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属植物根茎,被誉为“国老”我国传统药材,“十药九草”就能看出甘草中药中地位重要性。它应用价值不仅在药理方面和化学成分方面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食品和化妆品中不断兴起,接下来对甘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10。

  • 标签: 甘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合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归肺经中药药性、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从而对这三组分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结合《中国药典》中对归肺经中药记载,对其药性、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四性分布中寒性中药有107味,占到了归肺经中药总量42.8%,以寒性为主。五味分布中苦性中药有128味,占到了归肺经中药总量51.2%,以苦味居多。归肺经中药中兼归经药物中脾性药物含量最多,占比为61.2%,以保护脾胃为主。化学成分中苷物质含量最多,占比为40.8%,以苷物质为主。药理作用中抗病毒类药物含量最多,占比为56.8%,以抗病毒、增强免疫力、活血止咳为主。结论归肺经中药中含有苷成分,多苦寒,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抗病毒以及抗菌作用。

  • 标签: 归肺经中药 药性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就延胡索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展开分析,同时就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分析国内外围绕延胡索所展开研究,就延胡索化学成分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主要规律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生物碱类延胡索中所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延胡索化学成分提取过程中,热回流法、高速逆流色谱法以及超声提取法均是较为成熟工艺技术。同时单指标质控以及指纹图谱法也是质量评价中较为常见方法。

  • 标签: 延胡索 化学成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中药材进行储藏期间,会有所变质,使得某类化学构成总量有所减小。把握储藏相关进程各类化学构成间关联性,健全储藏条件,能够制订科学储藏期。

  • 标签: 化学成分 影响 中药材 贮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过程中发热门诊护理管理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方法通过建立比较独立发热门诊同时将工作制度以及流程进步完善,且加大对医护工作人员培训,进行较为规范管理,对消毒隔离措施进行严格落实,同时做好医护工作人员具体防护。结果所有的患者都主动愿意接受隔离观察,对医院工作积极配合,通过治疗之后都有效治愈且出院,此外,未出现院内感染事件,没有重症感染,未发现医护人员出现感染。结论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对发热门诊实施护理管理,临床取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甲型H1N1 发热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对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改善效果。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56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使用缩宫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为(425.23±12.36)mL、(355.42±10.65)mL;观察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为(226.34±11.26)mL、(192.34±11.54)mL。观察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改善上优于缩宫素。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H型高血压患者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实施效果。方法以随机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H型高血压患者共200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n=100例)、观察组(n=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予以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以发放调查问卷方式,统计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依从性以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观察组遵医嘱用药依从率为93.00%(93/100)、自我监测依从率为90.00%(90/100),定期复查依从率为89.00%(89/10),以上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观察组高血压危害知晓率为93.00%(93/100),规范用药知晓率为87.00%(87/100),血压监测知晓率为83.00%(83/100),饮食控制知晓率为90.00%(90/100),运动干预知晓率为86.00%(86/100),以上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出院后依从性水平,提高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而有利于病情预后转归康复。

  • 标签: H型高血压 健康教育 电话回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位高血压病患,均分两组后分别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对照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观察组)治疗,对比血浆Hcy值血压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血浆Hcy值降至(13.03±1.88)μmol/L,SBP降至(131.07±5.32)mmHg,DBP降至(82.61±4.85)mmHg,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显著控制高血压病患血浆Hcy值,降低血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血浆Hcy 血压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h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被确诊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24h心电图检查,分析两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检出情况,计算两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比较两心电图检查方法对不同心律失常表现检出率。结果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52%、33.33%、65.00%,24h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86%、73.33%、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比较,24h心电图对室性期前收缩二联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联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采用24h心电图诊断准确性较常规心电图更高,其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24 h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4h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且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被确诊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24h心电图检查,分析两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检出情况,计算两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心律失常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比较两心电图检查方法对不同心律失常表现检出率。结果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52%、33.33%、65.00%,24h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86%、73.33%、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心电图比较,24h心电图对室性期前收缩二联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成对、房性期前收缩二联三联律、房性期前收缩成对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采用24h心电图诊断准确性较常规心电图更高,其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24 h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病脑卒中相关性,以及对H型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至我中心进行就诊150例资料完整高血压患者,记录患者般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高脂血症史;根据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对H型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宣教,比较宣教前、后患者关于H型高血压病脑卒中病相关性知晓率。结果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病发率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宣教后,高血压患者对H型高血压病脑卒中病发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1H型高血压为缺血型脑卒中危险因素。2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H型高血压知晓率。

  • 标签: H型高血压病 脑卒中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社区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硫化氢(H2S)水平偏头痛相关性。方法根据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H型高血压患者54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高血压组,同期选取39例合并偏头痛患者作为高血压偏头痛组,并有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血浆Hcy、H2S水平。结果血浆Hcy、H2S水平在三组患者中具有差异性(P<0.01)。高血压合并偏头痛组患者Hcy水平最高,H2S水平最低,高血压组Hcy比对照组高,H2S比对照组低(P<0.05)。血浆Hcy和H2S水平和偏头痛关联性紧密,临床中可以对其进行分析来判断患者病情。结论血浆Hcy、H2S水平异常导致了H型高血压患者偏头痛症状,临床中监控两项指标能够有效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积极进行防治。

  • 标签: H型高血压 偏头痛 同型半胱氨酸 硫化氢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影响效果作分析总结。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法+叶酸治疗。结果观察组Hcy水平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同时以叶酸干预效果更佳,可显著降低其Hcy水平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叶酸 H型高血压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主要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接受依那普利叶酸片价值。方法选取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100例,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实施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结果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功能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接受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依那普利叶酸片 H型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同型半胱氨酸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不同麻醉方式,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术后24hPOCD发生率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患者例数100例,时间2016年5月~2017年5月,行不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对应组别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镇痛效果优良率、术后24hPOCD发生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术后24hPOCD发生率(10.00%)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要更低于对照组(40.00%),P<0.05,差异显著;且研究组镇痛效果优良率(98.00%)对照组(96.00%)数据指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之中,能够有效确保患者镇痛效果,降低POCD发生率。

  • 标签: 麻醉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 POC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阻肺(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经CT传统X线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180例慢慢阻肺合并肺间质性纤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平行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CT、传统X线诊断。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11%(82/90)、86.67%(78/90),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OPD合并肺间质性纤维经CT、X线诊断,均可达到诊断效果,但应结合患者病情、恢复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宜诊断方式,以防止滥用CT检查诊断,导致患者产生较大心理和经济压力,并对身体健康构成不良影响。

  • 标签: 慢阻肺 肺间质纤维化 CT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中药有效成分开发和利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也日益增进,目前中药有效成分在多种疾病领域均有治疗效果,本文主要概述中药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抗高血压、抗肝损伤、抗炎方面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在必要情况下为挽救患者生命,采取血液输注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但是大量输血(通常在24小时中,定义为大于1个整个血容量输血或置换总血液体积50%3小时内),大量输血通常高死亡率和凝血病高风险相关,导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发生率更高,尤其创伤患者中。为了减少大量红细胞输血引起稀释并发症发生率并降低死亡风险,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大规模输血指南。因此早期发现感染性休克过程中凝血功能异常指征出现,给予适当血液成分输注,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几率,并降低输注过程中疾病传播风险,为改善感染性休克患儿预后,提供新治疗依据。

  • 标签: 血浆 感染性休克 凝血因子 成分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分血制备过程中出现差错展开分析探讨。方法将我站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发生58例差错按照差错发生性质进行统计分类,对差错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8例差错以没有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和不完整及时记录为主,主要因为工作人员不强责任心和淡薄质量意识,交接科室配合不顺利造成。结论针对本次实验58例差错采取预防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措施落实整改情况,使工作人员质量也是提高,差错发生关键控制点及时了解,提前进行有效预防。

  • 标签: 成分血制备 差错 分析
  • 简介:摘要高血压主要特征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损害或器质性损害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目前暂无彻底根治方法,它不仅是最常见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危险因素。并且近年来,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为了使临床药物治疗高血压更加系统,本文对高血压常见治疗药物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 治疗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