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复杂创面修复中游离股外侧皮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 2014 年 1月至 2019年 12 月收治 3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取游离股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 100.0%。术后 2例患者皮瓣边缘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后 3d、 5d治愈; 2例患者术后第 2d发生动脉危象,及时进行手术探查患者吻合血管以及重建该处血管血液循环后皮瓣成活。 30例患者经术后随访 6个月调查显示,患者皮瓣色泽恢复正常且外观良好,均未发生破溃现象。结论:采用游离股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复杂创面的手术成功率高且疗效明确,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四肢复杂创面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手术修复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院急救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本 院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 200 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抢救成功与否进行分组,将抢救成功者纳入实验组( n=168 );将抢救失败者纳入对照组( n=32 )。对两组患者的全部资料进行对比,以此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急救成功率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经对两组患者的个人因素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对患者院抢救成功率无影响;性别对患者的院抢救 成功率无影响;病程对患者的院抢救陈功率无影响;心功能分级≥ 2 级院抢救成功率更低; LVEF 在 30-50 者抢救成功率更低;合并胸腔积液、肺水肿时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更低; NT 、 BIM 分级会影响患者的院抢救成功率、此前基础药物的应用对患者的院抢救成功率无明显影响。经对两组患者的非个人因素对患者院抢救成功率的分析对比,抢救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抢救时间、抢救方法等均会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抢救成功率( P < 0.05 )。 结论 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院抢救成功率的因素较多、需加强对可控因素的进一步控制,以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患者 急救 相关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馈控制应用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病人躁动护理中所取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8年 1 月 ~2019年 1 月在麻醉恢复室进行恢复的全身麻醉患者 78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9例,观察组应用馈控制,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躁动发生率和因躁动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期间躁动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 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的躁动护理中应用馈控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躁动症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在麻醉恢复期的安全,值得应用。

  • 标签: 前馈控制 全身麻醉 躁动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院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方法:将本院急诊科2018年5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8例院急救护理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参照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研究组(64例),对照组所给予的为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所给予的为安全隐患防范管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予以比较的为出车时间、呼救至院内治疗时间,其中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且在抢救成功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明确院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强化和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可保证快速、高效的完成院急救,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院前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40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院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情况、抢救效率、纠纷事件、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成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静脉用药所用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语言等4方面的总占比为10.00%,对照组为4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流程、专项护理、有效沟通、护理环境、情绪疏导5项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急救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效率以及成功率,减少了纠纷事件的产生,整体护理质量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常规护理 抢救情况 抢救效率 纠纷事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将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 月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幼儿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40例),将实施肢体语言沟通的设定为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两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并强化治疗效果。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护理 小儿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实施院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 120例 2018.1~2019.12本院急救中心接收的 AMI患者进行研究,自 2019年 1月开始实施院急救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管理,比较实施( 2018.1~2018.12)的 60例患者及实施后( 2019.1~2019.12)的 60例患者的急救及转运效果。结果 实施后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分别为 96.67%、 100%,高于实施 88.33%、 91.67%,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 AMI患者实施院急救护理、转运改良流程能够快速抢救患者生命,大大减低死亡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转运改良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阴道镜联合 LEEP治疗宫颈癌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龙华市妇幼保健院 2016-03-2019-03收治的宫颈癌病变患者 84例,按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2例。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治疗,观察组采用阴道镜联合 LEE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阴道分泌物排出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 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阴道流出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 LEEP治疗宫颈癌病变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出血少。

  • 标签: 阴道镜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癌前病变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首诊负责制在院急救“无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乌鲁木齐市急救中心受理的672例无主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行首诊负责制后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治疗率送达医院率及社会满意度均较运用前有所提高。结论  首诊负责制在院急救“无主”患者中的应用中,有利于“无主”患者的及时诊治,有利于提高院急救的社会效益,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首诊负责制  院前急救 “无主”患者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病程长短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9月 至2020年6月于潍坊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关节镜下诊断为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108例,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慢性期组进行软骨损伤程度及部位记录,分析各组与软骨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软骨损伤程度与病程长短有相关性(χ2=10.8,P

  • 标签: [] 前交叉韧带 软骨损伤 关节镜,损伤部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种内镜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9-2022.3武安市中医院门诊及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人群进行胃镜检查发现的胃可疑黏膜病变23例,利用普通白光(White light endoscopy,WLE)、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放大色素内镜(喷洒0.2%靛胭脂)进行观察,并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最终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结果 23例疑似早期胃癌患者中,WLE和ME-NBI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51.06%、82.35%、54.43%及91.48%、76.47%、89.87%,ME-NBI诊断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WLE(χ =56.28、49.39,P<0.05),特异度无明显差异(χ =0.18,P>0.05)。放大色素内镜和ME-NBI诊断早期胃癌及癌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5.45%、91.18%、92.86%和91.48%、76.47%、89.87%,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Kappa值分别为0.853、0.764,2种诊断方式诊断早期胃癌及癌病变的AUC分别为0.933、0.882(P<0.05)。结论 相较于WLE,ME-NBI对早期胃癌及癌病变和放大色素内镜的诊断效果更好;ME-NBI对早期胃癌及癌病变诊断比WLE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放大色素内镜和ME-NBI对早期胃癌及癌病变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放大色素内镜和ME-NBI均适用于早期胃癌及癌病变的诊断,2种诊断方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放大色素内镜的诊断效能更高,更适合精查早期胃癌及癌病变。

  • 标签: 内镜技术 窄带成像技术 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认知语言训练与康复治疗联合应用在改善发育迟滞患儿病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抽签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4例发育迟滞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对常规组实施康复治疗,对研究组实施早期认知语言训练联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智能发育情况和社会适应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智能发育评分、社会适应能力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的上述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早期认知语言训练 康复治疗 发育迟滞 智能发育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在院急救创伤性休克中对比分析应用不同补液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院急救创伤性休克患者,共9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足量快速补液模式,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死亡率、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补液量少、血压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急救创伤性休克患者时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死亡率、补液量少、并发症少、血压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补液方法 院前急救 创伤性休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子宫壁切除及修补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应用。方法 累计在 2017年 2月到 2019年 12月间抽取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产妇 50例,依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入院较早的 25例产妇被划分为对照组并接受常规治疗,较晚入院的 25例产妇则接受子宫壁切除及修补术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内产妇完成手术所需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少( P<0.05),组内需子宫切除和出现并发症的产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子宫壁切除联合修补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手术效果,需要完全切除子宫的产妇及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产妇也明显减少,进一步验证了其安全性,综合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子宫前壁切除 修补术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急诊护理中的救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中正在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院前个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院常规化护理,两组人数各40人。在护理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抢救效果显著性,患者的满意程度,与急救成功率的高低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抢救效果显著,研究者的患者满意程度较高,并且研究组的急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满意度,抢救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非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改良冠状动脉内低温干预的临床效果,提高当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8年1月起到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肺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8名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将其分为人数相等的对照组和低温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进行冠状动脉内低温干预,使得手术过程中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降低,相关数据差异较为显著。结论:在急性非壁心肌梗死患者中通过应用改良冠状动脉内低温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临床的治疗效率,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非前壁心肌梗死 改良冠状动脉内低温 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