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提升医院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中应用质量小组的价值意义。方法:择取2019.4-2020.1期间我院实施常规质量的20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择取2020.2-2020.12期间我院成立质量小组的20名护理人员为试验组,评析两组护理质量及医疗事故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显示,试验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医疗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质量小组运用到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过程中,可以降低各种医疗事故问题发生几率,维护医院良好形象,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质量 医疗安全 质量控制小组 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药品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商品,因此其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医药生产企业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确保产品的安全,并对社会的需求做出反应。检测结果的偏差是引起药物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应该引起制药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以药物检验结果偏离为切入点,并与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药物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和有效的质量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能为提高药物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品检验结果 偏离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实践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对药品质量中的各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对整个药品质量系统进行优化。在当今新时代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数据分析技术,它在医药行业的生产和经营中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出了巨大的影响。当前,大数据技术在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技术人员要对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的应用方法,让它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药品质量管理策略的分析与研究,为从事药品质量管理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理诊断在临床医学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病理技术质量直接影响着诊疗质量。由此可见,若要提高诊疗的整体效果和质量,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并准确把握质量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而加强病理质量管理,有针对性地实现病理技术水平和质量的提升。病理医生观察病理切片,是根据组织学形态,而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病理学诊断对疾病鉴别诊断、临床诊断、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甚至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及研究更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病理切片则是病理诊断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病理全封闭自动设备的涌现,比如脱水机的大量投入和使用,对试剂使用步骤及使用方法进行了逐步更新和把控。提升了整体质量和速率,同时有效降低了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了病理技术制片的合格率和人员效率。

  • 标签: 病理技术 病理诊断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0份开展医学检验的样本,均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集,随机分组,各40份,对照组运用常规质量方案,观察组加强医学检验质量。对比两组医学检验差错事件率、报告完整率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尿液标本不新鲜、试剂与仪器设备要求不符等检验差错事件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差错事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系统研究质量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重要性,以不断提高检验效果。方法:我们选择了在我院2017年03月至2019年03月期间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包括40例患者,他们接受了常规质量,而实验组也包括40例患者,他们接受了强化质量。我们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准确率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检验结果准确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2/40),这种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的结论表明,在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可以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它还对医院的形象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强调了质量在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有望为医疗机构提供改进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指导和策略。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们国家的药物研究与开发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药物质量已经成为了现代临床医学需求的根本,也是大众所关心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医疗工作者重视药物的质量,加强对药物的管理。在当前的药品检验工作中,仍然有可能出现不合格的药品,而不合格的原因之一就是结果偏离,所以,要对药品检验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化,使药品检验合格。检查的结果与程序都与有关法规相一致,达到了最优给药质量的效果。

  • 标签: 药品检验 偏离原因 质量控制
  • 作者: 贺卢瑛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养生科学》2023年第3期
  • 机构: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金华 321200
  • 简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很多疾病在发作早期即可通过影像学设备、内镜进行诊断,进而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目前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各类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参差不齐。相关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对手术患者预后效果影响较为明显,手术室护理质量越高则患者预后效果越好。手术室护理常见心理干预、体位干预、隐私护理、环境护理,其目的是减少患者心理情绪对手术的影响,提高患者手术护理依从性,体位干预则可以有效避免压疮情况出现,隐私护理能够平复患者心情,更容易得到患者认可,环境护理可以确保患者舒适,避免寒战等情况出现。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样本,观察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医疗质量安全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为此,医院需要在原有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程度,从而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从现阶段医院医疗质量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精细化程度的推进,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笔者针对医院精细化医疗质量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希望对医院精细化医疗质量与管理有所帮助。

  • 标签: 医院 精细化 医疗质量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本研究聚焦于企业药品质量与合规管理,旨在探讨药品行业在确保产品质量和合规性方面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药品行业一直以来都面临着高度监管和不断变化的法规环境,这使得质量和合规管理成为企业的关键任务。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主论点:药品企业必须建立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合规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的成功。本研究将深入探讨药品质量与合规管理领域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对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 标签: 药品质量控制 合规管理 监管环境 质量管理体系 市场竞争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分析其对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进行免疫检验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完成免疫检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加强质量。比较2组各项检验指标变异系数。结果:观察组患者CA125指数、CA199 指数、CEA指数、AFP指数、INS指数、甲状腺功能指数、β-HCG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免疫检验中加强质量可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变异系数
  • 简介:摘要:探讨对免疫组化技术操作过程的分析与质量管理方法,规范免疫组化技术操作,保证免疫组化染色质量,提高临床病理诊断水平。但影响免疫组化质量的因素很多。因为免疫组化最大特点是能够表达组织中细胞具有的抗原性物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病理学诊断中。对于肿瘤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预后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免疫组化技术原理的角度,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

  • 标签: 免疫组化 病理诊断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的策略和实践应用。针对临床检验标本的种类和采集方法,提出了规范化的护理操作、高效的护理管理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的策略。在实践应用中,需要进行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样本采集时的操作流程和样本送检后的监控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护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临床检验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不直接产生某一类疾病的诊断结果,但其各种数据的检测结果,却在关键时刻帮助医生诊断病人需要的诊断和治疗方向。目前,从综合医院到基层医院,他们都非常重视实验室的经济投资,特别是在购买一些有助于提高检测质量的仪器时,大多数医院都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投资。然而,对于实验室的建设来说,如果只投入资金,就非常薄弱,在后期的质量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我国临床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科室脱节、质量计划未落实等。应特别注意临床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与临床科室的联系程度,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操作程序和不同的重点,这可能会导致每次检测结果的巨大差异。作为检测结果的最终应用,临床科室等同于购买者。他们需要严格为“客户”提供他们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制造商”的利益制造“产品”。因此,他们可以通过解决问题为实验室系统提供高质量的答卷。

  • 标签: 实验室 质量控制泥潭 优化路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进行构建,指导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月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的构建,主要通过文献检索,研究小组探讨、专家函询和质量指标筛选等步骤完成建立,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本次研究构建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指标中,有2项结构指标、5项过程指标、1项结果指标,手术安全核查正确执行率为83%、手术物品清点正确执行率86%、外科手消毒正确率83%、手术标本管理规范合格率88%、手术环境卫生消毒合格率95%、术后压疮发生率0%。

  • 标签: 手术室 质量控制指标 构建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实际临床中,使用MRI设备进行病情诊断和检查是比较常见的,MRI是一个有效的诊断仪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磁共振成像,为了进一步保障提升MRI设备的安全使用,提升实际应用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对质量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降低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文章就MRI设备进行质量的方法以及磁共振仪器的维护保养管理措施进行深入的探究。进一步为临床事业发展作贡献,提升设备本身的价值的利益最大化。

  • 标签: MRI设备 控制与维 保养管理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质量与临床诊疗效果密切相关,是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设备购置投入不断增加,医疗设备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与环节。本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将维修与质量有效结合起来,为医院现代化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的策略和实践应用。针对临床检验标本的种类和采集方法,提出了规范化的护理操作、高效的护理管理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的策略。在实践应用中,需要进行样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样本采集时的操作流程和样本送检后的监控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标本采集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护理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