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水平,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计划招收以初中毕业为起点“2+3”临床检验专业学生,这就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因此,亟需在教学实践中整体设计教学环节。按照必需、够用原则,探索新教学模式,并通过对此模式探索为其它课程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2+3”培养模式 医学检验 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Ⅰ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药学干预后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148例Ⅰ切口手术患者,根据有无进行药学干预为依据,将其分为2组,组设为干预组(n=71),组设为对照组(n=77)。其中,干预组,接受药学干预,对照组,未接受药学干预,比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5.2%,对照组为53.2%,经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住院时间抗菌药费用,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数据分析,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切口手术,进行药学干预,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减少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非甾体抗炎药 ( NSAIDs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连续选择 2017 年 03 月至 2018 年 03 月入我院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共 80 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 ( GC ),观察组采用 NSAIDs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吸碘率、甲状腺激素( FT3 、 FT4 和 TSH )和炎症指标( CRP 、 ESR )水平,总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 缓解时间、吸碘率、甲状腺激素和炎症指标水平以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GC NSAIDs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均有较好 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 NSAIDs 较 GC 可能复发率更低。

  • 标签: 非甾体类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亚急性甲状腺炎 炎症
  • 简介:笔者介绍了《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内容概要,通过对本科生教学使用此教材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此教材反映了临床检验诊断学科新进展和教改成果,内容丰富、新颖、重点突出、实用,既利于教,也利于学。

  • 标签: 教材 评估 问题 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 规划教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美托洛尔+他汀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112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组和联合组,各组分别为56例患者。单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联合组则采取美托洛尔+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观察并对比单组和联合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其他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等均优于单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美托洛尔+他汀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肯定。

  • 标签: 美托洛尔 他汀类药物 心肌梗死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标志物HAb18G/CD147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胃癌样本552例,构建组织芯片,并以10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方法检测2组HAb18G/CD147抗原表达和定位,并追踪随访胃癌组患者12~72个月。结果:HAb18G/CD147抗原定位于细胞膜,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63%比55%)。肿瘤组织中HAb18G/CD147高表达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Lauren组织学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脉管浸润远处转移间无相关性(P〉0.05)。HAb18G/CD147阳性表达患者术后近期生存率显著相关(P=0.023)。结论:HAb18G/CD147胃癌中表达胃癌发展、侵袭性行为预后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不良项分子标志。

  • 标签: 胃癌 HAB18G/CD147 肿瘤标志物 组织芯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补肾中药配合针刺诊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疗效以及对SPIM影响。方法通过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诊疗60例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给观察组患者施以补肾中药比如归肾丸(药物中含有熟地黄、菟丝子、女贞子、山药、枸杞、桑寄生、山茱萸等多种药物)配合针刺施以诊疗。对照组患者施以口服强的松进行诊疗。结果经过诊疗观察组患者诊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66%,而对照组诊疗有效率则达到了70%。观察组患者诊疗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诊疗之后精浆SPM数值相较于诊疗之后有很大程度改善,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状施以补肾中药配合针刺诊疗,具有显著临床诊疗成效,能够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精浆SPM水平,提升患者生育能力。

  • 标签: 补肾类中药 针刺诊疗 免疫性不育症
  • 简介:目的:对1例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GT)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表型和基因诊断,并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通过血小板计数、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出血时间测定、凝血象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进行表型诊断;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αⅡb和β3含量;PCR法扩增先证者基因组DNAαⅡb和β3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采用末端标记双脱氧法进行直接基因测序,对发现突变位点采用AS-PCR法扩增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和正常人相对应片段.结果:先证者血小板计数正常、血涂片血小板分散不聚集,出血时间明显延长,凝血象正常,对ADP、凝血酶、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等多种诱聚剂反应低下,而对瑞斯托霉素反应基本正常;先证者血小板表面未检测到αⅡb,β3阳性血小板仅占8%,平均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先证者αⅡb基因外显子4存在C470A纯合突变,导致αⅡb氨基酸序列Pro126His(P126H)替换.父母为近亲婚配,均为该位点杂合突变.AS-PCR排除了该突变为基因多态性可能.结论:整合素αⅡb基因外显子4C470A(P126H)纯合错义突变导致该患者GT分子机制,国际上首次报道整合素αⅡb基因错义突变.

  • 标签: 血小板无力症 整合素αⅡbβ3 流式细胞术 突变 核酸测序
  • 简介: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化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密切相关,它是步入临床、科研、创造文明方面的桥梁。笔者阐述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目的、实验考试重要性、实验考试内容和方法以及实验考试后体会。认为通过加强实验考试,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明显提高。

  • 标签: 实验考试 生物化学教学 生物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 实践操作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 简介:为提高对生物化学认识,突出生物化学实验地位,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革新实验教学手段,改变实验教学模式,来改革实验教学,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实验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模式
  • 简介:医学专业实验课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应用控制论和信息学原理分析课堂教学,采取即时反馈方法,不断接受来自学生输出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 标签: 控制论 医学实验课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全血献血者向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中心参加献血成年人1200例开展成分献血意象、血液中心工作满意度,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品管圈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被调查者数量、问卷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献血者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研究阶段被调查者未来12个月成分献血意象率为78.75%(945/12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47.08%(565/1200)(﹤0.05);研究阶段血液中心工作满意率88.17%(1058/1200)高于对照阶段70.42%(845/1200)(﹤0.05)。结论将品管圈引入全血献血者向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者对献血工作满意度,更加了解成分献血。

  • 标签: 品管圈 全血献血 成分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015.02~2016.01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30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行改良小切口手术,对比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行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腺瘤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腺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尿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方法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2月期间诊治行尿常规检验患者中抽取110例作研究对象,均采集1管晨尿,对其分别予以单纯干化学法、单纯尿沉渣镜检法、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检测,并按照其检测方案不同分成干化学组、尿沉渣组、联合组,对比3组检测法对定量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检出率。结果干化学组对定量红细胞检出率14.55%,对定量白细胞检出率8.18%;尿沉渣对定量红细胞检出率10.91%,对定量白细胞检出率18.18%;联合组对定量红细胞检出率35.45%,对定量白细胞检出率40.91%;其中,联合组对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检出率高于干化学组、尿沉渣组(均P<0.01)。结论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尿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肯定,可提升尿常规检验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 尿常规检验 细胞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口腔修复中不同修复材料抗摩擦性能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本院108颗需要修复牙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3组,每组36例,金属组采用金属材料进行修复;采陶瓷组用陶瓷材料修复;树脂组采用树脂材料修复。对3组牙齿修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修复6个月之后,金属组和树脂组成功率均为94.4%,大于陶瓷组91.7%,修复12个月之后,树脂组成功率为91.7%,大于金属组和陶瓷组88.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口腔修复材料抗摩擦性能没有明显差异,口腔修复过程中均可得到良好修复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修复材料 抗摩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新型溶血素传统溶血素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接受健康体检人群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样本,将其按照检验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溶血素检验,观察组应用新型溶血素检验,对两组受试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新型溶血素应用于血常规检查,对白细胞、血小板检查结果不会产生影响,但是会造成血红蛋白检查结果偏高,今后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重视,采取相关技术予以纠正。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性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良翼状胬肉切除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80例(80只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40只眼),观察组进行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小切口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疗法,对照组进行自体结膜瓣缘干细胞移植术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比较两组复发情况、患者不适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适感、复发情况、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性翼状胬肉应用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法不适感轻,恢复迅速,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体结膜瓣角膜缘干细胞 翼状胬肉 改良翼状胬肉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红霉素序、阿奇霉素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疗法治疗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72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红霉素治疗、阿奇霉素治疗和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三组患儿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住院天数,患儿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患儿,其退热时间少,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早,咳嗽好转快,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少,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与其他两组治疗患儿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对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治疗,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手术运用到自然分娩患者内成效。方法抽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来本院就诊自然分娩患者200例并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患者予以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手术,对照组100例患者予以传统会阴侧切缝合手术,并对比探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切口愈合状况、疼痛强度时长、住院时长、出血总量等。结果比较表明了,试验组经过治疗以后切口愈合状况、疼痛强度时长、住院时长、出血总量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手术运用到自然分娩患者内具备比较良好成效,值得医学领域大力推行应用。

  • 标签: 产科 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