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机床厂女工生殖健康状况,以便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女工生殖健康水平。方法结合妇科检查、B超、乳腺等项检查对机车厂514名女同志进行了生殖健康普查。结果392名女工患病,患病率76.26%,其中194名女工一人患多病.患病率由高到底依次为乳腺增生,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阴道炎,卵巢肿瘤,子宫缺如,子宫腺肌病,盆腔炎,乳腺纤维瘤。结论加强宣传教育,注重女工生殖保健,提高女工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生殖健康 患病率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ELISA(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免疫渗滤法两种抗-HIV检测方法,了解近三年来皮肤性病门诊HIV感染人群的分布。方法采用分别ELISA(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渗滤法两种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皮肤性病门诊就诊的4251例患者进行抗-HIV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并对抗-HIV确认阳性的29例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9例抗-HIV确证阳性的患者,ELISA法检测结果示31例阳性,2例假阳性,渗滤法检测结果示30例阳性,1例假阳性;门诊HIV阳性率为0.68%,2008-2010年阳性率分别为0.61%、0.67%、0.75%,三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9例患者中多数都伴有其他性病,伴发率占55.2%。结论两种方法对抗-HIV的检测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互为补充,提高抗-HIV检测的可靠性;而HIV感染率近三年来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并且经性传播的比例也逐渐增多,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 标签: ELISA HIV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结果。方法80例髋臼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牵引治疗,研究组应用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髋臼骨折症状得到改善,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优良率达到92.0%,对照组治疗后优良率为6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于髋臼骨折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应用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可以改善髋臼骨折治疗情况,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标签: 手术治疗 髋臼骨折 治疗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感染监测是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我院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合理理使用抗生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监测 院感率 控制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医院的消毒质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3年间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检测项目有室内空气、物体表面、衣物人员的手、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内镜、灭菌物品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等。结果2010-2012年3年间共采样4667份,合格4463份,3年平均总合格率为95.6%,其中2010-2012年每年的合格率依次为93.3%、95.6%、97.8%,可见我院的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各类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的合格率为94.2%,医务人员的手的合格率为91.5%,物体表面的合格率为93.9%,紫外线灯强度的合格率为93.6%,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为98.3%,消毒内镜的合格率为98.5%,灭菌物品的合格率为99.7%。结论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消毒质量逐年提高,但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的检测合格率仍偏低,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 标签: 消毒质量 监测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泻儿童中病毒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取86份粪便标本。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以及肠道腺病毒等应用胶体金法进行检验,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以及肠道腺病毒感染腹泻儿童的临床资料有无差异进行对比,同时比较三种病毒的感染率,各年龄段病毒病原体分布情况等。结果三种病毒感染腹泻儿童在性别、年龄以及居住地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病毒病原体、患儿年龄段分布等方面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是腹泻儿童中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毒类型,肠道腺病毒居次席,且病毒感染类型和患儿的性别、年龄等无显著联系,与患儿年龄段、病毒病原体分布存在一定关系。

  • 标签: 腹泻 儿童 病毒检验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尿液检验结果异常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45例尿液检验结果异常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结果 45例中有4例为标本送检不及时,有3例为收集方式,有7例为申请单和标本出现误差,有4例为药物影响,有2例为样本出错,有25例为隐血、蛋白质、葡萄糖和亚硝酸盐。 结论 临床上引发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的因素较多,加强规范力度,严格把控各个环节,能够显著提升检验质量。

  • 标签: 尿液检验 结果异常 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因素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采集2011年1月-2011年10月,门诊患者60例及住院部患者280例共34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血凝试验,对检验结果有可疑的患者,主管医生以及护理相关人员,检验人员进行回访调查。结果影响血凝试验检验结果有样本的采集和处理,检验试剂以及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的检验步骤的规范性。结论为了确保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必须确保有可能影响检验结果中检验环节的控制。

  • 标签: 影响血凝试验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标本因素对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同一批号试剂对不同状态的血清标本进行同步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引起结果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有溶血或浑浊的血清。结论应针对血清标本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统计数据对我省2008.1.1-2009.12.31日两年内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为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省统计的2008.1.1-2009.12.31日两年期间内的新生儿疾病资料为研究对象,调差分析各种疾病的筛查结果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作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主要条件。结果显示,2009年活产筛查率明显高于2008年的,且先天性甲低和苯丙酮尿症筛出率也低于2008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但是其他疾病筛出率与2008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新生儿疾病的筛查结果呈现出逐年好转的趋势。通过筛选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对新生儿容易出现的各类疾病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少婴儿的死亡率。

  • 标签: 新生儿疾病 筛查 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对临床生化检测标本采集前、采血过中、采集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临床生化检测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应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制定有效对策,减少检验结果误差。结论血生化检验分析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检验结果起到重要影响,应加强生化检验质量监控工作,有效提高生化检验结果正确率与准确率。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检测 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应用AgNOR技术对512例患者经胃镜涂片观察,通过细胞内银染颗粒计数,结果显示胃癌患者AgNOR数目明显高于一般患者,与普通病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胃镜 胃癌 核仁组成区 银染 瑞氏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