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深圳市宝安区0~3月龄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早期筛查及干预对策,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随机获取研究样本,对 2021年9月-2022年8月在我院生长发育科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的 826例0~3月龄健康婴儿做 DDH 的筛查,并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4例(24.7%)婴儿存在 DDH 阳性体征,其中男婴 73例,所占比例为 35.78%,女婴 131例,所占比例为 64.22%。337例男婴 DDH 阳性体征率为 21.66%,489例女婴DDH 阳性体征率为 26.79%。在73例阳性体征男婴中,DDH 例数为 2 例,异常率为 2.74%,其中1例为髋关节不稳定,1 例为髋关节发育不良;在131例阳性体征女婴中,DDH 例数为 14 例,异常率为 10.69%,其中 8 例为髋关节不稳定,5例为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为髋关节半脱位,两组均未检出髋关节全脱位病例。女婴的 DDH 检出率高于男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发育科医生在健康检查时进行 DDH 早期筛查是可行的,能够提高 DDH 检出率,为患儿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婴儿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过程中,分析 FLT3 、 NPM1 基因检测意义 及患者预后分析。 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 1 9 年 12 月接诊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 59 例为临床观察对象, 59 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同一时期接诊的 59 例良性血液病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 结果: 观察组患者 FLT3 、 NPM1 基因突变问题的发生概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双基因突变的患者的康复质量要远低于发生单一类型基因突变患者的康复质量。 结论: FLT3 、 NPM1 基因 突变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发病密切相关,与此同时,基因突变情况会直接影响后期的康复效果。

  • 标签: FLT3 NPM1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检测意义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啶调控PI3K(血清磷脂酰肌醇-3-羟基酶)/AKT(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间收治的行全麻手术老年患者中,随机抽选9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全身麻醉诱导开始10min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8ug/kg,之后以0.2-0.5ug·kg ·h 维持泵注,对照组给予静脉泵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丙泊酚、瑞芬太尼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语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术后6h、术后1d、术后3d上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麻术重,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啶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盐酸右美托咪啶 PI3K/AKT信号通路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碳酸钙D3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 年 7 月—2020 年6 月就诊赣州市人民医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碳酸钙D3治疗,实验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碳酸钙D3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L1~4)、股骨大粗隆、右侧股骨颈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血Hcy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水平以及骨代谢指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实验组骨密度水平以及骨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 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碳酸钙D3治疗,较马来酸依那普利+碳酸钙D3治疗,其骨代谢及骨密度改善更明显。

  • 标签: H型高血压 骨质疏松症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骨密度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碳酸钙D3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 年 7 月—2020 年6 月就诊赣州市人民医院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碳酸钙D3治疗,实验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碳酸钙D3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L1~4)、股骨大粗隆、右侧股骨颈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血Hcy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水平以及骨代谢指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后实验组骨密度水平以及骨代谢指标高于对照组, 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碳酸钙D3治疗,较马来酸依那普利+碳酸钙D3治疗,其骨代谢及骨密度改善更明显。

  • 标签: H型高血压 骨质疏松症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骨密度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金扶宁联合藻酸盐敷料与透明敷料在3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创伤急救中心就诊的60例3期及3期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藻酸盐敷料与透明敷料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金扶宁联合藻酸盐敷料与透明敷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WHOQOL-10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采用金扶宁联合藻酸盐敷料与透明敷料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加速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金扶宁 藻酸盐敷料 透明敷料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以L5S1椎间盘突出为主的侧椎管型“腰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收集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以手牵腰椎拔伸法治疗,隔天一次,每周三次,1-3min/ 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以骨盆牵引法治疗每日一次,每次5-10公斤力,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根据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治愈率为52.3%,对照组治愈率为41.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以“手牵腰椎拔伸法”治疗以L5S1椎间盘突出为主的侧椎管型“腰突症”的疗效优于以牵引组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腰椎拔伸手法 腰突症 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 3D 打印技术的研究生《中医骨伤科学》案例式教学案例库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研究生相关知识的作用。 方法:从我校选取 2020 年 2 月到 2020 年 6 月期间以中医骨伤专业研究生 82 人为调研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人。对照组接受一般教学方式,观察组采取基于 3D 打印技术的案例式教学案例库方式,对比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教学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基于 3D 打印技术的案例式教学案例库效果明显,有助于研究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骨折脱位诊疗知识,适用于临床教学推广。

  • 标签: 教学方式 对照观察 应用效果 骨折脱位复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结合碳酸钙D3治疗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96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使用碳酸钙D3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唑来膦酸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代谢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骨代谢情况及疼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结合碳酸钙D3治疗作用积极,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骨代谢情况及疼痛情况,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唑来膦酸 碳酸钙D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结合碳酸钙D3治疗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96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使用碳酸钙D3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唑来膦酸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代谢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骨代谢情况及疼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结合碳酸钙D3治疗作用积极,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骨代谢情况及疼痛情况,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唑来膦酸 碳酸钙D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韦达普钙口服液和韦达普维生素D3滴剂联合服用促进儿童身高发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地区三甲医院2022年2月至4月于医院就诊的学龄前(1~6)儿童为研究对象120例,随机分为韦达普钙+维生素D3组、韦达普钙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与相应的安慰剂;韦达普钙组给与韦达普钙口服液;韦达普钙+维生素D3组给与韦达普钙口服液+韦达普维生素D3滴剂。均持续服用3个月。比较各组儿童父母的年龄、身高及儿童身高,每隔1个月对各组儿童进行一次膳食调查和身高测量,并分别于研究前、后测量一次骨龄,计算骨龄增长值。结果:各组的父母年龄、身高和儿童年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儿童在第1、2、3个月末的蛋白质摄入和总能量摄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月末时,韦达普钙+维生素D3组儿童身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韦达普钙口服液 韦达普维生素D3滴剂 学龄前儿童 身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放射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和医学影像技术图像质量的因素。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了3180次X线检查、2213次CT检查、5120DR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了影响图像技术图像质量的因素。结果:在的实验室指标调查中,CT扫描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占3.58%。对比影像质量合格率,DR合格率为99.85%,合格率最高,X线影像质量合格率最高。可以看出,通过率相对较低为97.96%,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测试方法为DR,满意度为99.84%,DR测试的满意度较高。在影响医生检查质量的因素中,科室水平最高,达99.87%,高分是操作者的技能和操作经验,低分是检查前的准备质量。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放射检查的过程中,既要控制检查技术的应用质量,又要定期培训放射科医师以保证检查质量。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放射技术 应用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低剂量螺旋 CT技术和 X线胸片技术在诊断肺结核方面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收治的 106例肺结核患者列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其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53例)与研究组( 53例)。其中,研究组给予低剂量螺旋 CT技术的诊断方式,对照组给予 X线胸片技术的诊断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技术之下的肺结核实际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检测精准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病理特征检测情况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 CT技术和 X线胸片技术在诊断肺结核方面均有一定的效果,但低剂量螺旋 CT技术检测的精准度更高,对病理特征的检测情况也较好,值得将低剂量螺旋 CT技术大力推崇并运用于临床之上。

  • 标签: 低剂量螺旋 CT技术 X线胸片技术 肺结核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制药是一种传统药品制作方式,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药的制备过程中,干燥是一个非常重要环节,能够保持中药的有效成分和药效。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药制药干燥过程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对中药制药干燥过程进行技术研究至关重要,需要相关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中药制药 干燥过程 技术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研究,微生物鉴定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在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如环境菌种库的建立,微生物污染溯源分析,细胞库或种子批的基因测序,微生物污染预警。鉴于此,本文章介绍了微生物鉴定技术进行分析,促进微生物鉴定技术的发展。

  • 标签: 微生物 鉴定技术
  • 简介: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 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 微创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 , 而骨外科也开始大量实施微创技术进行治疗。骨折治疗观念朝着生物学微创固定发展 , 关节镜介导的微创技术发展迅速 , 内镜介导的微创脊柱外科治疗技术也发展良好 , 四肢与脊柱的经皮微创技术明显进步 , 手术模拟系统、计算机辅助手术以及远程机器人遥控手术、远程会诊等微创技术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微创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为骨科疾病患者的治疗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 成为骨科领域的新星 , 前景无限。国内外关于骨外科应用微创技术的研究颇多 , 且成果良好

  • 标签: 骨科,微创技术,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过程中DRX线投照技术、传统X线投照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1年08月--2023年04月该院接收的77例高度疑似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临床诊断对象,入院后均应用DRX线投照技术、传统X线投照技术给予检查诊断,参照病检结果,比较DRX线投照技术、传统X线投照技术对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结果:DRX线投照技术对股骨头坏死检出率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检出率(P<0.05)。参照病检结果,DRX线投照技术诊断股骨头坏死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高于传统X线投照技术(P<0.05)。结论:DRX线投照技术临床应用价值较传统X线投照技术更高,值得借鉴。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DRX线投照技术 传统X线投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