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病患术后的临床护理康复指导。方法选择我院骨科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64例术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术后针对性护理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采取术后临床护理康复指导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备临床统计意义。结论实施临床护理康复指导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PCR血清学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治工作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680例疑似EB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PCR检测技术的诊断过程设定为Ⅰ组,应用血清学检测技术的诊断过程设定为Ⅱ组,对比两组患者的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率。结果综合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疑似病例中共有566例被确诊为儿童EB病毒(EBV)感染;Ⅰ组(全血EBV-DNA)的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率达到85.68%(485/566),远高于Ⅱ组的43.64%(347/56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R(全血EBV-DNA)检测技术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PCR 血清学检测 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脐动脉血气及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窒息诊治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0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研究组,根据Apgar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窒息组40例,重度窒息组40例,选取同期4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脐动脉血气及血清心肌酶谱。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脐动脉血气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心肌酶谱的检测可作为批判新生儿缺氧窒息程度及脏器损伤的一项客观指标,具有作为患儿预后的早期标志物的潜在。

  • 标签: 脐动脉血气分析 心肌酶谱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行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50例,设置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前来我院体检的50名人群,设置为参照组。对100名进行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分析临床测定后的各项指标。得出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指标为(0.93±0.11)g/L、(9.7±2.2)%、(8.8±2.3)mmol/L以及(12.3±1.9)mmol/L;参照组的上述指标为(1.55±0.47)g/L、(5.0±0.2)%、(5.0±0.2)mmol/L以及(4.5±1.2)mmol/L,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通过血清C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能够有效对糖尿病病症进行诊断,降低临床漏诊率。

  • 标签: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确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剖宫产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泌乳开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不仅可以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提高满意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护理 循证护理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临产妇,按照随机抽样法将临产妇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疏导组。常规组行常规临产护理;心理疏导组强化心理护理的应用。评价(1)临产妇顺产率、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2)干预前后SAS评分、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3)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1)心理疏导组临产妇临产妇顺产率显著比常规组高,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较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心理疏导组干预后SAS评分明显较低,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显著比常规组短,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心理疏导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比常规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产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重大,有利于缓解临产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临产妇 心理护理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式运送住院患者检查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选择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医技检查需要运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的方法为阶梯式运送,根据住院患者检查需求的轻重缓急和门诊医技检查部门的忙闲程度分派不同的运输人力资源对患者接出和送回,而对照组则沿袭传统的随机接送的方式进行运送,相同检查在等候患者时间,等候检查时间,等候电梯时间,患者等候时间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在运送相同检查患者情况下,观察组患者等候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住院患者检查进行阶梯式运送,缩短运送过程中各环节的的等候时间,减少患者漏接现象,规范运输患者,提高运送效率,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 标签: 阶梯式运送 住院患者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检测对于临床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接收的70例乳腺癌患者归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归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免疫指标的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究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细胞含量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从而准确的评价和介入治疗,对于临床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免疫指标检测 结果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阿司匹林所致胃肠粘膜损伤的干预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就诊的100例阿司匹林用药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组1和组2。组1用药期间行常规护理;组2行预防性护理。比较(1)用药护理满意度;(2)胃肠粘膜损伤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病人生理、情感等生活质量因子的差异。结果(1)组2对比组1用药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2)组2对比组1胃肠粘膜损伤发生率更低,P<0.05;(3)干预前两组生理、情感等生活质量因子相似,P>0.05;干预后组2对比组1生理、情感等生活质量因子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用药过程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可确保用药安全,减少胃肠粘膜损伤发生,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阿司匹林 胃肠粘膜损伤 干预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重症肝炎患者感染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3例已确诊感染的重症肝炎患者(感染组),60例非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对照组),在确诊感染的第一天,两组患者抽静脉血做血培养,同时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色谱法检测血清PCT浓度。以PCT≥0.5ng/ml为阳性诊断标准,对感染组PCT阳性的患者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一周后检测血清PCT浓度。结果感染组57例患者PCT≥0.5ng/ml,6例<0.5ng/ml,而对照组仅1例患者PCT≥0.5ng/ml,59例正常,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灵敏度为90.5%,特异性为97.5%。57例PCT阳性患者抗生素治疗后53例PCT<0.5ng/ml。结论血清PCT检测较血培养法快速、灵敏,对重症肝炎患者感染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抗生素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感染 重症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排除持续性房颤外的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特点,分析何种因素造成RR间期的方法,以便提升判定动态心电图长RR期间的诊断正确性。方法依照因素各异呈现的长RR间期不同的特点,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期间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的68例患者使用≥2000ms默认指标及<2000ms人工指标时心电图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6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有50例患者因器质性心脏病变引起长RR间期,另外老年患者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窦性心动过缓都会造成长RR间期。68例患者分析长RR期间过程中使用默认指标患者47例,占69.1%,而剩余21例患者使用人工指标,占30.9%。结论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过程中不论是使用默认还是人工指标,都需要依照不用疾病原因或者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判定,保证诊断准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临床意义 正确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意义及假阳性的排除。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7年12月我科临床拟诊为肠套叠的128例患儿行超声检查,并对病人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手术证实的89例或经空气灌肠复位的肠套叠病人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结论在小儿肠套叠诊断过程中,超声诊断应用价值较高,放射科诊断比较更为安全,但由于声像表现的相似性有时产生误诊,为了降低误诊率,必须总结经验及规范操作。

  • 标签: 超声诊断 肠套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疼痛观察中建立疼痛护理单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针对疼痛患者,为其构建疼痛护理单一份,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患者遵医嘱用药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有效处理爆发痛患者,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随时评估,4分以下患者每日进行2次评估。结果经过疼痛护理单的建立,护理人员可清楚掌握服用止痛剂患者的情况,及时关注服用情况,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结论在疼痛观察中建立疼痛护理单具有明显的疼痛护理效果和临床意义

  • 标签: 疼痛护理单 疼痛观察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层医院在提高护理服务管理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实际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内我院护理人员60例为研究对象,按质量管理模式差异分为2照,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比分析管理实施前后我院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管理模式后观察组就医环境(75.55±5.22)分,基础护理(76.22±5.55)分,专业技能(83.11±5.36)分,服务态度(83.36±5.23)分;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对照组80.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层医院在提高护理服务管理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理服务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肿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表现。结果滤泡状腺瘤、胚胎型腺瘤、甲状腺癌的收缩期峰值速度、阻力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舒张末期速度无显著性差异。滤泡状腺瘤、胚胎型腺瘤、甲状腺癌常规病理诊断和彩超诊断的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准确度较高,对患者也不会造成额外的创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甲状腺肿瘤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科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及意义加以分析,进而为临床上骨科病人的康复护理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方法对148例骨科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采取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情况做统计分析,总结护理过程的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结果在148例骨科患者的康复过程中,145例收效良好,患者满意率为98%。结论骨科护理人员素质高、护理措施得当,方法到位,心理护理和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护理同时进行,对骨科患者的手术成功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康复护理 骨科手术 护理措施的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孕产妇系统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就诊建卡实施孕产妇系统管理的136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62例未建卡的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母儿预后。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褥感染率、产妇死亡率、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层育龄妇女中加强孕产期系统管理工作,能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得到处理,降低剖宫产率,有效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 标签: 基层医院 孕产妇系统管理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检验心肌酶谱阳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急诊科采样进行心肌酶谱检测10987例次。回顾性分析,将心肌酶谱检验结果阳性者纳入阳性组,余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阳性2586例、阴性8401例。冠脉综合征OR=11.55,95%CI(1.8612~68.237)、慢性心力衰竭OR=1.765,95%CI(1.975~2.476)、水电解质紊乱OR=1.307,95%CI(1.486~3.576)、呼吸困难OR=1.196,95%CI(1.259~2.421)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诊检验心肌酶谱检测可作为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但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干扰因素。

  • 标签: 心肌酶谱 急诊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很多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从温饱转为小康,在享受富裕生活的时候,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忧虑也正在出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需要面对的健康问题。我国城乡居民的患病率以及患病的人数还有患病规模都在逐渐的增长,为就诊以及没有接受治疗的比例还有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疾病的模式正从感染性疾病转为生活性的慢性疾病的转变。疾病的普及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对临床诊疗方式的重大变革起到了带动的作用,目前科学技术逐渐的发展,获得了很多成功,可是就算再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是不能代替对疾病的预防。本文主要针对健康体检的意义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 标签: 健康体检 意义 保健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