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81年,我在《收获》发表中篇小说《天上飘来一朵云》。二十多年以后,《收获》主编李小林对我说,你把一朵云背后真实的故事用非虚构写出来吧,纪实的文字比小说更有力量。于是便有了在《收获》上开的专栏《重返19761。

  • 标签: 追踪 档案 知青 《收获》 中篇小说 李小林
  • 简介:1924年9月至10月,美丽富庶的江南地区硝烟弥漫,一场混战在控制江苏的直系齐燮元部和占据浙、沪两地的皖系卢永祥部之间爆发,它被称为“江浙战争”,或“齐卢之战”。这虽然只是一场为时不长的局部内战,但是在当时那种军阀割据。各派纵横捭阖的微妙政治格局下,却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战云密布那次江浙战争的起因与上海的归属密切相关。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其关税收入一项每年就达1300多万元,且每年有大批国内外鸦片走私运沪销售,利润更是惊人,光是从印度运进的鸦片,其收入就足够养活3个师。如此的财富之区,又当水陆交通之要冲。谁占了这儿,就等于拥有了可以用来扩张实力的雄厚财源。军阀们都明

  • 标签: 江浙战争 孙中山 孙传芳 北京政府 张作霖 直系
  • 简介:广西官书局始末陈相因清朝末年,科举制度的相继被废止,新型教育制度的陆续建立,给我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不少新鲜空气。为了配合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各地书刊出版机构开始编撰、引进、出版发行大量的新式教科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促使了我国新兴出版事业走上一...

  • 标签: 出版事业 新型教育制度 出版发行 思想文化领域 陈相 上海商务印书馆
  • 简介:今“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宫中特制的一种春药。春药在我国宫廷有悠久的历史。汉代有“慎恤胶”,汉成帝刘骜同赵合德一起,把“一丸一幸”的慎恤胶一次吃了七丸,结果浑身发烧,精液流注不止而死。魏晋有“五石敞”,晋惠帝和他的臣属,裸体同妃子、宫女一起饮洒作乐,用的就是这个“五石散”。唐宋在“五石散”的基础上,加上桑螵蛸之类的壮阳补肾药,称为“阳起石”。明代又加入雄蚕蛾,被称为“颤声娇”。

  • 标签: 明朝 晋惠帝 汉代 唐宋 明代
  • 简介:1976年是中国农历龙年。这一年,中国的政坛遭遇了“龙卷风”一般的灾难。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向周恩来敬过最后一个军礼的总司令朱德元帅走到了人生的终点;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溘然长逝。伟人的相继离世,使得1976年的中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 标签: 毛泽东 保存 遗体 中国人民 周恩来 龙卷风
  • 简介:秀才——温文尔雅;军阀——色厉内荏,二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在近代史上,却有这么个人,愣是将两者机械地揉搓在了一起。他曾经以军人戎装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在孙中山之前,斯大林这个“唐伯虎”最早差点点上他这个“秋香”;

  • 标签: 吴佩孚 洛阳 《时代》周刊 近代史 孙中山 唐伯虎
  • 简介:枣庄有句形容场面混乱的俗语,叫“乱得像七二五一样”,这句话的出处是文革期间发生在枣庄的“七二五”武斗事件,亦称“枣庄反党叛乱反革命事件”。事件发生在1967年7月25日至26日,是文革中枣庄地区两派不同观点群众发生的较大规模的武斗流血事件,也是枣庄地区两派群众组织派性激化的表现,是林彪、“四人帮”在山东的代理人下效禹一手制造的、

  • 标签: 枣庄地区 事件 文革 群众组织 “四人帮” 代理人
  • 简介:本文以文献记载为依据,结合实地调查所见,对青海明代长城的修筑和清代对长城的补修情况,按照修筑时间序列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指明了青海明代长城的走向和与甘肃长城的连接问题,补充了民和县下川口长城的修筑时间和主持修筑者文献记载的缺失,纠正了贵德县明代长城修筑时间文献记载的错误,对于全面了解青海长城的修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青海 明代 清代 长城 修筑
  • 简介:在左联研究界,戴望舒作为或曾经作为左联作家的身份从未得到充分认可。戴望舒曾被冯雪峰引上左倾之路,参加左联是他的无产阶级革命倾向最明显的表现。参加左联前后,他阅读、研究、创作、翻译、传播了大量革命著译。但在行动上,他与左联不即不离甚至没有了下文。他更加关注的与其说是革命文学,还不如说是文学革命。他本来同情左翼思潮,但他在诗歌艺术追求上与左翼理论家背道而驰,在受到左联诸公的辱骂后,不惜与他们笔战,最后分道扬镳。

  • 标签: 左联 左联研究 戴望舒 革命文学 文学革命
  • 简介:1956年2月25日,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的秘密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把以前口口声声称为"父亲"、"慈父"的斯大林指责为"暴君"、"刽子手"、"独裁者"和"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者",使整个世界震惊,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严重的思想混乱.1956年10月,先后发生了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西欧各国都发生了大批共产党员退党事件.

  • 标签: 赫鲁晓夫 中国 俄罗斯 外交史
  • 简介:1992年春天,老约瑟夫·比尔德收到一封来自美国五角大楼的电报,被告之自己的儿子已为国捐躯了。但是他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小约瑟夫·比尔德今年34岁,在大学读书时曾是校足球队的球星,毕业后在空军股役.其任命是在拉丁美洲的扫毒战中驾驶间谍飞机刺探情报。1992年4月24日,他在秘鲁海岸的一

  • 标签: 比尔德 美国五角大楼 瑟夫 活着 中央情报局 《新闻周刊》
  • 简介: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为中心,加上694个限额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洛阳是国家重点建设基地之一,先后有10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在这里兴建,其中有6个属于156项重点工程。为了确保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国家先后从全国各地调来11支各类施工队伍,并于1954年9月1日,专门组建了洛阳工程局,主要承担第一批动工兴建的洛阳拖拉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轴承厂3个大厂和市政工程的基建施工任务。

  • 标签: 洛阳轴承厂 工程局 重点工程项目 第一个五年计划 国家重点 施工队伍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事训练团体中有一个异军突起的组织,曾经显赫一时,这就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简称战干团。共设4个团)。1940年上半年,战干一团在全团数千名学生中,以清查“异党”为名,

  • 标签: 真相 惨案 綦江 还原 抗日战争时期 军事训练
  • 简介:事情要追溯到70年前。要明白其中的全部意义,有必要把当时的社会背景略作回顾:西(安)汉(中)公路首议于1931年。其时距辛亥革命刚20年,封建帝制被推翻,其延续千年之久,包容邮传、军递、接待、食宿诸多功能的邮驿制度也随之土崩瓦解。

  • 标签: 公路修建 西汉 社会背景 辛亥革命 封建帝制 土崩瓦解
  • 简介:1935年11月,中共中央颁布《西北中央局审查肃反工作的决定》,对"陕北肃反"进行处理,认为"陕北肃反"是"必要的"和"正确的"。这使"肃反"受难幸存者继续遭受政治歧视和组织排挤,造成"陕北肃反"长期存在争论。延安整风期间,中共中央领导召开西北高干会重新审查"陕北肃反"问题,出台《中共中央关于一九三五年陕北(包括陕甘边及陕北)"肃反"问题重新审查的决定》,指出"陕北肃反"不仅"完全错误",而且是"革命的罪恶",处理了对"肃反"负有重要责任的朱理治、郭洪涛等人。但是,西北高干会并未能平息当事人关于"肃反"的争论。七大后,中共中央又召开西北历史座谈会重申和再次肯定西北高干会关于"陕北肃反"的结论。"高饶事件"后,西北高干会关于"陕北肃反"结论受到冲击。随后,中共中央对"陕北肃反"结论做了修订,减轻了朱理治、郭洪涛等人在"肃反"中的个人责任。"文革"后,"陕北肃反"争论再次爆发。1983年,在"五人小组"的主持下,通过《五人小组对于解决西北历史争论问题的分析和方针》,进一步解决了"陕北肃反"存在争议的具体问题,基本上肯定了西北高干会关于"肃反"的定性和主要结论。纵观从西北高干会到中共中央"五人小组"历时近半个世纪处理"陕北肃反"的历史,虽然在某些具体问题上,"陕北肃反"相关当事人和研究者等至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但从总体上看中共中央对"肃反"的处理结论已经越来越接近历史真相。"陕北肃反"长期存在争论与中共党内不同时期现实政治斗争,尤其和高岗问题有密切关联。

  • 标签: “陕北肃反” 西北高干会 “肃反”定论 “肃反”争论
  • 简介:周恩来在其长期革命生涯中用过许多化名或笔名。学生时代,用过伍豪、飞飞和翔宇等名;1927年到1931年,他在上海中共中央担任领导工作期间,又用化名冠生、周少山等,对国民党反动派展开各种形式的斗争。1947年3月,国民党重兵进攻延安,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周恩来协助毛泽东在转战陕北中指挥全国解放战争。为迷惑蒋介石的密码员,也为了保密,

  • 标签: 国民党反动派 事件 启事 中共中央 革命生涯 学生时代
  • 简介:明朝第十三代皇帝朱翊钧,庙号神宗,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卒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在位四十八年(1572—1620),是明朝诸帝之中享国最久者,也是中国帝制时代御宇较长的帝王之一。明神宗之前的几任帝王:武宗、世宗,不是行径荒诞,就是心怀猜忌,穆宗稍好一点,却又纵情声色,过早去世,六十多年过后,这几位帝王留下的是一个社会动荡,政局颓废,衰败气象十足的大明王朝,明神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帝位

  • 标签: 朱翊钧 帝制时代 八年 世宗 大明王朝 明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