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义齿压痛的解决方法。方法运用软衬材料衬垫义齿组织面。结果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活动义齿的压痛。结论加聚硅橡胶软衬材料衬垫活动义齿的组织面是解决活动义齿压痛的快捷有效的方法。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磁性材料,其可以实现一种非凡的自我调节的加热效应,从而为科学家们开发新型的高温癌症热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应用物理快报》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的不规则结构和复杂的组成限制了抗肿瘤药物的吸收和发挥,同时,现在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都是小分子药物,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最近十几二十年里,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以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这两方面。本文就其近几年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材料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制作扼要综述。

  • 标签: 小分子 抗肿瘤药物材料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印模材料是用于记录或重现口腔软硬组织外形和空间关系时的材料。藻酸盐印模材料因其亲水性强,易于调拌,细节再现性良好,与模型材料配伍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从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有关藻酸盐印模材料的性能及材料改性等发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口腔印模材料 藻酸盐 性能 改性 循环利用
  • 简介:摘要目前,纳米药物载体认为是很有潜力的药物传递体系,可为抗肿瘤药物治疗提供具有靶向功能的药物。本文着重从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在肿瘤治疗的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剖析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 纳米技术 载体材料 靶向 缓释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科技产品与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中。其中氧化锆陶瓷是一种口腔全瓷性的修复材料。其相对于其他的修复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抗弯曲强度以及色泽等多方面的优势。本文从介绍氧化锆以氧化锆作为牙科材料的特点性能入手,具体分析氧化锆陶瓷的临床应用,以期提高口腔修复材料养护高陶瓷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效果与水平。

  • 标签: 氧化锆 口腔修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口腔修复中不同材料的摩擦性能。方法我院收治并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114例,共135颗牙,按修复牙齿数目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金属组38例45颗牙,树脂组40例45颗牙,陶瓷组36例45颗牙。三组患者分别使用钴铬合金、合成树脂以及陶瓷材料对患者牙进行修复。结果陶瓷组患者的牙齿的破裂例数明显多于金属组和树脂组(P<0.05);树脂组患者的牙齿松动脱落例数明显多于金属组和陶瓷组(P<0.05);金属组患者发生牙龈出血及牙周炎等情况的例数明显多于树脂组和陶瓷组(P<0.05)。三组患者的牙齿畸形以及牙根裂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修复材料的摩擦性能最佳,陶瓷材料的摩擦性能也较佳,合成树脂的摩擦性能相对较差,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修复材料,同时,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新的修复材料

  • 标签: 口腔修复 不同材料 摩擦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逆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及巢式PCR进行比较,最后确定哪一种方法的监测灵敏度更高。方法在肠道病毒的VP1-VP3区内设计EV71以及肠道病毒柯萨奇A16(CAV16)的引物,进而通过RT-PCR以及巢式PCR的监测方法对这些病毒的基因进行监测。结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对两种病毒的检测分别是EV71为79例(38.9%),CAV16为48例(23.6%);巢式PCR监测方法是EV71为145例(71.5%),CAV16为59例(29.1%)。结论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泌尿系统的微生物,分析其病原菌检验结果。方法选择7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和微生物检验,以对其病原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的培养的125株菌株中,革兰阴性菌为72株,占59.6%,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为30株,占24.1%,主要为鸟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假丝酵母菌23株,占17.0%,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对于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以及舒巴坦具有较高敏感性,鸟肠球菌对于舒巴坦、亚胺培南、阿莫西林以及头孢他啶具有较高敏感性,白假丝酵母菌则是对于呋喃妥因、利奈唑胺、青霉素G、替考拉宁、头孢呋辛以及万古霉素具有较高敏感性。其中革兰阴性菌产ESBLs的检测结果显著,肺炎克雷伯菌属具有较高检出率,达60.0%。结论泌尿系统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结果显示,其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在对其进行抗菌药物使用中,可以依照其微生物检验病原菌结果进行,从而提高其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 标签: 泌尿系统 微生物检验 病原菌
  • 简介:摘要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发病最广泛、种类最多的疾病之一,病情可轻可重,大大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随着新型微生物的出现,以及已知的微生物的不断变异,寻找新型的快速、便捷、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是临床检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课题。现有的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方法也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多方面的技术。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临床资料,对微生物快速检验的技术作一综述。

  • 标签: 微生物快速检验 临床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生物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收诊的54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有27例,其中,对照组,疝环充填式修补治疗,治疗组,行生物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第一,比较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统计并发症,治疗组发生率为3.7%(1/27),对照组为18.5%(5/27),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不仅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标签: 生物补片 无张力疝修补术 疗效分析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刘浥研究组科研人员揭示了胰岛素调控肝脏生物钟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通讯》上。专家认为,该研究不仅揭示了作为一种重要的进食信号,胰岛素调节肝脏生物钟的机理,而且也为了解不规律饮食与生物钟紊乱及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在临床医学中,生物化学检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使生物化学检验更符合现代医学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所需人才,生物化学检验教学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教师参与临床实践,以收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向学生进行临床案例分析,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 标签: 生物化学检验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教学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30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检验,采用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生物检验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同程度感染率,有效控制感染,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诊断结果进行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微生物检验,并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感染情况进行及时再检测和控制。比较两组感染情况和程度。结果观察组有感染患者3例,未感染患者37例,其感染率为7.5%,其中有1例为轻度感染,2例为中度感染,无重度感染患者;对照组有感染患者10例,未感染患者30例,其感染率为25.0%,其中有3例轻度感染,3例中度感染,4例重度感染。可见,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用于感染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病原体诊断准确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程度,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可提高感染控制效果,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开胸顺气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进行计数方法验证,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控制菌方法验证。结果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进行细菌菌数检查,可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可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的控制菌检查。

  • 标签: 开胸顺气丸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可吸收防粘连液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取50只昆明小鼠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汇编》对其生物安全性评价,分别进行热原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遗传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植入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结果发现该材料无致热性,细胞毒性1级,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迟发型超敏反应,无遗传毒性,样品溶血率为3.2%,皮下植入后局部无异常生物学反应;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中显示试验组碱性磷酸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钾和均低于对照组,肝脏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常规检查和体质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可吸收防粘连液生物安全性高,但是应用时需要定时检测肝功能,并及时进行保肝护肝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重视内部和外部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设置问题难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利用迁移规律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色彩调动学习兴趣;适时复习,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心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对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心理学 生物教学 动机 迁移 色彩 复习
  • 简介:摘要结合医学院本科生物化学课程的具体情况,根据一部分本科生关于生物化学课的调查问卷反馈结果做出分析,初步探讨适合目前环境下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兴趣的一些建议,探索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学习生化课程的积极性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医学生物化学 调查问卷 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