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表面纵裂形貌、结晶器冷却、过热度与拉速、专用保护渣、弱冷工艺等方面分析27SiMn圆坯表面纵裂成因,并从专用保护渣、拉速和过热度匹配、结晶器液面波动以及二冷配水等方面提出改善措施,以保证圆坯表面质量。

  • 标签: 大圆坯 结晶器保护渣 表面纵裂
  • 简介:针对20mm以下不锈钢板由于其表面缺陷修磨时产生的高温致使板面产生瓢曲变形以及修磨产生的钢削容易对板面造成划伤的难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不锈钢板表面修磨降温除尘系统装置。安装此装置后,不锈钢板面质量及板形都有了很大提高,表面不合格废品也大大减少,使得不锈钢板表面合格率提高至90%以上。

  • 标签: 不锈钢板 表面修磨 降温除尘技术
  • 简介:通过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Cl^-离子在Al(100)表面的吸附行为,获得了不同覆盖度下Cl^-离子在Al(100)表面吸附后的能量、结构参数和电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Cl^-离子在Al(100)表面的顶位(T)和桥位(B)的吸附较稳定,而洞位(H)是能量上最不稳定的吸附位,吸附能随着覆盖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表面吸附Cl^-离子,还引起靠近表面的多层Al原子发生不同程度的收缩;随着覆盖度的增加,被吸附的Cl^-离子之间的距离变短,使得它们之间的静电排斥和静电能增大,并导致表面吸附能和吸附的Cl^-离子与最外层Al原子间的垂直距离逐渐减小。通过对清洁的Al(100)表面及Cl^-离子在不同位置的吸附表面的态密度分析,得到如下结论:Cl^-离子在Al(100)表面的吸附主要是由于Cl^-的2s和2p轨道与基底金属的3p轨道相互作用的结果。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吸附 吸附能 表面
  • 简介:连铸板坯表面纵裂起因于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凝固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针对酒钢4号连铸机的实际生产情况,调查影响板坯表面纵裂的因索,认为连铸板坯纵裂与结晶器冷却强度、钢水成分、夹杂含量、拉坯速度、钢水过热度等诸因素密切相关。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连铸坯纵裂指数有一定改善。

  • 标签: 连铸板坯 表面纵裂 结晶器 钢水成分 夹杂 成因分析
  • 简介:为解决氧化铁红在高温下呈现不稳定性的问题,采用非均匀成核法使Si(OH)4和Al(OH)3均匀包覆在氧化铁红粉末颗粒表面,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Zeta电位测定仪对包覆前后的Fe2O3粉末颗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非均匀成核法可以制备出被SiO2和Al2O3包覆的Fe2O3复合粒子,其技术的关键是如何控制反应溶液pH值和涂层物质沉淀的反应浓度,以保持被覆颗粒稳定的悬浮特性.

  • 标签: 非均匀成核法 氧化铁红 包覆 PH值
  • 简介:简要介绍HotEye眼技术工作原理,并通过分析H型钢的缺陷位置及相应的形状特征,提出H型钢表面质量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和系统设计特点,为型钢表面质量自动检测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方案。

  • 标签: H型钢 表面质量 HotEye热眼技术 表面自动检测
  • 简介:阐述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采用INTouch与关系数据库对炼铁厂高炉煤气系统进行开发,实现对高炉煤气参数的在线监测并形成报表分析,为值班工提供准确参数。

  • 标签: 高炉煤气 IN TOUCH 关系数据库 报表分析
  • 简介:针对推钢机定位不准导致待锯钢材推翻、推斜的现象,通过分析发现是由于动力不均及无法同步等原因造成的。通过对现有部分设备进行改造,并优化控制程序,实现了较高的控制精度,减少了锯切周期,进一步提高了锯锯切能力。

  • 标签: 推钢机 电磁阀 位移传感器 脉冲信号 PLC
  • 简介:以V2O5为原料,采用碳还原法制备氮化钒,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观察与分析还原氮化产物的形貌与组成,分析产物的碳、氮、氧含量,研究原料配碳量、氮化温度和氮化时间等对还原氮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氮化产物为碳氮化钒的固溶体。原料配碳量是影响反应产物中氮含量的关键因素,配碳比(质量分数)约为21%时还原氮化产物具有最高的氮含量14.76%;氮化温度应控制在1400~1420℃范围内,氮化时间达到4h即可实现氮化完全。

  • 标签: 五氧化二钒 氮化钒 碳热还原 氮化
  • 简介:在不同温度下对用金属锰法制得Mn3O4粉末和含有部分Mn(OH)2的Mn3O4粉末分别进行除气处理,然后用静态氮吸附法对其进行对比实验,测试其在各自温度处理后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在金属锰法制取高纯Mn3O4粉末时,应使部分Mn(OH)2保留下来,然后对其进行高温(如200℃)处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高Mn3O4粉末的比表面积。

  • 标签: Mn3O4 Mn(OH)2 比表面积 金属锰法
  • 简介:从动态法测试固体材料比表面的原理着手,对动态法中运用BET方程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正办法。

  • 标签: 动态法 BET方程 比表面 误差
  • 简介:中板厂生产的Q345B低合金钢板存在表面麻面缺陷,致使一定数量的钢板改判。本文通过对Q345B低合金钢板及连铸坯进行取样,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钢板成品板、连铸坯表面缺陷以及加热炉氧化铁皮进行分析研究,对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 标签: 表面缺陷 氧化铁皮 连铸坯
  • 简介:以含CrO3的氢氟酸水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于粉末冶金Ti-Al合金表面制备多孔氧化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多孔氧化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电解液各组份及浓度、阳极氧化电压对多孔氧化膜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探讨多孔氧化膜的成膜机理。结果表明:合金在不含CrO3的HF电解液中阳极氧化不能获得多孔氧化膜,而是发生严重的腐蚀溶解。电解液中HF浓度和电压均影响氧化膜的形貌,在HF含量为0.2%时可获得规则的多孔氧化膜,孔径在50nm左右当氧化电压为10V时形成的多孔氧化膜规则性较好,电压增大时多孔氧化膜结构遭到破坏。氧化膜中主要含有无定型的TiO2、Al2O3以及少量晶态的Ti2O、单质Al。多孔氧化膜的生长过程包括阻挡层的形成、多孔氧化膜的初始形成和多孔氧化膜的稳定生长3个阶段。

  • 标签: TI-AL合金 阳极氧化 多孔氧化膜
  • 简介:福建鼎信实业有限公司金属表面处理部废酸再生项目于4月15日进行调试并成功运行,在5月份的生产运行中,所得的各项数据及指标均已超过预期目标。

  • 标签: 金属表面处理 酸再生 运转 生产运行
  • 简介: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深井采矿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参数,应用Ventsim三维仿真系统,分析研究井下环境状况,判断井下热害产生的趋势,以矿井通风理论为基础提出井下降温方案,为地下矿深部开采通风安全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持。这一方法在某黄金矿深部采矿通风系统优化中得以应用,提出了有效的通风降温方案,说明Ventsim软件在矿井通风系统分析方面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标签: 深井采矿 Ventsim系统 井下热环境 热害 通风降温
  • 简介:以六水合硝酸钴(Co(NO3)2·6H2O)和硫脲为原料,采用混合溶剂法制备硫化钴(COS)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硫化钴纳米晶的组成、粒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80℃恒温条件下所得粉末样品为六方相CoS纳米粉末,粉末粒径在40nln左右。粉末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上升到180℃时产率接近60‰温度进一步升高到200℃时产率基本不变,但晶粒异常长大。加入分散剂PEG能有效控制粉末颗粒的尺寸并抑制粉末的团聚;此外,减少有机溶剂EG的含量可获得更高结晶度的CoS纳米晶,但由于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控制粉末的粒径。

  • 标签: 纳米CoS 溶剂热法 分散剂
  • 简介:对薄规格热镀锌造成折皱的原因从设备、工艺、操作上进行分析,包括退火炉的炉温、烧嘴分布、炉辊辊形,以及纠偏设备、工艺控制、电气程序等方面,总结出了实际操作中解决折皱的措施。

  • 标签: 热折皱 连退炉 热纠偏 张力辊
  • 简介:PCFC系统硬件配置:主机是COM—PAQALPHAserverDS10机型,磁盘阵列是Digital1000的。共有4个磁盘,共分为两组,前两个磁盘和后两个磁盘做的都是RAID0,然后这两组再做成RAID1,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冗余性。

  • 标签: C系统 PCF 热连轧 CSP 磁盘阵列 涟钢
  • 简介:本文对新改造的棒材厂在调试生产中出现的顶锻开裂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到主要影响因素.并从设备、工艺和管理上采取了一些对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标签: 热顶锻 开裂 中间料型 孔型系统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