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神经内科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治疗56例,对照52例。2均应用O.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疏血通注射液6mL静点.1次/d。治疗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3次/d,疗程2周。观察2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治疗前后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例数46例,总有效率82.14%;对照总有效例数27例,总有效率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治疗后有关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明显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通过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血栓溶解达到有效治疗脑梗死的目的。

  • 标签: 脑梗死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治疗
  • 简介:目的用常规药物对比,观察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治疗35例,对照36例.对照用常规治疗方法(低分子肝素、丹参、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bid,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5.71%,显效率60.00%,其中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9例,无变化4例,恶化0例,死亡数为1例;对照总有效率58.33%,显效率38.09%,其中基本痊愈4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7例,无变化11例,恶化3例,死亡1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有3例,对照有2例谷丙转氨酶增高;治疗有2例,对照有1例肌肝增高,间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方便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非常有益.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自由基清除剂
  • 简介:目的:探讨托吡酯辅助治疗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的可行性。方法:对37例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患者分别应用托吡酯+利他林与利他林进行对照比较;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由家长评),Conners多动指数(由老师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等评定。结果:治疗前后的量表评定均有显著性差异;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减分率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托吡酯为62.81%,利他林为53.96%,多动指数量表托吡酯为65.65%,利他林为51.32%,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TESS量表比较无差异。结论:托吡酯辅助治疗伴脑电图不正常的儿童多动症患者有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托吡酯 治疗 儿童 多动症 利他林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种不同侧脑室穿刺位置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侧脑室副三角区穿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52例脑积水患者(副三角区穿刺),另取侧脑室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7例患者为对照。比较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与术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结果副三角区穿刺脑室端堵管、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出血和硬膜下积液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时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与侧脑室三角区穿刺比较,副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降低脑室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积水 侧脑室副三角区 侧脑室三角区 脑室-腹腔分流
  • 简介: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药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到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偏合并睡眠障碍患者120人,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和对照,每组各60人。对照高血压脑出血偏瘫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采取中药治疗联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患者在采用自拟潜阳息风,化瘀通络,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治疗效果。检测2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用Barthel指数表示)、患者简式FMA运动功能平分法评分、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患者治疗后肌力情况,应用睡眠质量评估表(PSQI)进行检测患者的睡眠障碍治疗效果,包括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等。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身体FMA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观察患者的Barthel指数为(61.5±14.9)分,对照患者的Barthel指数为(42.0±13.2)分,观察患者FMA评分为(69.0±19.2)分,对照患者FMA评分为(46.2±11.3)分,二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患者的神经受损修复情况要明显高于对照患者,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4±5.5)分,对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5±8.9)分;观察肌力提升等级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观察的总效率为95.1%,对照的总效率为77.7%;观察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PSQI总分均优于对照患者,观察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0.52±0.23)分,对照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0.86±0.49)分,观察患者的PSQI总评分为(1.77±1.00)分,对照患者的总评分为(2.44±1.30)分,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能够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恢复患者的受损神经、提高患者

  • 标签: 针灸 中药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
  • 简介: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患者介入治疗(可脱式球囊栓塞术)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07年10月间介入治疗的18例外伤性CCF患者的TCD结果,并将手术前后的TCD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DSA证实的18例CCF患者15例行可脱式球囊栓塞术,DSA证实手术一次成功;2例术中改为ICA闭塞术,术后DSA显示患侧ICA完全闭塞;另1例术中出现血管痉挛而被迫放弃手术.术前TCD检测:(1)17例患侧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或)颈内动脉虹吸段血流速度加快,脉动指数(PI)值均减低,其中颈内动脉虹吸段加快者伴频谱紊乱.(2)10例患侧大脑中动脉(MCA),16例患侧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减慢伴PI值下降.(3)11例惠侧大脑后动脉(PCA)、14例健侧ACA流速加快,频谱形态正常.(4)16例患侧、2例双侧眼上静脉(SOV)呈现反向的静脉动脉化频谱.术后1周及6个月后复查TCD显示,15例球囊栓塞患者术前异常的颈内动脉及SOV等血管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均恢复或接近正常,2例行ICA闭塞术患者TCD显示患侧ICA完全闭塞(患侧大脑后动脉及健侧大脑前动脉流速加快).结论TCD可以实时、动态的观察CCF患者颅内、外血管的血流及频谱改变,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血液动力学信息.

  • 标签: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经颅多普勒 介入治疗 血液动力学
  • 简介:目的:比较普通固定压力(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又叫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伴OSAH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每组30例。其中对照固定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结果:观察术前通气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与二氧化碳潴留、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OSAHS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获益更好。

  • 标签: 围手术期 持续正压通气 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组
  • 简介:目的:针对社区出现老年高血压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选取随机平均的方法将其分成2,分别为对照观察,每组60例,对照中的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为常规的西药疗法,而观察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为中医辨证治疗,治疗后分别对2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疗效;比较2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结果表明,观察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对照进行对比要少,且观察患者所取得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显著低于对照(P〈0.01)。结论:对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选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促进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起到提升的作用。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老年高血压患者
  • 简介:目的血管内治疗的效益具有时间依赖性,120急救系统(emergencymedicalservice,EMS)通过院前预通知卒中中心可以缩短起病到治疗的时间。本研究旨在观察EMS院前预通知流程(prehospitalnotificationprocedure,PNP)能否减少急性大血管闭塞(largevesselocclusion,LV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院内延误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收集的行血管内治疗的LVO患者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EMS入院并提前通知溶栓小组为PNP,通过EMS入院但未通知溶栓小组为Non-PNP,通过其他方式入院为Non-EMS。预后良好定义为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分≤2分。比较PNP、Non-PNP和Non-EMS入院到再灌注时间(doortoreperfusiontime,DRT)和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10例患者[平均年龄(68±12)岁,女性49例,占44.5%],91例(82.7%)通过EMS入院,其中21例(19.1%)为PNP。与Non-PNP相比,PNP的DRT更短(145minvs180min,t=-2.065,P=0.043);与Non-EMS相比,PNP的DRT有更短的趋势(145minvs194min,t=2.260,P=0.055),而Non-PNP与Non-EMS的D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minvs194min,t=0.663,P=0.510)。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校正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基线收缩压、高血压病史后,PNP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oddsratio,OR)3.65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085-12.301,P=0.037)。若将DRT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DRT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81,95%CI0.968-0.994,P=0.005)。结论PNP可以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LVO患者血管内治疗的DRT,并改善预后。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院前流程 血管内治疗 急救医疗体系
  • 简介:ACTIVEA研究(迄今最大型的一项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研究)共纳入7554例卒中危险增加的房颤患者,纳入者不适合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所有纳入者均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另外被随机分配至氯吡格雷(75mg,每日1次)或安慰剂。主要终点包括卒中、心肌梗死、非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性栓塞(non-centralnervoussystemsystemicembolism)及血管因素死亡。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3.6年中,

  • 标签: 房颤患者 联合治疗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SYSTEMIC 维生素K拮抗剂
  • 简介:目的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arterystenosis,I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旨在为症状性IAS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影像及经颅多普勒检查证实大脑中动脉M1段存在重度管腔狭窄患者40例,在给予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每组20例。随访1年,观察患者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百分比变化、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缺血性卒中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依从性。结果随访1年,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颅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百分比变化、动脉斑块变化以及卒中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氯吡格雷有1例(5%)出现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有7例(35%)出现不良反应,氯吡格雷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5)。氯吡格雷有2例(10%)停药,阿司匹林有8例(40%)停药,氯吡格雷服药依从性高于阿司匹林。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依从性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5)。结论针对IAS患者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均可作为卒中二级预防首选用药,但对于依从性较差或既往有胃肠道溃疡病史的患者,优先选择氯吡格雷。

  • 标签: 高分辨率磁共振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 简介: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Ad—Ku70shRNA对C6胶质瘤细胞系Ku70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放射治疗过程中基因增敏的新途径。方法以穿梭质粒为基础,构建重组腺病毒Ad—Ku70shRNA载体,扩增并鉴定其病毒滴度。然后转染至C6鼠脑胶质瘤细胞中,应用WestemBlot及免疫荧光观察其Ku70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重组腺病毒Ad—Ku70shRNA对C6细胞Ku70表达的抑制效果。结果成功构建并扩增Ad—Ku70shRNA重组腺病毒,感染C6胶质瘤细胞后Ku70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Ad—Ku70shRNA重组腺病毒载体可以明显降低C6胶质瘤细胞Ku70的表达。该结果为放射治疗基因增敏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 标签: 重组腺病毒 KU70 RNA干涉 胶质瘤
  • 简介:目的:分析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效能感的影响以及提升其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术前患者100例分为对照观察,每组50例。对照行基本护理,观察行QCC护理,对比其结果。结果:护理前,2普外科术前患者治疗效能感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治疗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其治疗效能感与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手术患者 QCC护理模式 效能感 睡眠质量
  • 简介:急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已成为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欧美国家成为青壮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也已成为继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因素,怎样降低其高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神经外科医师努力的课题。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孕酮 内源性阿片肽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山东省单县李新庄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随机分为对照观察,每组54例。对照进行常规治疗,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患者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96.2%优于对照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咳嗽、喘息、咳痰、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入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60min和无法入睡患者显著少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盐酸氨溴索 睡眠质量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辽宁省军区丹东第一干休所卫生所收治的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观察,每组60例。对照进按照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则在对照基础上进行强化心理护理。比较2护理前后的睡眠情况(AIS评分)及治疗效能感(GSES评分)。结果:护理前2的AIS评分及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的评分持续改善,且观察的评分优于对照(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碍与治疗效能感的影响相对更好,在本类老年患者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 睡眠障碍 治疗效能感
  • 简介:目的:开发适合我国腹膜透析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方法:在需求分析基础上,依据教学设计系统方法模型、教育学理论、指南和文献,借鉴国内已有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法,开发课程初稿,并组织专家会议确定课程终稿。结果:形成由医护共同实施的标准化课程终稿,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及评价等。结论:课程具有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并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 标签: 糖尿病 腹膜透析 结构化教育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后昏迷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观察,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同时应用醒脑静治疗,观察2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的70.0%(P<0.05)。治疗观察脑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观察昏迷持续时间(7.4±3.1)d,显著短于对照的(13.3±3.6)d(P<0.05)。质量后观察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在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中应用醒脑静联合盐酸洛纳酮治疗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昏迷 盐酸纳洛酮 醒脑静
  • 简介: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研究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6例,根据就诊顺序号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观察,每组3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照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给予综合护理。分析2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睡眠质量优于对照,观察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P〈0.05)。结论: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应用环磷酰胺进行冲击治疗,并辅以全面的护理措施后,对患者睡眠质量会带来积极影响,预后情况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环磷酰胺 狼疮性肾炎 护理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森田疗法心理小组的方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运用森田疗法心理小组方法对30例强迫症病人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痊愈17例,好转8例,治愈率56%,好转率27%,总有效率83%。结论:森田疗法小组方法治疗强迫症有效。

  • 标签: 森田疗法小组 治疗 强迫症 观察报告 SCL-90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