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八周年。中国天主教会延续多年来为世界和平祈祷的传统,秉承“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福音精神,于常年期第22主日(9月1日)号召全国各教区为世界和平祈祷。马英林主教、郭金才主教在“一会一团”小教堂,隆重举行弥撒为世界和平祈祷;谴责历史上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历史苦难。

  • 标签: 中国天主教会 世界和平 祈祷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福音精神
  • 简介:恩斯特·布洛赫(ErnstBloch,1885-197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创新的人物。布洛赫的独特魅力在于,他既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又是一位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布洛赫一生都在写作,晚年92岁高龄的他仍在坚持工作,直到1977年全集问世,它成就了他的一生,他的著作先后被译成包括斯拉夫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日文和韩文在内的多种文字。布洛赫于1977年8月4日逝世,这是他生前所接受的最后一次重要访谈,是对自身学术思想和政治活动的总结性回顾,内容涉及面很广,几乎涵盖他的所有学术活动和政治活动:20世纪20年代求学时期、30年代自由作家时期、40年代美国流亡时期、50年代莱比锡大学执教时期、60~70年代图宾根大学执教时期等等,堪称20世纪一部内容丰富的哲学史、思想史文献。

  • 标签: 恩斯特·布洛赫 青年时代 流亡 莱比锡岁月 图宾根岁月
  • 简介:问:我们通过波粒二象性的现象认识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被意识“看”出来的幻象。那么我们是如何创造出这个世界的?被看出事物的“差别相”又是如何被决定的?例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树木、每一个人、每一粒石子……。

  • 标签: 世界 波粒二象性 “看” 事物 意识
  • 简介:现代性与西方世界从基督教和通过基督教自身已深深地渗入到现代性及西方世界的(圣经)传统中吸取了什么有益的东西?基督教和《圣经》传统中的什么东西对现代性及西方世界来说是一个负担?在此所言的“《圣经》传统”,我也指犹太教的,现代西方世界从犹太教中所吸收的东西比它意识到的还要多得多。然而,既然我们发现“启蒙运动的辩证法”(阿

  • 标签: 基督教 犹太教 《圣经》 现代西方 自身 传统
  • 简介:吴强在《学术探索》2018年第5期撰文认为,作为一代历史伟人,虽未曾负笈留洋,但毛泽东早期就已对人类、国家、宇宙等世界史上的诸多根本性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发表自身见解,而就当时的世界形势、国际时局、中外关系以及中国应如何自处等有关议题亦有极富创见性的思考。(一)人类之目的:旨在于实现自我。

  • 标签: 世界史 毛泽东 早期 观照 学术探索 积极主动
  • 简介:由罗伟虹研究员撰写的专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世界邪教与反邪教研究),近日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试图从世界范围内的邪教问题入手,当代邪教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活动隐蔽,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发现它们的规律,寻求事物的共性和特性。

  • 标签: 《世界邪教与反邪教研究》 邪教问题 反邪教斗争 反邪教行动 系统工程
  • 简介:胡塞尔晚年尝试建立生活世界的本体论。他把生活世界视为一切意义的起源和归宿,把生活世界与科学和哲学相关联,以便阐明知识发生的线索和规律。按照胡塞尔的看法,在知识的构成中存在奠基与被奠基关系,在不同知识形态中存在明证性程度上的差等序列。胡塞尔研究生活世界的本体论是为了在各种生活形态和知识的谱系中发现本质的普遍联系和统一性。胡塞尔终其一生反对他那个时代的相对主义。我们能从胡塞尔有关生活世界本体论的学说中获得启发,找到反驳当今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观点的某些理据。

  • 标签: 谱系 本质 生活世界 后现代主义 相对主义
  • 简介:<正>我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时效性最为重要的证实和检验是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的资本主义的反常的周期性发展。我将揭示这种反常在世界劳工市场上的反映,世界劳工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有意义的指标。我们能估算在世界各地扩大了的拿工资的劳动力的数量。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已超过了10亿多人。重要的数据可以从工业工人阶级数量膨胀中看出来。在马克思的时代,工业工

  • 标签: 资本主义发展 马克思主义 工人阶级 劳工市场 世界市场 工业后备军
  • 简介:文化是否会像经济一样,形成全球文化,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文化是可分的,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民族性较强的文化,一类是世界性较强的文化。民族性较强的文化具有保守性、排他性、渐变性和相对性等特点;世界性较强的文化具有流动性、全球性和速变性等特点。复兴中华文化,应正确处理保守与创新、引进与输出的关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仅要保守而且要创新民族性较强的文化,以维护作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以维护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不仅要大量引进世界性较强的国外先进文化,而且要积极主动地输出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促使东西文化取长补短,构建一种综合东西文化的长处、既不同于西方也有别于东方的一种新型的全球价值观、普遍伦理和行为规范,作为世界各国新的共识和准则。

  • 标签: 文化 民族性 世界性 全球化
  • 简介:本文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劳动文化和美学转型的可能性。作者描述了现代复杂的全球化经济演化进程及其对于人们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本文尤其关注现代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劳动美学的作用,同时也涉及关于经济全球化消极方面的社会批判。

  • 标签: 劳工文化 劳动美学 经济全球化 劳动动力
  • 简介:新康德主义杰出代表人物恩斯特·卡西尔沿着康德所开创的先验主义思想路径,生发出自己独特的符号形式哲学,以关系逻辑取代物的逻辑,以符号取代物,将哲学观照世界的中心从实体转移到意义之上。这一具有颠覆性的观念受到同时代哲学家的非难,究其缘由,应归结于符号形式哲学的形而上学根基未能得到充分阐发这一事实。本文认为,虽然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确属"一项未完成的事业",但他在诸多著作中已对符号形式哲学的形而上学问题做了较充分的分析和阐述,其中关键性的概念就是"世界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来阐明卡西尔对符号形式哲学的合法性之建构。

  • 标签: 符号形式哲学 世界理解 现象学 符号世界 精神
  • 简介: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沧海茫茫,红尘滚滚,上帝在创世纪之际造就了亚当和夏娃,同时也造就了男女之情,她饱含了男欢女爱,情义绵绵。爱神及至,地久天长,曾经多少个缠绵爱情故事早以成为千古绝唱。然而,当人们置身于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翘首盼望新世纪曙光到来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讲,嫁夫随夫,夫唱妇和,从一而终,似乎风光不再,曾经恩

  • 标签: 男人隐秘 走进男人 隐秘内心世界
  • 简介:在哈贝马斯庞大的思想体系中,关于世界共同体的思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人类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新情况下特别值得整理、发掘和弘扬的。他从民族国家形成、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深刻揭示了构建世界共同体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并提供了如何构建世界共同体的方案。哈贝马斯的世界共同体思想是与自古以来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各种"世界大同"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当代人类和世界各国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的使世界走向永久和平和人类走出生存危机的最具现实性的可供选择的理论和方案。

  • 标签: 哈贝马斯 世界共同体 民族国家 后民族国家 后民族民主
  • 简介:人权的侵犯涉及到人权的不实现和人类行动者与这种不实现之间特定的、主动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可能是互动性的;但当行动者联合设计和施加一些制度安排,以此造成人权的可预见和可避免的不实现时,这种因果关系也可能是制度性的。现有证据表明:一、大约一半的世界人口,其基本的社会和经济人权尚未得到实现;二、较穷一半的人类正在遭受全球家庭收入份额的迅速下降(目前份额低于3%),就其原因而言,超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承担重要责任。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像我一样的人--有影响力国家的富裕公民--联合起来大规模侵犯了全球穷人的人权。我们多数人觉得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这并不能抹杀这个结论,因为他们既没有调查人权不实现的制度性原因,也没有研究相关制度改革的可能性。

  • 标签: 经济不平等(或经济两极分化) 人权短缺 人权的侵犯 制度性分析 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 超国家的制度体系
  • 简介:用于描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第三世界的观念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产生。当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第一世界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第二世界在冷战中为争夺全球的统治地位而斗争时,第三世界常常成为战场或者军事行动的演出场所。这个被认为是欠发展的第三世界同时还充当着一场指向全球现代化之命运的战争的炮灰、晴雨表以及掠夺物,这种命运就是:世界的三分之二,"其未来已经押在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身上"。

  • 标签: 第三世界 毛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全球现代化
  • 简介: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严高鸿马克思主义著作浩如烟海,内容博大精深,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则是蕴含于其整个体系中的精华。要领会这些精华,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对原著作出系统的、深入的,而不是零碎的、肤浅的研究。但是,对于大多数青年人来说,他们并无必要也...

  • 标签: 世界观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青年学生 语言特点 热点问题
  • 简介:本文以海德格尔的早期哲学为例探讨了海德格尔的世界理论,这种世界理论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世界理论。传统形而上学在存在的顺序上认为世界先于人的认识和人的语言,由于它在世界向人发生之前就预设了世界的存在并把它作为最为原始的研究对象,所以,它在陷入独断论的情况下先后经历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再到语言学退守的命运。海德格尔则相反,他在发生的顺序上认为在人的生存活动中向人发生的世界是最为原始的世界,人则在世界发生的过程中成其为人。在此过程中,既有着生存论的认识(视),也有着生存论的语言(话语),它们都是人之生存以及人和世界在生存活动中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他看来,传统形而上学的世界以及认识论和语言学,都不过是发生意义上的世界以及视和话语的派生物。因此,传统形而上学从古代的本体论开始就走入了误区,他的世界理论不过是一种纠错性的理论。我们认为,世界只能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对人来说,发生意义上的世界才是最原始的世界,所以海德格尔的世界理论意味着哲学思维的进步。

  • 标签: 世界 本体论 认识论 语言学 存在 发生
  • 简介:当今世界,伊斯兰问题引起世人高度关注。西方学术界和媒体利用“伊斯兰国”这个打着伊斯兰旗号,依附于宗教的怪胎,对伊斯兰教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曲解和攻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伊斯兰文明的误读。西方强势的话语权,将宗教文明的差异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同宗教信奉者之间的隔阂,从而引发彼此间的矛盾、仇恨,甚至兵戎相见。他们极力宣扬伊斯兰问题的严重性,把政治问题混淆成为宗教问题,使人们对伊斯兰文明的本质、主张和行为真假难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伊斯兰世界为了应对各种非议,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从伊斯兰倡导和平、坚持中道、反对极端三个层面,阐释伊斯兰教正信正行、远离极端、维护人类和平的精神宗旨。

  • 标签: 伊斯兰世界 人类和平 精神 西方学术界 伊斯兰文明 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