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4月脑病科老年住院患者200例,对其营养情况进行分析。统计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及营养治疗情况,并对其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200例患者接受调查,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50人,营养不良者91人,其中接受营养治疗患者44人。营养不良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接受营养治疗患者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有所改善,白蛋白改善不明显。结论神经系统疾病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治疗率偏低,营养治疗对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带给人民一个非常方便的环境,不用出门,不用带钱,即可获悉外界世界的一切。高效的互联网发展,走入医药行业,给患者提供便利,不再像以前拥堵,无章法,线上预约挂号,线上缴费,线上买药等等。因此本文针对网上药店的情况加以分析,主要从店铺数量,卖药品种,使用人数等方面做分析调查

  • 标签: 互联网 网上药店 实体药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的临床使用情况,为洗涤红细胞的有效合理应用提供依据,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统计常德市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中洗涤红细胞发放数据,分析2013-2017年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情况。结果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量逐年增长,2017年比2013年增长1751.5U,增长比例达142%。某三甲医院洗涤红细胞用量从2013年的1043U增长到2017年的2587.5U,增长了1544.5U,增长比例达148%。结论常德地区洗涤红细胞临床使用量增长迅速,以某三甲医院增长最明显,采供血机构可深入调查,确保临床合理有效输血。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临床使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用床头呼叫按钮细菌污染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对我院366个医用床头呼叫按钮,分为对照组(消毒前)和实验组(消毒后),按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结果对照组所有呼叫按钮全部污染,污染率达100%,培养出的菌落为15~234cfu/cm2,同时检出微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和真菌等;实验组经过75%酒精消毒后,未检出细菌,细菌污染率下降了100.0%。结论医用床头呼叫按钮污染严重,应加强日常消毒工作,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呼叫按钮 细菌污染 消毒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哈局机车乘务员健康体检的综合分析资料,能够了解铁路职工的健康状况及可以改善的方向,知道如何进一步改善或提倡健康促进活动。结果超重、血尿酸增高(高尿酸血症)、屈光不正、脂肪肝、前列腺肥大等多种疾病的异常结果比例增高。结论经过面对面问诊大部分受检职工存在长期夜班,生活不规律,没时间运动,睡眠时间短且质量较差等情况。

  • 标签: 综合分析 改善 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实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能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对6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最高,为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为31.7%。防护措施的正确实施率为破安瓿为0,二是在血液中佩戴防护镜,体液飞溅,占1.7%。双手分七步洗手,占9.7%,脱下手套后及时洗手,占12%。影响医务人员实施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感染知识的知识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防护设施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人身保护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保护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素质,促进职业感染保护的实现。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感染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7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4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乳腺炎预防护理,观察初产妇的产后乳腺炎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未见乳腺炎,对照组乳腺炎、并发症各4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炎预防护理用于初产妇的产后护理,可有效抑制乳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乳腺炎 早吮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市近年来新生儿卡介苗(BCG)接种质量和卡介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84-120天,用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皮试,72h后记录皮试结果并查看卡痕大小。结果统计分析8928例,阳转8812例,阳转率98.70%,卡痕率98.73%。结论通过监测本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和免疫效果已达较高水平。

  • 标签: 新生儿 卡介苗(BCG) 阳转率 结核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共550例实施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家长进行表格调查,包括患儿年龄、疾病、家长治疗认知、宣教告知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因素对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家长对治疗认知、护士宣教告知对治疗依从性影响较大,疾病因素对依从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在婴幼儿雾化吸入过程中进行心理疏导、行为干预以及对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婴幼儿雾化治疗的依从性,还可以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获得患儿家属的高度认可与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小儿雾化吸入 治疗依从性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心理的情况,并且观察患者具体心理状况以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且总结患者产生抑郁、焦虑心理的相关原因,总结具体的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之前的焦虑以及抑郁心理评分均要高于常模值,且患者手术之后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手术之前,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心理与多方面原因相关。结论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而言,患者术前出现焦虑以及抑郁心理较为正常,但在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缓解,医护人员需对此现象进行重点关注,并给予科学干预。

  • 标签: 妇产科 抑郁心理 焦虑心理 手术 分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科医院门诊神经症的检出率。方法连续收集了2所盘锦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病人4990人,经神经症筛查量表筛查出阳性者,同时行DSM—IV确立诊断,符合诊断者184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余作为对照。结果神经者患者检出率36.9%。其中焦虑性神经症占37.6%。抑郁性神经症31.1%;强迫性神经症17.7%;其他类型占13.5%。男性患者840例,检出率31.7%;女性患者1000例,检出率率42.7%,女性高于男性(P=0.007);神经症患者在皮肤科检出率最高,依次为内科、外科、五官科(P=0.028);神经症组中,离异丧偶者多于非神经组(P=0.002);神经症患者更加对睡眠不满意(P=0.000)、认为自身疾病重(P=0.000)、对治疗满意度差(P=0.000)。结论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的精神障碍问题严重,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综合科医院 门诊 神经症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祁阳县流动儿童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相关政策的认知、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提供借鉴经验。方法选择对象为2016年祁阳县0-14岁流动儿童数10493人,通过对流动儿童及其监管人进行现场调查,记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0493名流动儿童的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相关政策知晓率基本都低于70%,主要通过接种单位接种预约单、通知单被动给儿童接种疫苗,对免疫接种知识有主观需求为75.29%。结论祁阳县的流动儿童监管人对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低,主观需求还较低,政府及医疗机构应加大免疫工作的宣传,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好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 标签: 祁阳县 免疫接种 流动儿童 相关政策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治疗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调查患者的给药途径、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情况、受累系统与临床表现,并提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几点建议。结果64例患者中,男性22例,占比34.4%;女性42例,占比65.6%,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中,<20岁4例,占比6.3%;20~60岁50例,占比78.1%;>60岁10例,占比15.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0~60岁之间。静脉给药55例,占比85.9%;口服给药9例,占比14.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用药剂量为200mg/次共9例,占比14.1%;用药剂量为400mg/次共41例,占比64.1%;用药剂量为800mg/次共14例,占比21.9%;用药剂量400mg/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单独用药17例,占比26.6%;联合用药47例,占比7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独用药。受累系统包括皮肤(70.3%)、消化系统(12.5%)、神经系统(7.8%)、心血管系统(4.7%)、全身损害(1.6%)、泌尿系统(1.6%)、肝胆系统(1.6%)。结论左氧氟沙星临床治疗期间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严格遵循用药规则,加强药学干预,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 治疗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患者口腔发生感染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患者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研究发现,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感染2例,感染率为2.63%;其中以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最多见,占72.73%,检出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84.21%;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恶性肿瘤和吸入激素是口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安全隐患较高,因此发生感染率概率也进一步提高,以口腔黏膜假丝酵母菌感染最为常见,医护人员的针对性预防干预可以改善呼吸内科患者的症状恢复,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呼吸内科 口腔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连市部分营养门诊就诊青年人维生素D水平。方法收集我院营养门诊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就诊并首次测定25(OH)D的青年人的测定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计136人,其中男32人,女104人,维生素D缺乏、不足、充足率分别为30.63%,63.04%和6.33%,春、夏、秋、冬四季血中25(OH)D的水平分别为12.68±7.22ng/ml,16.29±9.36ng/ml,17.46±10.00ng/ml,12.96±8.46ng/ml。结论大连市营养门诊就诊青年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低,从另一侧面反应大连市居民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佳,迫切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关注。

  • 标签: 25(OH)D 青年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泌尿外科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4~5月泌尿外科出院患者手术,调查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提取病历165份,填写患者基本信息和用药情况调查表,统计分析手术切口类别分布情况及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切口分类适宜率64.22%。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66.67%,Ⅱ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76.60%。术前0.5~2h内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为13.75%;预防用药时间<24h的病历为10.00%;品种选择不适宜率100%。结论我院泌尿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不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监督管理,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医保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 标签: 泌尿外科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产妇麻醉后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术后神经受损的可能原因,为临床防治椎管内麻醉引起的神经损伤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椎管内麻醉的剖宫产手术的78例产妇,调查产妇椎管内麻醉后神经损伤发生情况,分析神经损伤相关因素。结果80例参与调查的产妇,出现神经损伤64例,占80%,其中短暂神经综合征35例,脊神经损伤15例,马尾综合征占9例,硬膜外血肿占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感组和无异感组神经损伤发生优势比为6.321,相对危险度为4.259,相对安全度为0.853,异感组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异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感和水肿程度OR值分别为14.256和0.362,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熟练椎管内麻醉技术,减少异感发生率,有利于减少产妇术后神经损伤的发生,且产妇孕期轻度水肿有保护作用。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产妇 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患者就诊流程现状,优化贴敷流程,提高贴敷效率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取196名穴位贴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开单建卡缴费、穴位贴敷排号、等待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等4个方面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调查。同时结合科室在穴位贴敷期间不同时段花费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加大技术和人员的投入和改进穴位贴敷材料和灵活调整穴位贴敷时间,病人等待时间缩短为52.7±,贴敷时间缩短为3.4±,缩短率为40.3%。结论优化穴位贴敷流程,更有利于满足门诊不断增长的肺病保健人次的需要,提高我科的优质服务水平。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 就诊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健康人群体检结果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阳性率,了解健康人群中HP的感染现状。方法对2016年度于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90名科技干部人员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分析。结果290名健康体检者中,HP感染阳性者103例,总阳性率35.5%,总阴性率64.5%,在20-29岁为18.9%,30-39岁为33.3.%,40-49岁为39.6%,50-59岁为44.4%,60-69岁为46.8%,70-79岁为52%。结论HP感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30-39岁人群的HP阳性率较20-29岁人群显著增高。HP最可能的传播途径包括胃镜检查、口口以及粪口。幽门螺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力,不仅能够经粪便、消毒不彻底的餐具传染,还可通过不干净的食物、手传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HP感染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感染HP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更应提高预防意识与临床治疗的水平,使传播途径有效及时被切断,并正确积极采取HP检测以及治疗,使人们的日常质量得到提高。此外,对于筛查并积极治疗的HP感染者,需确保做到尽早诊断,同时制定出针对性的根除方案,此举对预防胃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可见,对健康体检人群实施HP检测,重点对HP感染者行早期诊疗,做好健康维护管理十分必要。呼气试验属于有效快捷、无创简单的特点,对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时应用13C与14C呼气试验能够将潜在疾病尽早发现出,进而为临床提供可靠有利的证据。同时应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嘱咐患者做好个人卫生管理。通过持续不断的宣教,将相关卫生知识全面普及,以及增强人们对HP感染危害的了解,使公共卫生水平得到提高,提高饮食卫生意识,改变不良用餐习惯等,将感染传播途径由根源切断,方可使感染率显著降低。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感染 14C尿素呼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