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中段肽(mid-regional proadrenomedullin, MR-proADM)对低风险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将患者按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分为低风险组(SOFA≤7分)和中高风险组(SOFA>7分),比较两组临床特征。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回归模型)分析低风险组和中高风险组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MR-proADM、C反应蛋白、乳酸(lactic acid, Lac)、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及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评分对各组预后的预测能力。并比较低风险组中MR-proADM浓度不同患者的预后。结果共纳入205例脓毒症患者,28 d病死率为41.0%(84/205)。两组间器官功能障碍数目、急性肾损伤、血管活性药物使用、Lac、IL-6、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显示在低风险组中,年龄、MR-proADM、机械通气、IL-6和APACHEⅡ评分是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在中高风险组中,MR-proADM、Lac、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是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各组中,MR-proADM对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P<0.001)。尤其在低风险患者中,MR-proADM对患者的预测能力优于其他指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提示MR-proADM>2.53 nmol/L比MR-proADM≤2.53 nmol/L的患者预后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低风险组中,如果MR-proADM>2.53 nmol/L,患者的病死率由7.8%上升至58.2%。结论MR-proADM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而且MR-proADM能早期识别低风险患者的不良预后。

  • 标签: 肾上腺髓质中段肽 低风险 早期识别 脓毒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入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在AECOPD管理中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 肾上腺静脉采血是通过导管选择性插至肾上腺静脉内采取血样的一种介入检查方法,主要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鉴别诊断。 主要的难点在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通过充分认识肾上腺静脉解剖及变异、术前充分利用CT影像学手段、正确识别右侧肾上腺静脉的术中影像特点、改良操作技术,必要时进行床旁快速皮质醇测定可提高右侧肾上腺取血成功率。

  • 标签: 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取血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共11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7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 不良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CT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疑似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CT诊断与手术病理检查,并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并总结CT确诊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纳入患者中确诊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者52例;而CT检查诊出51例,准确50例,其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95.00%(57/60)、96.15%(50/52)、87.50%(7/8);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CT确诊患者影像特征中,患者肿瘤均呈椭圆形,边界清晰,肿瘤直接2.32~4.98cm,平均直径(3.12±0.16)cm,且肿瘤密度均匀,平均密度低于肾脏实质密度。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应用CT诊断效果显著,可清晰反映患者肾脏状况,病症诊出率、诊断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CT 诊断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和CT动态增强在肾上腺腺瘤和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选取7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肾上腺肿瘤类型分为肾上腺腺瘤组和肾上腺转移组。动态加强对所有患者的MRI和CT检查,检查过程中记录相关参数,分析每个时间点MRI清除率和CT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两组后肿瘤大小、形态学、T2WI信号、增强程度和CT值扫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输液后,3min、5min、7min、9min的CT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注射后肾上腺转移瘤MRI清除率和CT清除率与5分钟、7分钟、9分钟呈正相关。动态增强CT与MRI均对肾上腺肿瘤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而联合诊断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有更高的鉴别诊断效能,诊断准确度较高。

  • 标签: 动态增强CT MRI 肾上腺腺瘤 转移瘤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肾上腺占位行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的4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评估EUS-FNA的技术成功率和有效性。4例患者中男、女各2例,年龄为70~82岁;2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1例表现为乏力,1例表现为腹痛;4例均为左侧肾上腺病变,均成功实施EUS-FNA;病理诊断为转移性腺癌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本研究结果提示EUS-FNA对肾上腺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肾上腺占位 超声内镜 细针穿刺抽吸术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女性患儿行外生殖器整形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泌尿外科CAH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外生殖器男性化程度的评估(Prader)分级标准对患儿外生殖器外观进行评级,PraderⅡ~Ⅳ级行阴蒂整形术及阴唇整形术,其中,PraderⅢ、Ⅳ级进一步行阴道整形术,根据术中尿道阴道汇合点至外生殖器开口的长度,采用部分尿生殖窦下移术(PUM)或完全尿生殖窦下移术(TUM)。术后随访外生殖器创面恢复情况、患儿排尿控制能力、家属对患儿外生殖器外观满意度。术后6个月时,医师门诊对患儿外生殖器外观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共纳入18例女性患儿,年龄2~9岁,平均4.5岁。PraderⅡ级5例、Ⅲ级9例、Ⅳ级4例。10例患儿(Prader Ⅲ级9例、Ⅳ级1例)行PUM,3例Prader Ⅳ级患儿行TUM。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儿外生殖器创面均一期愈合;家属对患儿外生殖器外观满意度:15例满意,3例不满意;3例患儿术后2周发现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表现,未予以特殊处理,术后3个月时症状消失,其余患儿排尿控制能力无异常。术后6个月,医师门诊对患儿外生殖器外观评估:满意17例,不满意1例。结论根据CAH女性患儿外生殖器男性化程度及尿道阴道共同通道的长度选择手术方式,可获取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儿童 肾上腺皮质疾病 生殖器 男性化 外科,整形 预后
  • 简介:摘要总结3例原发性色素沉着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病(PPNA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PPNAD除符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特征外,有以下特点:(1)Liddle试验后尿游离皮质醇反常升高;(2)伴生长停滞或Carney综合征表现;(3)肾上腺为小结节改变;(4)基因检测分别为PRKACA、PRKAR1A突变;(5)病理均为肾上腺色素沉积的结节改变;(6)治疗最终需要行双侧肾上腺切除,并予终身激素替代。PPNAD是罕见的库欣综合征类型,临床不易识别,认识其特征并行基因检测对明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上腺皮质疾病 色素沉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根据肾上腺病变部位不同分为单侧和双侧PA,前者可手术治疗,后者应药物控制。单侧PA影像学上常表现为肾上腺低密度结节或增粗。肾上腺CT显像“无异常”的单侧PA既往国内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1例肾上腺CT显像“无异常”的单侧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诊治要点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以期为影像学阴性的单侧PA的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 单侧 影像学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案例分析讨论了优质护理在老年人和慢阻肺疾病复发患者的护理中的实际应用和影响。方法:将住院的老年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纳入研究,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共选择100例,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然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指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高于对照组。显然,对比度差异在统计上是显着的。结论:优质护理治疗干预有助于有效让老年患者的长期肺功能和日常生活护理质量都能得到极大提升。

  • 标签: 老年慢阻肺疾病,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为后续医护人员的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方法:选取近三年我院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2例,展开调查。结果:术后1天,患者均可在无外部辅助的情况下进食,能够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平均为6天。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1例患者发生穿刺点皮下脂肪液化,1例患者出现感染。结论:后腹腔镜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治疗方式,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被广泛地运用到肾上腺肿瘤患者的治疗中,术前积极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成功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后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肾上腺切除术一直是最高危险性和高难度的手术方式,自腹腔镜运用于对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之后,已经大大减少了术后的危险性和困难。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已开展微创腹腔镜技术治愈肾上腺恶性肿瘤病人21例。肾上腺肿瘤病人在术后要做好有效的护理措施与调节,才能促进病情好转。

  • 标签: 肾上腺 肿瘤 微创切除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确定该药物是否值得推广。方法:从我院呼吸内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且两组例数相同。在具体治疗中,参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研究组则是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研究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即FEV1和FEV1/FVC等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期间,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肾上腺皮质激素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瘦是1994年由Jeffrey M Friedman发现的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000的脂肪细胞因子。瘦与其在下丘脑神经元的受体结合,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抑制摄食、增加能量消耗、改善糖脂代谢等作用。研究报道,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与瘦抵抗密切相关。瘦抵抗的原因主要包括瘦通过血脑屏障受限、瘦受体表达减少以及受体后信号通路受损或者表观遗传调控异常。最新的研究发现,高瘦血症也能驱动肥胖瘦抵抗,而部分降低血中瘦水平具有抗肥胖的作用。瘦除了作用于中枢神经元抑制食欲外,还能直接调节外周组织包括脂肪组织、肝脏、骨骼肌等的糖脂代谢;瘦通过激活交感神经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这些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于瘦的认识,也为开发基于瘦的减肥和改善肥胖相关糖脂代谢异常的药物提供新的实验证据。

  • 标签: 瘦素 瘦素抵抗 糖脂代谢 减肥 白色脂肪棕色化
  • 简介:摘要分析3例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合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方式和病理学特点。PBMAH合并肾细胞癌罕见,两者有无内在关联尚需进一步探索;其中肾细胞癌容易漏诊,诊治双侧肾上腺病变时,需要高度关注影像学上双侧肾脏有无可疑的病灶是关键点。双侧肾上腺结节性增生首选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肾细胞癌根据肿瘤大小及部位选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或根治性肾切除术。PBMAH患者双侧肾上腺术后需密切随访,以免肾细胞癌的延误诊治。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肾上腺增生 癌,肾细胞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单侧肾上腺醛固酮瘤或增生是手术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选择肾上腺静脉采血(AVS)决定肾上腺醛固酮分泌优势侧,是确定需做手术PA患者的关键检查。目前关于AVS的适用人群、操作路径、数据解读、是否可被无创方法替代及应用前景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就AVS的历史和以上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静脉采血 功能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脑型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CAL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ABCD1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选择2020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CCAL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基因检测结果与诊治过程等进行研究。以"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儿童""ABCD1基因"及"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child""ABCD1 gene"为中、英文关键词,对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FMRS)、Embase等英文数据库,自201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录的CCALD患儿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总结该病患儿临床表现及ABCD1基因突变特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例患儿为男性,12岁7个月,因为"反复癫痫发作7年",2020年4月首次于本院就诊。患儿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并出现学习成绩及视力下降等。入院时头颅MRI结果显示,顶叶、颞叶脑白质区与侧脑室后角旁脑白质对称性异常信号影,累及双侧内囊后肢、双侧丘脑、胼胝体压部及大脑脚皮质脊髓束。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ABCD1基因1号外显子c.589_590del半合子移码突变,p.L197Dfs*103氨基酸改变,该突变位点遗传自患儿母亲。对患儿采取左乙拉西坦30 mg/(kg·d)抗癫痫、胞磷胆碱营养神经、康复训练等治疗效果欠佳。截至2022年1月5日,患儿仍瘫痪卧床、胃管进食及不能正常交流,偶有肌阵挛样动作。②文献复习结果:关于ABCD1基因突变相关研究文献为23篇,涉及CCALD患儿为92例,包括75种不同类型ABCD1基因突变,以错义突变(62.7%,47/75)最为常见,其次是移码突变(25.3%,19/75),突变最常发生于1号外显子(38.7%,29/75)。结论CCALD患儿临床表现多样,典型首发症状以行为和认知障碍为主,但是部分患儿以严重神经系统功能异常首发。其头颅MRI典型表现为双侧顶叶、枕叶脑白质对称性病变;ABCD1基因突变以错义突变最为常见,多为1号外显子发生突变。

  • 标签: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过氧化物酶体失调 基因检测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临床表现 癫痫 ABCD1基因 突变,误义 移码突变 误诊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心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费用、并发症率。结果:实验组不良心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费用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减轻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