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脑出血患者对改善患者临床疗效、脑水肿程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脑水肿程度及神经评分(MESS评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ESS评分和脑水肿体积对比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ESS评分和脑水肿体积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硝苯地平 脑出血 脑水肿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出血脑水肿患者使用甘露醇结合甘油果糖治疗的效果。方法:挑选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出血脑水肿患者为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甘油果糖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05,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不同时间点熵指数变化,同时行有创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测定患者脑水肿的严重程度,评价熵指数与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9.3-2020.3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发病1、3、5、7d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值,同时测量患者的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数值。分析熵指数对脑出血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结果:分析随着颅内压的增高,患者反应熵(RE)和状态熵(SE)的变化 结论:熵指数可以反映脑水肿的动态变化,做为一种新的无创、经济、实时、便捷的监测手段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熵指数 脑水肿 急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转移瘤术后脑水肿危象的预防及救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4例行脑转移瘤术患者,并在术前给予抗水肿治疗,分析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84例患者手术实施均成功,成功率100%。术后脑水肿危象发生率为17.9%;经综合抗水肿治疗和二次去骨瓣减压手术,均逐渐好转。结论行脑转移瘤术后患者早期易出现脑水肿危象,需做到早期预防和救治,以此预防术后脑水肿,确保患者更好康复。

  • 标签: 脑转移瘤术 脑水肿危象 预防及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脑膜瘤术后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42例脑膜瘤术后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高压氧辅助治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高压氧辅助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比较,患者脑水肿量化指数评分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脑膜瘤术后,利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明显促进术后脑水肿的消退。

  • 标签: 脑水肿 高压氧辅助治疗 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甘露醇联合血浆治疗脑梗死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研究组使用甘露醇联合血浆治疗,对照组使用单一甘露醇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血浆治疗脑梗死后脑水肿疗效突出,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甘露醇 血浆 脑梗死后脑水肿
  • 简介:摘要脑水肿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症,对患者的损伤较大,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种疾病均可以引起脑水肿发生,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其中脑出血脑水肿是常见的脑水肿类型,表现为组织水分异常增多,进而导致脑体积增大,并且容易出现脑疝等恶性病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脑出血脑水肿的诊治高度重视,并加强了研究与分析。

  • 标签: 托拉塞米 甘露醇 脑出血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甘露醇联合托拉塞米对脑出血水肿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脑出血水肿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甘露醇,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甘露醇联合托拉塞米,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周围脑水肿体积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周围脑水肿体积和NIHS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甘露醇和托拉塞米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脑水肿程度。

  • 标签: 托拉塞米 安全性 脑出血 神经功能 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出血脑水肿患者运用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我院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疾病的100例患者选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方案,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联合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后,全面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评分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对脑出血脑水肿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患者及家属对于临床治疗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确保了医院医疗卫生系统的稳定运行。

  • 标签: 脑出血 脑水肿 托拉塞米 甘露醇 联合治疗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脑水肿发生的关联。方法:对 2014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就诊于我院的 10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分别于出血后 24小时内、 3天及 10天行颅脑 CT检查,采用多田公式计算出血水肿体积并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采用 SPEARMAN统计学方法计算不同时间脑出血水肿与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性。结果: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压积三种指标在不同时间组中与脑水肿均不存在明显差异( P>0.05),而平均血清铁蛋白在第三天组中与脑出血水肿存在正相关( rS=0.012, P<0.05)。结论:在脑出血发生 3天后,脑出血水肿的发生及程度与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相关,能够对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

  • 标签: [ ]脑出血 血清铁蛋白水平 脑水肿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病患取栓术后并发脑出血脑水肿的护理效果。方法 甄选本院于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所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并发脑出血脑水肿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及ADL、NIHSS评分。结果 对照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34.00%低于观察组病患18.00%(P<0.05)。观察组病患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患的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以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进行示范与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脑出血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托拉塞米与呋塞米在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中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2016年6月~2017年5月,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例)与观察组(n=2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呋塞米治疗,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托拉塞米治疗。观察比较治疗2个星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脱水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患者而言,采用静脉滴注托拉塞米方式治疗,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托拉塞米 呋塞米 脑出血 急性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患者同时采用叶酸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定期监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予以头颅CT检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肿周围情况、迟发性脑水肿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率、死亡率较低,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出血之间联系密切,可提高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率,尽早予以干预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脑出血 迟发性脑水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叶酸片治疗。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和Hcy水平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9%和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Hcy与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降低Hcy水平可明显降低脑出血后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几率和死亡率。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出血 迟发性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观察颅内伽马刀治疗后脑水肿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92例伽马刀治疗后脑水肿患者的病情和采取的相应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在发现异常及时遵医嘱采取降低颅内压和有效吸氧等措施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效果显著。结论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经济负担减轻,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颅内伽马刀,脑水肿,病情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手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前者采取常规内科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尼莫地平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脑血肿和脑水肿状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脑水肿和脑血肿量均有改善,且改善幅度存在差异。几项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其脑血肿与脑水肿的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尼莫地平 高血压脑出血 脑血肿 脑水肿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