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弗吉尼亚·伍芙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一直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和进步的女权主义思想而备受赞誉,吸引了无数读者。这样一部小说在现今时代,对于文学和哲学理论研究依然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通过重读《到灯塔去》,结合后人文主义海洋研究的观点,发掘此部小说中鲜为人注意的深刻内涵。早在伍芙创作这部小说的时代,后人文主义便初现原型。女权主义的实现,新的理论构建和意识形态的重组,都需要打破传统的陆地主导思维模式,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也体现了伍芙思想的超前性。

  • 标签: 后人文主义 女性主义 海洋 灯塔
  • 简介:申富英教授的《伍夫生态思想研究》以生态理论为视角,对伍夫主要作品进行历时和共时的考察论证,指出伍夫打破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并试图构建出平衡、统一、和谐的生态体系.该书把重点放在对精神生态的阐释上,体现了一种深层的生态观,是一部在伍夫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的力作.

  • 标签: 《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 平衡 精神生态
  • 简介:历经五万年左右的澳洲原住民"梦幻"世界观,是当代澳洲原住民作家创作的底层代码。澳洲原住民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凭借《卡彭塔亚湾》摘得2007年澳洲最高文学奖。国内外对《卡彭塔亚湾》的评述主要是以后殖民主义、女性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狂欢化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作家对原住民悲怆命运的叙述。本文以认知语篇学为依据,探讨作家本人"梦幻"世界观所蕴含的别样的时间观、土地观、历史观、教育观、神灵观在建构文本的叙述支撑力及阐释主题的意义反叛力,为评论原住民文学主体性提供一个新路径。

  • 标签: 澳洲原住民 “梦幻”世界观 《卡彭塔利亚湾》
  • 简介:诗学是翻译文化学派的操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不容低估。翻译诗学可分为主流诗学和个体诗学。诗学在翻译中的影响力毋庸置疑,目前很多文章主要是探讨主流诗学对译事的影响,鲜有人探讨个体诗学在译事中的作用。为此,笔者试图从译者个体诗学的角度探讨它对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这有利于提升译者个人诗学存翻译中的地位。文章以金陧和萧乾、文洁若的《尤西斯》汉译为例从译者的翻译目的性、翻译原则、译者个人的审美意识和译者个人的语体特色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揭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 标签: 翻译诗学 尤利西斯 译介 影响
  • 简介:在科学史上,像基家庭这样,一种科学与一个家族紧密相连的事,可能是绝无仅有的。每一次化石的重大发现,不仅宣布原始人种的新发现,而且宣布基家族新领袖的出现。半个多世纪以来,基家族始终站在考古、探究人类起源的科学最前沿,世世代代相传……

  • 标签: 家族 利基 家庭 人类学 科学史 人类起源
  • 简介:尤多拉·韦蒂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该文通过研究她重要的三部作品《绿帘》、《金苹果》、《乐观者的女儿》中的“外来者”,表现出尤多拉·韦蒂思想的变化:对美国南方传统文化的笃信、质疑和重构的过程,表达出韦蒂对南方社会、南方文化的关注,从而构建她心目中的新南方。

  • 标签: 笃信 质疑 重构 外来者
  • 简介:作为有关世界英语变体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路透支世界英语变体手册》收录了39篇世界各地研究世界英语变体系列问题的专业学术论文,综合汇聚世界英语变体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的学术观点,涵盖世界英语的历史视角、核心问题和新论辩。其核心主题包括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进展,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发展和以计算机作为媒介的英语变体发展。本论文集多以实证研究的方式,通过分析五大洲的英语变体语料库和不同功能分类的英语变体语料库来研究世界英语变体的语言学特征及其社会文化成因。

  • 标签: 世界英语变体 路透利支手册 趋势和方向
  • 简介: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个古老而迷人的话题,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参与了它的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语言和思维是否可分,如果可分,是谁决定谁。在众多观点中,针对萨丕-沃尔夫假说的争议颇多。但以往对萨丕-沃尔夫假说的讨论虽然不少,绝大部分研究都显得实证不足。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角度———手语研究的角度再次探讨这一假说,希望能够通过大量的手语实证研究,包括手语失语症研究、手语者视觉感知实验和手语者大脑电势实验等证实这一假说,即语言能够塑造思维,影响思维的发展和形成。

  • 标签: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思维 手语
  • 简介: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讲述了哈姆雷特在亡父鬼魂的指引下对叔父报弑父娶母之仇的故事。对于剧中受新旧父权斗争影响的女性而言,复仇行为非但不正义伟大,而且伤害尤为致命。受僵化父权压迫的弱者自始至终都未能解放。本文从奥菲亚所处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和死亡原因的分析中探讨了僵化父权是如何一步一步用近乎无形的技巧对女性施以无从反抗的迫害,并最终以自杀的表象来掩盖其真实的罪恶。

  • 标签: 僵化父权 女权主义 奥菲利亚 死亡
  • 简介:这幅画名为《以密涅瓦为造型的安娜·奥芙思特》(约1643年作,布面油画,202厘米×172厘米),是法国巴洛克画家西蒙·乌埃(1590~1649)的作品。

  • 标签: 安娜 造型 西蒙 巴洛克
  • 简介:可以说,戏剧是一种对话的艺术,因此,借助语用理论对戏剧进行分析应当是很有可行性的.本文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尝试.在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的框架下,本文分析了中几个主要人物的言语行为.本文指出,这几个主要人物的言语行为违反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而言语行为上的失误是导致李王和考狄丽娅悲剧的部分原因或直接原因.同时,通过对剧中主要人物话语的语用分析,本文揭示了他们不同的品格和个性.本文证明,作为一种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话语分析方法,语用学的一些原理可以用于文学作品,特别是戏剧作品的分析.

  • 标签: 言语行为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说者 听者 语用学
  • 简介:现今翻译界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矛盾是一方面极力强调翻译过程中再现文化内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在处理作为文化内涵主要载体的人物姓名时过于简单化和标准化,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使人名的翻译成为最不受译者重视的环节。本文以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的取名艺术为例,说明了将人名简单音译的严重缺憾,提出人名翻译中应采取多种描绘方法并存的策略,兼顾译语的习惯和源语的内涵,在遵循琅琅上口,简洁有力,甚至姓名本土化原则的前提下,再以注解的形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名翻译中文化内涵的流失。

  • 标签: 文化内涵 人名翻译 取名艺术 奥尼尔
  • 简介:《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之作,弥安是该书中极具内涵的一个人物形象;林黛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多年来在中国家喻户晓。这两位女性在色、才、情、德四个方面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符合才女佳人“夫色期艳,才期慧,情期幽,德期贞矣”的标准,然而却又都是红颜薄命。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来比较这两位才女,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这样的才女形象是男性笔下塑造的畸形人物,她们的悲惨命运也是男权社会中的必然结局。

  • 标签: 弥利安 林黛玉 人物形象 比较文学 劳伦斯 英国
  • 简介:1939年,战争的阴云自德国飘散,倏尔化为枪炮硝烟,笼罩整片欧亚大陆。然而,星星点点的希望之光始终摇曳,绝不肯熄灭。因为"希望是鸟儿……永无止息。(1)"梁启超有言:"少年强则国强。"以色列现代女作家露丝·阿莫格的代表作《与亚历克斯一路同行》,是一部讲述少年成长的优秀读物,它告诉人们:一个坚强独立的犹太少年是怎样在战火中炼成的。

  • 标签: 亚历克斯 露丝 阿尔 现代女作家 欧亚大陆 译后记
  • 简介:改译剧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一种特殊种类,反映着不同文化、不同戏剧传统之间的交织与碰撞,显而易见的"杂糅"性质使其民族性的问题颇受争议。戏剧民族性应具有包容性与发展性的特点,因此,通过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对原剧主题进行重现与重释,改译剧充分实现了译语文化的民族性,自身的现代性也得以发展。尤金·奥尼戏剧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个改译本集中体现了中国现代改译剧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追求。

  • 标签: 改译剧 民族性 现代性 戏剧主题 尤金·奥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