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以天津财经大学女子定向越野队(国家队)1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经过八周的10km耐力训练,测定训练前后的跑节省化、无氧阈、最大摄氧量,并运用因子分析比较对耐力训练效果的指标进行相对重要程度的分析。结果显示:10km长跑训练使女子定向越野运动员的VO2max各指标几乎没有变化;VT各指标中除R-VT指标没有显著意义外,其他指标均有非常显著升高(2%~7%,P〈0.01);RE各指标有非常显著的下降(2%~9%%,P〈0.01)。结论:(1)为期八周的10km有氧耐力训练(VT强度)能够提高女子定向越野运动员的RE、VT水平,VO2max几乎没有变化;(2)RE在评价女子定向越野运动员耐力训练效果方面优于VT、VO2max,具有较高的可训性。

  • 标签: 评价 运动员 耐力训练 比较研究
  • 简介:在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包括体育运动心理学在内的运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样面临来自不同文化的挑战。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角度出发,以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为例,系统阐述了跨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在运动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性和价值,详细介绍了在更广泛的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内对文化差异问题存在的几种典型态度、研究方法及路径。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特殊行动情境的独特研究价值,系统论述了包含任务—人—环境等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行动理论(actiontheory)在对体育运动进行跨文化研究和比较研究中的理论优势,进而为理解和研究复杂的体育运动现象提供一般性理论视野和方法框架。

  • 标签: 行动理论 跨文化研究 比较研究 体育运动心理学 运动科学 方法学
  • 简介:欧洲杯、美洲杯和亚洲杯足球赛风格不同,特色各异,技战术水平也有所差异.虽然比赛过程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比赛的激烈和精彩程度却几乎相同,它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点和相似之处.分析和比较欧洲杯、美洲杯和亚洲杯足球赛,可为中国足球运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足球 足球赛 欧洲杯 美洲杯 亚洲杯 比较
  • 简介:经过多年的观察可以证明,在径赛项目中,从100米~800米各个比赛项目,高原环境对运动成绩几乎没有影响,只是对800米略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以后在中长距离上,随着比赛距离的增加,影响越来越大。平原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要比世居高原运动员经受环境缺氧和训练双重更大更深刻的刺激。俄罗斯学者雅基莫夫通过对高水平长跑

  • 标签: 高原训练 长跑运动员 训练方法 一般发展 准备活动 运动成绩
  • 简介:笔者对CUBA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BA产业化、商业化运作模式与我国高等教育公益性的办学目标相悖,高等院校在CUBA管理和运行中未起到主体性作用。要实现高校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主体性作用,对CUBA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CUBA应恢复为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逐步建立起一个与我国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大学篮球联赛。

  • 标签: 中国 美国 大学篮球联赛 运行机制 可持续发展 CUBA
  • 简介:女子三级跳远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项目。在最初,我国运动员在此项目上有过辉煌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运动员的成绩与世界先进水平逐渐拉开了差距,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技术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对中外优秀运动员技术的对比研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为改进我国女子三级跳远的现状及提高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女子 三级跳远 技术
  • 简介:通过阐释"比较优势"的内涵和特点,对湖北体育产业开发的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进行综合探讨。认为因地制宜的进行区域体育产业开发,能切实发挥区域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形成各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在体育产业开发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 标签: 资源禀赋 体育产业 比较优势
  • 简介:根据国家体委下发的《关于在国内田径竞赛中执行1992年田径竞赛规则的通知》文件规定,会后我国田径竞赛规则每4年出版一次,在这4年中,国际田联如果对规则作某些修改,国家体委只公布修改部分内容,不再出版新规则。最近我们接到许多询问购买新田径竞赛规则的电话,并询问新田径竞赛规则与1992年田径竞赛规则比较,哪些内容作了修改。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和在田径比赛中使用新的田径竞赛规则,特刊登1996~1997国际田联手册与1992田径竞赛规则比较,第四、五部分的主要规则修改内容,以飨广大体育工作者和读者。

  • 标签: 前八名运动员 田径竞赛规则 国际田联 撑竿跳高 竞走裁判员 比赛资格
  • 简介:运用ANOVA和NonparametricTest法,得出6~8岁儿童的平衡能力在性别、年龄上存在差异,其中男童6岁、7岁分别与8岁之间的差异比6岁、7岁之间的差异要大;女童的情况与男童相似,但差异没男童明显。总体讲,6~8岁儿童的静态平衡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强。运用Correlations分析,得出身高、体重与平衡能力之间中度相关。运用FactorAnalysis法,分别建立了6岁、7岁、8岁男童和6岁、7岁、8岁女童的静态平衡能力评价模型。

  • 标签: 静态平衡能力 儿童 对比研究 评价模型
  • 简介:通过抽样调查新疆1500名锡伯族成年城乡男、女身体机能4项指标的测试、分析,揭示新疆锡伯族成年人的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城乡与全国指标差异及其原因等,为研究锡伯族成年人机能变化规律和制定各项体制评定标准提供科学数据.

  • 标签: 新疆 锡伯族 成年人 身体机能 中国 体质
  • 简介:将交谊舞练习者分为跳舞时重心起伏突然(不平稳)和平稳型两类,旨在探索不同舞姿练习者在正常步行中是否表现出不同的撞击震荡吸收能力。测试中要求受试者以各自正常的步速行走,在胫骨和头部分别用体表加速度计记录其加速度变化,并同步摄下其步态而得到相关运动学参数。结果表明:正常行走时平稳型练习者的震荡吸收较不平稳型好;不平稳型练习者行走时的膝角、踝角峰值和踝关节角度变化范围较平稳型均大.且有显著性。认为,采用合理的舞姿(平稳型)将有利于提高交谊舞练习者的整体震荡吸收能力和改善踝关节背屈控制能力和全身协调能力。

  • 标签: 交谊舞 震荡吸收 步行 踝关节
  • 简介:对中国男篮在29届奥运会中与对手比赛的各项攻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男篮进攻得分能力较弱,尤其是限制区内的得分和二次进攻得分能力及进攻篮板球的拼抢能力明显低于对手;中国男篮的抢断和防守篮板数量明显少于对手,而失误次数却高于对手;中国男篮由守转攻的节奏缓慢,前后场接应意识较差。

  • 标签: 奥运会 中国男篮 攻守技术
  • 简介:柔力球套路之美,兼取自由体操健体之美,武术套路技击艺术优之美,艺术体操律动之美。其动作难度主要反映在跳跃、平衡、转体三类动作,并且套路动作明显表现出复合多样性,套路动作连接呈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可采用融合创新法、移植创新法、类比创新法和动作音乐合拍法对柔力球项目进行创新。在创编柔力球新套路时,应把握新套路的基本特征,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并注重自我创编能力的培养。

  • 标签: 柔力球套路 项群比较 柔力球套路之美 动作难度 项目创新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日英中四国竞技体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美日英竞技体操实力较强,我国与之存在较大差距;美日英三国竞技体操均是民办官助式管理模式,以俱乐部为组织运营形式,学校体操发展较好,体教结合较强,赛事种类、数量较多,重视科研的投入;我国竞技体操群众基础较差,训练选拔模式单一,竞赛体制不完善,技术等级衔接不够等问题较为突出。建议:加强学校体操发展,完善选拔、训练机制,合理增加体操赛事,优化技术等级等手段是我国体操发展的重要策略。

  • 标签: 美国 日本 英国 中国 竞技体操 人才培养模式
  • 简介:对新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新旧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但新更具发展创新点.它条款增多,定位更加准确,体现了科学性;容量增大,内容更加全面,反映了系统性;文字充实,叙述更加条理化,突出了指导性.

  • 标签: 新旧 普通高等学校 体育课程 指导纲要
  • 简介:通过对国家体委直属五所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现行教学计划的比较研究,探讨各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实习和毕业统考等方面的异同点,并以此为依据,为我院修订现行教学计划提出具体意见:培养目标应面向社会需要;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实用性;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建立“三级实习体制”等。

  • 标签: 武术专业 教学计划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 简介:通过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两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学校有一定的差异,提出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应逐渐萎缩,体育教师的培养则由师范院校体育院系所取代。体育院校应尽快调整办学方向。

  • 标签: 体育院校 师范院校 体育教育 教学人才 比较
  • 简介:bLFF动作是目前世界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最高难度动作。通过对欧小涛、季晓鸥bLFF动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了季晓鸥bLFF动作在起跳、转体时机、转体技术、动作界定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学习训练该动作提供了运动学参考依据。

  • 标签: bLFF动作 技术环节 运动学 比较研究
  • 简介:运用影像测量的方法,获取优秀女子运动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目的是通过对优秀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的运动学特征比较分析,揭示出高水平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的动作规律,确立正确的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概念。运动员出弯道阶段的平均速度比入弯道阶段的速度快,左腿在单支撑蹬冰阶段和双支撑阶段蹬冰的平均速度要比右腿速度快;从身体姿势变化来看,入弯道躯干角度大于出弯道躯干角度。

  • 标签: 入弯道与出弯道蹬冰技术 影像测量 运动学参数 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