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总共收治的进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手术的患者128例,随机把128例患者平均分层两组,每组各64例,其中一组设置为对照组,一组设置为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医院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医院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干预。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之后,分别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与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干预之前两组的PSQI评分不存在差异性)1。结果实验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SQI评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讨论对进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PSQI评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伴狭窄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例数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是在2015年4月~2017年1月入院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下扩张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17.50%,治疗前的两组狭窄口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狭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12.5%,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对于食管癌伴狭窄的患者,采用经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较良好,安全性较高,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胃镜下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食管癌 狭窄 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于探讨研究针对性护理服务在本院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采用覆膜支架术治疗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3例腹主动脉瘤疾病患者分别实施以针对性护理,观察31例患者病情变化、瘤体破裂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结果显示,经过覆膜支架植入术针对性护理,腹腔主动脉瘤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且无瘤体破裂发生,而且未观察到患者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性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状态,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有效。

  • 标签: 人性化护理,妇产科,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接受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08例接受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术治疗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实施行为指导、情绪疏理等心理护理,重点加强对术耳负压引流的护理。结果108例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满意。结论耳再造手术复杂,术后康复除与术者精湛的操作技巧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先天性小耳畸形 延迟皮瓣 立体支架 耳再造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同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试验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T),以及两组患者的预防行为评分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6分钟步行距离较护理前有明显好转(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明显(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在预防行为评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和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方面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P<0.05)。这表明对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心肌活力,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脏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简单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甲级愈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 多段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结合植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5例/组,对照组行支架外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钢板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配合植骨治疗。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有效复位,预防骨折复位丢失,且疗效优于支架外固定。

  • 标签: 桡骨远端C型骨折 钢板内固定 支架外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治疗中腹腔镜手术与肠镜下支架置入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42例为观察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肠镜下成功置入支架后采取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则直接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开腹手术比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中转开腹手术比例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几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行肠镜支架置入治疗,可解除肠梗阻情况,稳定内环境,缓解肠道水肿,为腹腔镜切除术做好前期准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梗阻 腹腔镜 肠镜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5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支架组(n=27)与对照组(n=27)。对照组,给予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支架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支架组,22例完全栓塞,3例次全填塞,2例部分填塞,对照组,21例完全栓塞,4例次全填塞,2例部分填塞,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1/27),对照组为7.5%(2/27),经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 标签: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颅内宽颈动脉瘤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愈时间。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份到2018年4月份收治的120例胫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来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来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对胫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和缩短患者的治愈时间,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外固定支架 胫骨骨折 疗效 治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伴狭窄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患者例数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是在2015年4月~2017年1月入院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下扩张器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17.50%,治疗前的两组狭窄口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狭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12.5%,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对于食管癌伴狭窄的患者,采用经胃镜下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较良好,安全性较高,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经胃镜下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食管癌 狭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问题治疗四肢骨折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3月2016年12月,对80例四肢长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了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1~72岁,平均36岁。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7~21d出院。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分别按Neer、和评分评价术后相应肢体功能,优55例,良21例,中4例,总体满意率9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 标签: 微创 钢板 内固定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5月的确诊食管癌患者80例,经食管造影或胃镜证实并食管-气管瘘,依据食管的狭窄长度、位置、程度和瘘口部位,确定支架的长度和位置,行食管狭窄扩张与覆膜支架入,分析临床效果。结果80例患者有72例患者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成功率为90%。结论食管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放疗后食管气管瘘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食管癌 食管气管瘘 覆膜金属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52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使用外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严重四肢开放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可提升手术各项指标,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封闭负压引流术 四肢开放性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外固定支架术与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组(A组)和外固定支架组(B组),各组50例。A组行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B组行外固定支架术。比较两组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指标(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切口感染、水肿、骨不连、骨髓炎、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两组的切口感染、水肿、骨不连、骨髓炎、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末次随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5),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略优于外固定支架术,其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而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发生率较低。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道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梗阻性直肠癌的安全性与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中低位梗阻性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肠道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穿孔现象。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腹部感染,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患者发生低钾血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给予相应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患者平均通气时间(2.5±0.3)d,住院时间(10.5±1.1)d。术后经随访2年,其中失访4例(13.33%),26患者术后第1年均存活,存活率为100.00%。术后第2年,23例患者存活,存活率为88.46%。结论肠道支架置入联合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梗阻性直肠癌更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远期存活率高,在中低位梗阻性直肠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肠道支架 腹腔镜 中低位梗阻性直肠癌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具体措施和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服务,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SAS评分、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提高更加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得分和SDS得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降低更加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生症发生率,包括血肿、桡动脉痉挛、迷走神经反射以及心律失常等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这表明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优质护理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形成支架内血栓者应用替罗非班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入院进行PCI的60例AMI患者进行本组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直接实施介入治疗,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表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术后发生死亡的概率也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在PCI中应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可显著减少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概率,可为再次PCI争取更多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内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冠状动脉(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选择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后在预防介入术后支架内血栓事件方面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66例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用药干预方式的研究,对照组(33例)选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33例)选择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最终就两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的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以及用药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出现概率(18.18%)对比,观察组(3.03%)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支架内血栓出现概率(18.18%)展开对比,观察组((3.03%)获得显著降低(P<0.05),。同对照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用药副反应发生率(9.09%)对比,观察组(6.06%)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疗人员选择替格瑞洛药物对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介入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的概率可以显著降低,并且不会导致用药副反应增加,从而改善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的远期预后。

  • 标签: 替格瑞洛 冠脉弥漫长病变 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事件 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