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观察。方法此次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230例,其中细菌感染148例作为A组、非细菌感染患者82例作为B组,以免疫化学发光法来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液中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详细记录两组研究对象各项实验数据,并作对比分析,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结果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A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B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病情诊断时以血清降钙素原为观察指标的准确性高,可经此指标有效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可充分显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呼吸系统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符合标准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强的松和中药扶正解毒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强的松口服加环磷酰胺(CTX)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的各项检验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15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临床缓解7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4%。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临床缓解率高,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扶正解毒方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应用于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行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早期系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术后不良反应与患者的膝关节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治疗运用于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治疗优良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早期系统康复治疗 股骨远端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采取早期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给予早期内固定系统治疗,进一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经积极治疗,随访6个月,骨正常愈合67例(95.71%),延迟愈合或骨不连3例(4.29%)。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给予早期内固定系统治疗具备显著疗效,能够促进患者骨正常愈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 标签: 早期内固定系统 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羟氯喹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波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足月妊娠、早产及终止妊娠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为17.86%,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羟氯喹治疗效果优于泼尼松单药治疗,妊娠结局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妊娠 羟氯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和MRI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撷取的1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75例。实验组通过MRI检测,参照组通过CT检测,对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诊断情况实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3.33%、69.33%,组间比较差异突出,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采用CT、MRI均可获得一定效果,但后者的异常检出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 MRI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66例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1例在术后出现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三联免疫抑制治疗。结果所有肿瘤均发生于自体肾、输尿管和膀胱处;肿瘤出现于术后3~7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例,其余10例均为存活状态。结论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临床上多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并可以通过输尿管CT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肾移植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部收治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共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以分析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由(13.45±0.23)mm下降至(7.23±0.19)mm。而血红蛋白含量由治疗前的(54.92±3.32)g/L上升至(102.82±4.93)g/L,治疗前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含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的子宫及卵巢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旋炔诺酮宫内缓释系统 围绝经期功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及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撷取时间是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对其予以超声TI-RADS(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79.3%,阳性预测值为90.3%;超声TI-RADS的敏感度95.1%,阳性预测值为81.5%;超声弹性成像联合TI-RADS的敏感度97.6%,阳性预测值为82.4%。超声弹性成像联合TI-RADS的敏感度远比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超声TI-RADS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超声TI-RADS可用于诊断甲状腺微小癌,超声弹性成像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所以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检查措施,最大限度的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 数据系统 超声弹性成像 甲状腺微小癌(TM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循证护理)各300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各指标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可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符合适应症的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方法2017年9月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WebofScience、ClinicalTrial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收集关于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用药安全性的所有研究类型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并提取资料。所纳入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病例系列、病例报告等),分别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TREND非随机对照研究报告规范、SUMARI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85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55篇,非随机对照试验6篇,病例系列11篇,病例报告13篇。纳入13篇病例报告中,出现不良反应15例。在155篇RCT研究中,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患者共8553例,出现不良反应162例,4例发生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结局主要是对胃肠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损害程度多为轻度;不能明确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与用药剂量、方式、溶媒、联合用药的关系。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总体安全性可接受,现虽系统分析了关于舒血宁注射液安全性病例报告的直接证据,但缺少针对该药安全性的机理研究或临床观察性研究。

  • 标签: 舒血宁注射液 心血管疾病 安全性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通淋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取通淋石汤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比,配合通淋石汤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通淋石汤 冲击波碎石术 泌尿系统结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术后护理措施和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2月5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留置膀胱造瘘管和气囊尿管,进行持续膀胱冲洗,术后均采取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59例患者术后3d拔除造瘘管,术后5d拔除导尿管,患者均自排尿。术后8例出现下尿路感染症状,3例术后出现终末血尿。均经过抗炎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术后采用系统性的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学评分ISS和生理学评分APACHEⅡ对C型骨盆骨折伴多发伤患者不同预后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伤后24小时内收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急诊、ICU及骨科的Tile骨盆骨折分型中C型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预后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进行C型骨盆骨折亚型病死率比较,计算比较损伤严重评分(IS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患者预后评估及ROC曲线下面积,明确最佳诊断截点。结果共纳入48例患者,死亡7例,病死率17.07%。C3型骨盆骨折伴多发伤较C1、C2型病死率明显增加。ISS评分(p=0.005﹤0.01)与APACHEⅡ评分(p=0.02﹤0.05)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S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0.773-1.001),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571-1.011)。ISS评分24小时内41分,APACHEⅡ在26分时是区分预后严重不良的最佳诊断预测点。结论解剖学评分ISS和生理学评分APACHEⅡ对C型骨盆骨折伴多发伤患者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是临床筛选高危创伤患者并指导进行早期干预的重要标准。

  • 标签: 多发伤 骨盆骨折 ISS评分 APACHE Ⅱ评分
  • 简介:摘要呼吸机的定标误差对机械通气性能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实验的形式对定标误差进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呼吸机通气参数的相关原理进行对机械性能进行检测,对影响机械通气性能的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影响的因素分析对呼吸机系统定标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以此保障呼吸机在临床机械通气运用中更加安全和准确。

  • 标签: 呼吸机系统定标 机械通气性能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疗法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22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①手术切口疼痛时间观察组(40±15)d较对照组(60±10)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下肢麻木症状消失时间1~3d,平均(256±10)d;对照组下肢麻木症状消失时间6~10d,平均(75±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优良率为909%,对照组优良率为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临床疗效均较好,均无断钉、断棒及椎管内血肿等并发症发生。中医综合疗法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切口疼痛时间少、下肢麻木症状恢复程度较好,优良率高达909%,可更有效地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中医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常见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中毒性脑病患者划入观察组,中毒性脊髓病患者划入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均接受病因治疗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有13例出现了弥漫性脑水肿为主,8例出现全脑症状以及颅内高压,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呕吐、躁动,有3例出现精神萎靡与意识障碍,7例患者合并抽搐、双瞳缩小、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减缓以及眼球张力上升等症状,5例出现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3例出现脑疝、脑局灶性损害。对照组患者18例脊髓侧索损伤,16例表现出双侧下肢锥体束征,6例痉挛性截瘫,3例尿潴留、尿失禁。结论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治疗要从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激素治疗等方面入手,同时强化护理配合,才能挽救患者生命,减轻神经毒害。

  • 标签: 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6年05月--2017年05月间,我院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51)与常规组(n=51)。研究组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常规组采用SINO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术前比较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结果无差异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有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发现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具有良好的复位效果,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临床疗效突出。

  • 标签: 无神经损伤 胸腰椎骨折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措施对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一月至2017年6月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74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系统护理措施 高龄 髋关节置换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磨牙根管治疗过程中应用两种不同镍钛根管治疗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接受磨牙根管治疗的老年患者2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学随机数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1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登士柏protaper手用镍钛根管锉进行根管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VDWReciproc机用镍钛根管锉进行根管治疗。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磨牙根管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根管治疗操作总时间、治疗后持续用药时间、治疗后持续疼痛时间。结果治疗组老年患者磨牙根管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仅有3例出现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操作时间、用药时间、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VDWReciproc机用镍钛根管锉对老年患者实施磨牙根管治疗,不仅仅可以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还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从而保证老年患者磨牙根管治疗成功。

  • 标签: 不同镍钛根管 老年 磨牙 根管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