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在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病人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12月住院的140例颈内动脉狭窄并将行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病人,在术中给予中医情志护理。[结果]140例颈内动脉狭窄并行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的病人,支架植入顺利,成功率达100%,经过耐心有效的情志护理,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均得到改善,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术中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能够确保病人在术中的配合,可降低手术风险,也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病人术后康复的重要条件。

  • 标签: 颈内动脉狭窄 中医情志护理 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 神经功能缺损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对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采用康复护理对促进心脏康复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择 本社区 于 201 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行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患者 58 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 29 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29 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 康复 护理),收集分析两组 患者 护理前后的 心功能指标 。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 无差异 ( P > 0.05 )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 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对于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康复护理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心脏康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我科收治的1例全麻下行颈椎动脉支架置入联合颈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简述患者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和颈动脉瘤栓塞术的术后护理及出院延续性护理干预等。通过密切关注患者病情,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支架置入术护理 动脉瘤栓塞术护理 高血压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2019.6月~2020.6月期间,因急性心肌梗死于我院接受支架术治疗的患者共计24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1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思维导图教育措施,将两组患者在不同干预措施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思维导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预后效果。

  • 标签: 思维导图 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DSA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恶性大气道狭窄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共19例恶性大气道狭窄患者,采用DSA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支架放置后呼吸困难立即缓解,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其中1例患者27d后死于大咳血,余18例3个月内未出现呼吸困难,复查纤维支气管镜示支架未见移位,管腔通畅。结论在DSA结合纤维支气管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恶性大气道狭窄过程中采取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纤维支气管镜 恶性大气道狭窄 护理
  • 简介: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血管狭窄的治疗.2002年2月28日,我科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成功地治疗了一例肾动脉狭窄的患儿.此种治疗方法效果好、见效快,但由于手术操作技术难度较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肾动脉梗阻/治疗 支架 血管成形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治疗的2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84例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后并发症护理,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包括皮下血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栓塞、造影剂反应、低血压、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术后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植入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18年2月到2021年12月所接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共5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5例)使用优质护,了解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优质护理 并发症 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患者采用并发症护理所展现的临床效果与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中选择从2019年5月-2022年8月期间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246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并做深入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3%)、(0%)、(0%)、(0%)、(0%)、(0%)、(1.63%)},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81%)、(0.81%)、(0%)、(0.81%)、(0%)、(0%)、(2.44%)},护理满意度(99.19%)。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患者采用并发症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护理服务,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大规模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内支架植入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舒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98例接受经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术期舒适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研究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桡动脉心脏支架植入术 围术期 舒适护理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出血、感染、血管痉挛等,可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同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于疾病治疗。因此临床上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全程综合护理是在传统临床护理模式基础上结合现代护理理念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全程综合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术前针对性护理降低血管支架介入术患者心理应激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82例需行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前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指标(MCMQ、HAMA)及相关知识认知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回避、屈服、HAMA得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面对、相关知识认知度得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术前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帮助血管支架介入术患者提高相关知识认知度、缓解焦虑情绪,降低患者心理应激水平。

  • 标签: 血管支架介入术 针对性护理 焦虑情绪 心理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中运用全程介入护理的价值。方法:我院于2021年12月-2023年12月间随机抽选100例在我院实施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按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两组,参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而其余50例为试验组,应用全程介入护理。采集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和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参照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要显著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中运用全程介入护理,不仅对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明显帮助,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利于维护医患关系,可大力应用。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全程介入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锻炼与心理康复护理应用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的手术为血管支架置入术。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接受功能锻炼与心理康复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护理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接受血管支架置入术后应用功能锻炼与心理康复护理的整体效果较好,提高了护理总有效率,可推广。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支架置入术 功能锻炼 心理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7 年 9 月到 2018 年 9 月接收的 90 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5 例,使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45 例,采用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踝肱指数( ABI )、经皮氧分压( TcPO )、跛行距离( DOC ) 指标评分与护理有效率 ,对比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身体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基本原则、具体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病人的康复率。

  • 标签: 围手术期 颈动脉狭窄 内支架置入成形术
  • 作者: 徐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5期
  • 机构: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句容212400
  • 简介:目的:探讨在急性心梗患者接受心脏支架植入术中辅以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3.01在医院行心脏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60例,以入院时间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比对护理有效性。结果:观察组不良情绪、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可使得患者不良情绪得到缓解,缩短其住院时间的同时,还能对其护理满意度起到提升作用,适宜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急性心梗;心脏支架植入术;护理效果
  • 简介: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主动脉夹层瘤一般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外科手术风险大,住院时间长,内科保守治疗后仍有一定的病死率和复发率。带膜支架植入是主动脉夹层瘤病人较好的治疗方法,安全、高效。但70岁以上的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植入带膜支架却未见报道。我科于2005年1月14日成功地为1例71岁的病人实施了带膜支架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带膜支架植入术 主动脉夹层瘤 护理体会 病人 高龄 手术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手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入选的78例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先后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5.80±1.69)分、(36.47±2.03)分,均低于对照组(45.97±2.34)分、(44.06±2.34)分,对比两组护理后数据,P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 四肢长管骨 骨折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