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卡夫卡说:一本书必须是能砸开冰冻海面的斧子。帕慕克说:文学就是用一根针挖一口井。我喜欢这样的阅读和写作。它播撒着静谧时分,草木掀开尘土。或一个人面对一项工程,是策划人、设计师、项目经理、施工人员、,唯不同的是,入学鲁院之前,我乐意将自己粉饰为绣架前的一名湘女,把现实紧上绷子,绘出个轮廓,再一针一线地配色,刺一针端起来看一眼,感觉不好便拆掉重来。写作是一件手工活,而且是最慢的那种:刺绣。

  • 标签: 创作手记 光泽 项目经理 施工人员 卡夫卡 帕慕克
  • 简介:尼玛,女人挤奶的手,今生一翻,在来世梨花白的清晨,打着酥油。坐在木椤子里,男人们,钉出的那艘船,我们一起喝酒,唱思乡曲,尼玛,问一声大雁,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标签: 尼玛 大雁 问一声 女人 挤奶
  • 简介:一个文明的国度,并不意味着它的政府没有失误。因为民主政治崇尚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难免会由于“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而出现“偏锋”的现象,何况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的牵制。所以,除重大失误须弹劾,

  • 标签: 民主政治 宽容 零度 社会 洁癖 官员
  • 简介:天岳幕阜山,古称天岳山,主峰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内,是道教第二十五洞天,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人文景观。清末李元(一八二一——一八八七,湖南平江县人。字次青,道光二十三年中举人,官至布政使)就多次登上幕阜山游览考察,著文作赋,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于光绪八年(一八八二)为幕阜山题联:廿五洞玄天,高凌霄汉,凭虚望远,喜茫茫空阔无边.

  • 标签: 李元度 赏析 人文景观 文学作品 平江县 湖南省
  • 简介:一年一三月三,三姐歌声唱得欢;壮乡儿女多热闹,唱起山歌把情谈。当年三姐阿牛哥,两人隔岸唱山歌;山歌唱出情和意,留给后人当传说。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我们通常说一个人长了一副大众脸,放在人群里便跟丢了似的,找不着了.什么意思呢?其实也不是说这个人丑,无非是这人长得一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流于平常、平庸.于是联系到文学作品,具体到小说这么一种本来就大众化的文本,当我们觉得一篇小说一般化、同质化了,其实也就是辨识不高,放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当中,它并不独特,更无个性可言,没办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标签: 小说 辨识 地域性 作家 文学作品 大众化
  • 简介:电动摩托车的驱动电机系统与传统摩托车的内燃机驱动系统有很大的不同,其电力电子系统中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快速开通和关断使电压与电流在极短时间内跳变,加上驱动电机为大感性负载,对自身的弱电回路和邻近的电子设备形成强烈的辐射和传导电磁干扰。另外,电动摩托车在有限的空间内集成了多种电力电子设备,带来了很多的电磁兼容问题。伴随着电动摩托车的发展,其电磁兼容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

  • 标签: 电磁场 辐射 电力电子设备 电动摩托车 试验 射频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2-05
  • 简介:魏晋文士在追求生命长度的同时又追求生命的密度,酒之于魏晋文士,魏晋文士的生命旨趣虽然弥漫着酒的醇香

  • 标签: 嗜酒风 文士追求 风魏晋
  • 简介:评委白烨、李敬泽、李洱、陈建功、张燕玲、郭运德、郜元宝、施战军、程光炜(以姓氏笔画为序),对编辑部评出的十三篇候选论文,经过独立审读,以邮寄方式投票评出以下六篇获奖论文(以得票多少为序):

  • 标签: 优秀论文 《南方文坛》 获奖论文 邮寄方式 李敬泽 陈建功
  • 简介:《新文学史料》创刊于1978年,以发表'五四'以来我国作家的回忆录、传记为主,同时刊登这个时期的文学论争、文艺思潮、文艺团体、文学流派、文学刊物、作家、作品等专题资料,刊登有关的调查、访问、研究、考证文章及不易见到的材料和文物图片等。

  • 标签: 史料季刊 年度新文学 征订年度
  • 简介:<正>这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程千帆先生的一部诗学论文选集,其中最早的写于一九四四年(《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最晚的写于一九八五年(《读〈倾盖集〉所见》),跨越了四十多个春秋。这四十年,涵括了作者的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从文章本身而言,固然有其“辞力”上“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①的差异,但就为学的精神而言,作者不断从新的角度提出并试图解决新的问题,这却是始终如一的。宋代理学家程子云:“不学,便老而衰。”反之,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其心灵便总是年轻的、进取的。我们不必去考证本书作者——湖南宁乡程氏与这位大儒——河南程氏有

  • 标签: 文学研究方法 理解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古代文论 不断探索
  • 简介:欧阳钜源当生于1879年,卒于1907年.他16岁中秀才,20岁时已有了"频年生计托书佣"的艰辛经历.1898年他到上海投靠李伯元,约一年后离开,与庞树松回苏州自力办报,因苏州风气未开而遭失败.1900年他二投靠李伯元,成为李伯元的主要助手.他的选择和李伯元一样典型地体现了晚清自发的社会分化和传统的士大夫转变为市民报人作家的过程.

  • 标签: 李伯元 合作 1898年 1900年 社会分化 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