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02
/ 3

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唐改如

核工业四一七 内二科 710600

摘要 目的 评价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选择2017年03月至2018年03月入我院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共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GC),观察组采用NSAIDs;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吸碘率、甲状腺激素(FT3、FT4和TSH)和炎症指标(CRP、ESR)水平,总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吸碘率、甲状腺激素和炎症指标水平以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GC与NSAIDs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均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NSAIDs较GC可能复发率更低。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亚急性甲状腺炎;炎症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简称亚甲炎,为一种自限性免疫炎症性疾病,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中青年高发,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3~6倍[1]。亚甲炎发病率约占总体甲状腺疾病6%,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为一线用药,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明显抗炎止痛作用,副作用相对较少,多数患者经积极、正规治疗可痊愈,少数患者在停药或药物减量后出现复发[2]。近期多项研究证实,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的总体疗效不劣于GC。范尧夫等[3]研究共纳入5项RCT 266 例患者结果发现,GC治疗的疗程时间明显长于NSAIDs,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方面略优,GC易复发,两者均较少出现不良反应。基于此,该研究通过我中心的临床研究评价NSAIDs治疗亚甲炎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连续选择2017年03月至2018年03月入我院诊断亚甲炎患者共80例,纳入标准:1.符合亚甲炎的诊断标准;2.能根据分组要求完成研究,临床资料完善,取得知情同意权。排除标准:1.合并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肿瘤,桥本氏甲状腺炎等;2.器官移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3.合并其他需要服用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性抑制剂。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30例,年龄25~46岁,平均(34.5±7.6)岁,病程5d~1个月,平均(15.6±5.7)d;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23~48岁,平均(33.6±7.4)岁,病程7d~1.5个月,平均(17.5±6.3)d;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与对症治疗,如合理休息、加强饮食、降温、抗病毒治疗,对照组GC,强的松(国药准字H37021900,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0mg/d,两周后降低药物用量,每周降5mg。观察组采用NSAIDs,吲哚美辛(国药准字H14020771,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25mg,3次/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吸碘率、甲状腺激素(FT3、FT4和TSH)和炎症指标(CRP、ESR)水平,总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包括疼痛、退热和肿块消失,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试剂购自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均按照说明书步骤进行,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

临床效果根据WHO规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4种,其中治愈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水平,无复发和不良反应;显效为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各项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无复发和不良反应;有效为临床症状一定程度缓解,多数实验室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无复发和明显不良反应;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实验室指标多数异常,可伴复发或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d)

组别

疼痛

退热

肿块消失

对照组

3.0±0.4

2.3±0.5

3.3±0.4

观察组

3.3±0.5

2.5±0.4

3.6±0.5

t

0.526

0.427

0.369

P

0.457

0.589

0.612

2.2 两组吸碘率和甲状腺激素

两组吸碘率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吸碘率和甲状腺激素

组别

吸碘率(%)

FT3(pg/ml)

FT4(ng/dl)

TSH(uIU/m L)

对照组

2.8±0.5

10.5±0.4

36.8±3.4

0.3±0.1

观察组

2.7±0.4

10.2±0.3

35.5±3.1

0.4±0.1

t

0.065

0.123

0.245

0.098

P

0.925

0.865

0.822

0.906

2.3 两组炎症指标

两组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指标

组别

CRP(mg/d)

ESR(mm/h)

对照组

5.6±1.2

42.3±3.6

观察组

5.8±1.3

45.2±4.5

t

0.213

0.452

P

0.856

0.636

2.4 两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见表4

表4 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复发率

对照组

40

24(60.0)

10(25.0)

4(10.0)

2(5.0)

38(95.0)

7(17.5)

观察组

40

20(50.0)

12(30.0)

4(10.0)

4(10.0)

36(90.0)

1(2.5)

Z/χ2

-0.940

0.180

5.000

P

0.347

0.671

0.025

3.讨论

亚甲炎的临床表现以疼痛、恶寒发热、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为主,同时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可分为甲亢期、甲减期和恢复期,GC一直是该病的首选药物,可有效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组胺及毒性物质的形成和释放;缺点是易产生依赖性,用药疗程较长,患者多不能严格遵循药物剂量使用规定,在减量或停用后易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而且易产生激素并发症,如痤疮、感染、体重增加等。

部分研究认为,GC在缓解临床症状和降低炎症反应程度方面更优,与该研究结果不一致,考虑与患者病情程度不一和药物反应有关。两组对吸碘率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一致,认为安全性较好。两组临床效果也相当,提示NSAIDs的临床获益不劣于GC。NSAIDs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尤其是抑制炎症性疼痛效果较好。NSAIDs 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降低机体内前列腺素水平,抑制炎症组织中痛觉神经冲动。而且服药剂量不变,患者易于掌握,依从性更佳。NSAIDs 治疗亚甲炎的复发率低于GC,考虑与GC减量时更易发生病情反弹有关。两组不良反应均较低,少数可表现胃痛、失眠、血糖升高,对症处理基本可缓解。

综上所述,GC与NSAIDs治疗亚甲炎均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NSAIDs较GC可能复发率更低。NSAIDs在亚甲炎治疗中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研究不足是样本量较少,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黎克江,雷永红,刘新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效果的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1) : 65-66.

[2]丁美.亚急性甲状腺炎应用抗病毒药物与小剂量强的松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 2017,23(10):131-132.

[3]范尧夫,张会峰,胡咏新,等.糖皮质激素与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 2016,29(4):501-50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