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的实施方法及影响,为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我科实施全面的优质护理管理,改变以往的派班模式,同时量化绩效考核,比较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前56例患者中满意16人,基本满意25人,不满意15例,满意率为41/56(73.21%)。优质护理后56例患者中满意30人,基本满意26人,不满意0人,满意率为56/56,(100%),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优质护理前(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优质护理管理可明显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护理服务内涵得以提升,并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应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管理 实施方法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有不当之处,二是情绪不稳定,对孩子管教采取粗暴的方式;三是离异的父母对孩子的亲情有缺失;四是离异家庭的父母有时会期望过高;五是离异家庭对子女今后的婚姻质量产生影响。基于儿童心理影响,我们提出了对离异家庭的父母的忠告,建议不要把离婚的责任全部推给对方,抱怨都是对方的错;要学会改善婚姻质量,避免不必要的离婚。

  • 标签: 离异家庭 子女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加以分析,并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就诊的130例患者,经过授意,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专业的血液生化分析仪来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需要检测患者方面的内容有GLU(血清葡萄糖)、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CREA(肌酐)、以及BUN(尿素氨)和TBIL(总胆红素)、CK(心肌酶)、LDH(乳酸脱氢酶)、K+离子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有效记录和统计,对溶血前和溶血后的数据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患者受检数据中的CREA(肌酐)、GLU(血清葡萄糖)溶血后通常会降低,两种数据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相应的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以及AST(谷草转氨酶)等方面的数据,在开展溶血活动后,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检人员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溶血分析对于整体检验结果来说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应针对血样溶血情况做好相应的生化检测工作,对于溶血样本的结果要加以纠正以及严重溶血的样本要重新采血。这对患者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溶血影响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烧伤康复期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科室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8例烧伤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QOL测定量表测量评定。结果烧伤面积<50%患者,QOL各项评分优于≥50%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患者,QOL各项评分优于未接受康复治疗患者;有配偶烧伤患者,QOL各项评分优于无配有患者。各项目比较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烧伤面积、婚姻及康复治疗与QOL评分有相关性。结论烧伤患者康复期,康复治疗、烧伤面积、婚姻情况等,都会对患者生存质量形成较大影响,应在烧伤康复期进行有效控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烧伤康复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肺癌患者,讨论实施心理干预对患者情绪的影响,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3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这些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躯体化评分为1.8±0.5分;强迫症状评分为1.8±0.6分;人际关系评分为1.8±0.5分,抑郁评分为2.2±0.5分,焦虑评分为2.3±0.7分。观察组患者躯体化评分为1.4±0.3分;强迫症状评分为1.4±0.4分;人际关系评分为1.5±0.3分,抑郁评分为1.7±0.3分,焦虑评分为1.7±0.4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十分明显。结论肺癌患者的情绪波动较大,多数患者偏向于悲观情绪。通过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以医生的权威视角来劝导,可以让肺癌患者的心理情绪趋向于稳定,病情较轻患者在心理情绪上则偏向于积极,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及身体康复,都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心理干预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肺癌 情绪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焦虑状态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近2年内收治的8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并根据其是否存在焦虑状态分为两组。HAMA评分≥14分者为焦虑,视为对照组;HAMA评分<14分者为不焦虑,归入观察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术后2个月干眼症的症状评分以及BUT、SIt和FL评分等客观指标的结果。结果①术前两组患者的OS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均有明显提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手术前后和术后组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UT、SIt和F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前的焦虑状态会对术后的干眼症的临床症状产生较大的影响

  • 标签: 焦虑 白内障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心率、心率变化对64排CT冠脉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90例64排CT扫描冠脉造影的患者,分别选择冠状动脉各主干最佳重建时相,评估冠脉各节段的图像质量。计算患者平均心率和扫描过程中心率变化。采用SAS相关检验平均心率、心率变化与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90例患者心率波动>10bpm组冠脉显示比例明显低于心率波动≤l0bpm组,按冠脉节段显示比例≥80%作为满意的标准,随心率的增快,图像质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心率大于70bpm的病人,冠脉的显示达不到临床要求,因此要取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心率最好控制在70bpm以下。

  • 标签: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在临床治疗心衰合并抑郁患者中施行叙事治疗干预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120例心衰合并抑郁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n=60)施行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法,治疗组(n=60)施行叙事治疗干预法。将2组的SDS评分、SAS评分、症状恢复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住院时长、气喘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心律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得到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心衰合并抑郁患者中施行叙事治疗干预,疗效更为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恢复快,医疗价值高。

  • 标签: 心衰 抑郁 叙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研究肥胖哮喘的动物模型的发病情况与介质变化,探究哮喘发病中肥胖起的作用。方法随机将30只雄性大鼠分成A组(即“肥胖哮喘组”)、B组(即“哮喘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10只。A组大鼠用高脂饲料进行喂养,B、C组则用普通饲料进行喂养。A组大鼠和B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两周后进行雾化吸入OVA,构建哮喘模型。用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并用免疫组化的检测方法测定肺组织中的TNF-α水平,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8水平。结果与B、C两组相比,A组大鼠的气道壁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度较高,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24%±4%)明显比B组(14%±5%)和C组(8%±3%)高(P<0.05),IL-8水平[33.15±7.02)ng/L-1)]比B组[(23.82±2.34ng/L-1)]与C组[(16.78±4.19)ng/L-1]高(P<0.05)。结论肥胖能够影响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和部分哮喘因子含量。

  • 标签: 肥胖 哮喘 TNF-&alpha 水平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点评管理模式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480份处方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实施传统处方管理模式下开出的220份归入对照组,将实施处方点评管理模式下开出的260份归入观察组。统计两组处方中的不合理情况,并分析其不合理原因。结果观察组处方中总计发现8份不合理用药,对照组处方中总计发现24份不合理用药情况,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可见,内容不全、诊断书写不规范、药物规格不规范、药物种类不适宜、未选择基本药物、联合用药不当是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结论实施处方点评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避免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

  • 标签: 处方点评 临床合理用药 联合用药 处方管理
  • 简介:近年来,青少年抑郁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青少年自我发展受到较大影响影响青少年抑郁的因素较多,其中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较大。本文将对父母心理控制在青少年抑郁中如何起作用的进行探讨,指出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抑郁的影响。希望能够引起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更加健康的环境。父母心理控制主要是孩子的父母通过某些行为对孩子的思想和心理世界进行干预的行为。主要特点是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操控使孩子出现焦虑、内疚感等情况。该行为对孩子自我安全感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消极的作用,损害了孩子的心理功能。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父母心理控制;青少年;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93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46)和B组(47例),跟踪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分析两组血压控制效果。结果A组和B组血压控制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护理,有利于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良好。

  • 标签: 心理干预 高血压 血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1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占65.17%,胎盘因素占21.43%,软产道损伤占12.501%,凝血功能障碍占0.89%。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流引产史。结论产后出血是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高危因素
  • 简介:(江苏省赣榆县妇幼保健所江苏赣榆222100)摘要产后抑郁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原因是由多因素所决定的。人格特征是其发生的基础;内分泌改变、心理退化现象分别是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负性心理、社会环境分别是其的危险因素和促发因素。为了降低其发生率,针对其诱发因素,积极采取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干预措施,能够较好地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影响因素 预防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46-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勤疗养官兵的睡眠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来院疗养的564例特勤官兵,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知觉压力量表(Theperceivedstressscale,PSS-10),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特勤疗养官兵PSQI总分为(6.39±3.42)分,大于7分的官兵有29.8%;除日间功能因子分之外,其它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1)。年龄、军龄与PSQI总分及多数因子分相关显著;文化程度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相关显著,职别与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相关显著(P<0.01);婚姻、独生子女与PSQI各项因子相关不显著(P>0.05)。EPQ的P分、N分、L分、PSS-10总分、NC、SCL-90总分与PSQI总分及多数因子分与相关显著(P<0.05,P<0.01),EPQ的E分、PC与PSQI各项因子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特勤疗养官兵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与年龄、军龄、文化程度、职别、个性、知觉压力、消极应对方式、身心健康相关。因此,在疗养期间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

  • 标签: 特勤疗养 睡眠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舒适护理技术对烧伤患者植皮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拟行游离皮片移植术的40例患者,全部入选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结果干预组术后第1天、2天、3天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烧伤植皮手术后的患者使用舒适护理技术进行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取得更佳的护理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烧伤 植皮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某院普外科护理工作者进行随机选取30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培训前后的护理不安全事件进行对照和比较,对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和对策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培训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培训前,患者满意度为(98.4±1.21)分,比护理前的患者满意度(94.12±1.56)分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对影响普外科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预,可以使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对有效的对策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弱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120例小儿弱视患者,利用随机数字法将这120例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人,观察组60人,针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在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有效率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弱视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小儿弱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有效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弱视 治疗效果 临床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行为相关危险因素对小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引起小儿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传统的护理工作程序是造成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护士操作的规范性、各种侵入性操作、消毒隔离等问题都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护理工作关系密切,增强感染控制的意识,严格感染管理,可使感染率控制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医院感染 儿科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