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书作为当代俄罗斯法律高等学校专用教材,典型地和权威地反映了当代俄罗斯法理学的新变化,其内容既反映出俄罗斯联邦宪法原则,又体现了观点的多元化;既有传统的俄罗斯思想观点,又有当代西方法学流派观点,还有70多年来形成的社会主义观点;从中反映出接受过马列主义传统教育的当代俄罗斯法学家对法理学的新思考。

  • 标签: 俄罗斯法学 法理学 高等学校 新变化 思想观点 当代西方
  • 简介:(2007年4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3号公布自2007年5月20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充分发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

  • 标签: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 管理办法
  • 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和规范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提高和保障法官、检察官、律师队伍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制定本办法。

  • 标签: 司法考试实施办法 国家司法考试 实施办法试行
  • 简介: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政治家认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不只是外敌入侵和犯罪活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外来物种入侵、因资源危机所引起的争夺资源纠纷,同样危及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安全。而环境法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的有力武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国家安全 环境法 八十年 保障 犯罪活动 纠纷
  • 简介:杨某为服装个体经营户,1997年5月的一天,他收到一封恐吓信.要其在10日之内将装有人民币1万元的信封放在某处,否则就要烧毁他的服装店。杨某当即向Y区公安局所属的市场派出所报案,请求予以保护。负责接待的派出所工作人员不以为然。以为是有人在开玩笑,告诉杨某:“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杨某无奈,只得返回。

  • 标签: 国家赔偿方式 计算标准 中国 《国家赔偿法》 赔偿标准
  • 简介: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005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4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部法律共10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制定该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标签: 国家法 反分裂 “台独”分裂势力 祖国和平统一 2005年 全国人大
  • 简介:德国基本法为德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着重讨论了德国基本法对于德国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以及基本法对欧洲法律制度,特别是欧洲经济法律制度的重大影响。接下来,作者介绍了德国基本法中几个主要的经济基本权利,阐明了基本法的社会福利国家属性,并指出正是这一属性决定了德国经济社会在其后的数十年中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

  • 标签: 基本法 经济秩序 基本权利 社会福利国家
  • 简介:防治跨境损害,是国家根据国际法所承担的义务,还是道义上的责任?本文主张防治义务是国家根据国际法所应承担的义务。本文从4个方面来论证防治义务是国家的法定义务:第1部分阐述了关于国际防治义务的相关理论;第2部分分析了国家根据国际条约所承担的具体防治义务;第3部分分析了国家在习惯法上所承担的具体防治义务;第4部分提出区域合作是实现国际环境合作、履行国家防治义务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跨境环境损害 预防原则 不损害外国环境 协商治理
  • 简介:我国目前还没有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但是,理论界已开始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司法实践中也有一些摸索,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的尝试。近年来,最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高度关注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一直致力于刑事被害人保障问题研究,并努力探寻解决路径。我国目前经济尚不发达,由国家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救助被害人还相当困难,但为慰藉被害人,使其中生活特别困难的人能摆脱困境,仍应顺应世界人权、人道主义潮流,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以保障被害人的利益。

  • 标签: 国家责任论 社会福利论 救助对象 机构程序
  • 简介:<正>目次一、转型时期市场的特点二、转型时期国家干预市场的任务三、转型时期市场干预法的体系及其完善四、我国完善市场干预(规制)法体系构建的任务五、结束语人类社会发展有其普遍规律,同时各国、各民族和地区也有着差异性。经济法的产生、发展也是如此。研究经济法的理论除了应当揭示其基本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外,也应重视对各国的和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法情况的研究。例如,在中国等一些曾实行计划经济

  • 标签: 国家干预 市场干预 经济法体系 市场规制法 竞争法 法的体系
  • 简介:既有关于现行宪法中"国家所有"性质的研究因未能区分宪法文本中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所有"而未能揭示宪法"国家所有"的真实含义。《宪法》第9条和第10条中的"国家所有"分别代表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所有:前者属于"全民所有型"的"国家所有",是全民所有制的组成部分,是宪法的一种价值选择和政治决断,是有待立法形成的制度框架;后者是"非全民所有型"的"国家所有",是属于非基本权利的民法所有权。在"全民所有型"的"国家所有"的部门法实现方面,各部门法应该根据自身的功能、调整范围、方式,运用自身的概念和立法技术自主地进行制度设计。但各部门法的制度设计应该彼此协调,避免冲突,合力助推"全民所有型"的"国家所有"价值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国家所有 全民所有制 民法所有权 制度框架
  • 简介: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黄某某,2000年12月14日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2010年12月30日因犯聚众斗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2012年3月30日因吸毒被行政拘留十五日;2017年1月6日又因本案被逮捕。被告人郑某某,2016年10月10日因本案被逮捕。

  • 标签: 黑社会性质组织 积极参加者 领导 有期徒刑 故意伤害罪 聚众斗殴罪
  • 简介:此案由海口市龙华区检察院审查并向法院提起公诉。2015年12月14日,海口市龙华区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人伍约拿犯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判处张渝苹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五万元。一审宣判后,被告人伍约拿、张渝苹不服,遂向海口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2016年3月30日,海口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遂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

  • 标签: 张渝 偷越国境罪 证据确实充分 龙华区 驳回上诉 提起公诉
  • 简介:2002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的(以下简称关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立法解释),是在实施以来,第一次在有关的法律问题已有司法解释的情况下,由于司法机关对法律规定认识不一致,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作出立法解释.它对于明确法律规定的立法本意,进一步规范司法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黑社会性质 立法解释 全国人大常委会 司法解释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简介:村民自治组织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地域差异显著,相关立法对其经济职能特别是土地职能的规定存在着刻意模糊之处。实践中应当正视村民自治组织土地职能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必要性,并通过做实土地所有权主体等方式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土地职能。

  • 标签: 村民自治组织 土地职能 规范
  • 简介:公共行政组织在当今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同时也涌现出众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公共行政组织加以有效的法律规制,不仅是确保行政分权、实现行政民主化的必要途径,也是控制国家行政权力、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和实现法治的必然要求。具体思路是:借鉴域外经验,增强“准行政组织”性事业单位的独立性和社会自治组织的“自治”程度,以建立独立自治的公共行政组织;在规制的路径选择上,实行加强规制与放松规制并举,并从加强立法、拓宽行政法的适用范围、扩展司法审查范围以及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实现对公共行政组织规制的相关制度构建。

  • 标签: 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组织 行政分权 法律规制
  • 简介:组织犯罪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各国政治、经济生活,带来日趋严重的社会后果。本文采取了经济分析的理论乖方法,对有组织犯罪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共分为三个部分:1.基础论,即经济分析的前提,有组织犯罪是“经济人”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2.本体论,依次对有组织犯罪的行为、犯罪市场运用经济学的函数模型进行详细探讨;3.控制论,对有组织犯罪的预防、治理对策进行分析,通过提高有组织犯罪的预期惩罚成本,使消减犯罪的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同时运用社会综合治理手段,争取获得控制犯罪的收益最大化。

  • 标签: 有组织犯罪 经济分析 犯罪获利指数 边际效益理论 综合治理
  • 简介:非政府组织在影响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进行相关倡导性活动。在考察关于非政府组织身份的基础上,对国家将非政府组织纳入权威性决策的方式进行归类。接着探讨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和非政府组织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是如何改变国际法的。通过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活动的民主正当性这一持续争论加以研究,并且试图澄清这种参与的正当性的概念性基础,就政府间决策者是否有义务咨询非政府组织这一问题进行阐述和总结。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身份 非政府组织参与 倡导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