探究早期干预和发育障碍保健对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3月-2013年收治的110例窒息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门诊编号抽签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窒息新生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发育监测,研究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和发育障碍保健康复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对照实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6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92.30±2.16、87.21±1.23,12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107.21±4.36、90.25±2.13。两组窒息新生儿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优于6个月的智力发育指数(p<0.05)。研究组窒息新生儿6个月、12个月智力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窒息新生儿患儿实施早期干预和发育障碍保健康复,可有效提升患儿DQ发育,降低患儿致残、死亡率,且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窒息新生儿 早期干预 发育障碍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通过在儿童预防接种的各个环节中系统的设计健康教育干预方法,从而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结果在保证儿童预防接种顺利进行的过程中,安全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是非常有效且重要的。结论改变单一儿童预防接种模式,安全技术与接种前、中、后健康教育干预结合,是提高免疫接种安全性的关键。

  • 标签: 预防接种 干预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对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道社区居民已建档的4091名高血压及1097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干预前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约为46%,干预后的高血压发病率约为35%,降低了约11%。干预前居民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38%,干预后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30%,降低了约8%。同时由高血压、高血糖引发的并发症亦有所减少。结论社区健康干预是居民慢性病控制的有效途径,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全面提高居民们的生活质量,使本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和控制率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社区健康干预 科学宣教 合理膳食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控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0例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健康教育指导。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眼科复诊情况及生化指标进行对比评估。结果两组患者3个月后在眼科复诊率及生化指标的评估比较上,健康教育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对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积极进行眼科复诊治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视网膜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5例非典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患者行健康教育,出院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医嘱护嘱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可以巩固患者对于疾病、饮食、药物、运动知识的掌握,增加对于医嘱和护嘱的依从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促进非典型心绞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升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非典型心绞痛 效果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因素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用简单随机法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常规,试验组患者强化健康教育,随访患者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其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更平稳,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遵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