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为探明土壤微生物对涕灭威的降解能力,用富集培养法分离驯化土壤中涕灭威的优势降解菌,初步筛选出了对涕灭威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菌株TB26和100—8。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菌株TB26初步鉴定为克雷伯杆菌属(Klebsiellasp.),菌株100—8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TB26和100—8生长的最适碳源分别为麦芽糖、D-果糖,最适氮源分别为蛋白胨、脲。基础无机盐培养基和缺氮培养基对两种菌的生长情况及降解率的影响不同,外加氮源能够提高100—8的降解率,而缺氮培养基中TB26的降解率较高。

  • 标签: 涕灭威 降解菌 土壤微生物
  • 简介:采用梯度稀释法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G5。该菌株对苹果轮纹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多种农业致病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用16SrDNA序列分析法对G5进行序列分析,该菌株16SrDNA序列与链霉菌属的13个放线菌的同源性为99%。用传统细菌学的方法对G5菌株进行鉴定,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链霉菌的特征和特性相一致,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

  • 标签: 拮抗作用 放线菌 鉴定 分离 链霉菌
  • 简介:通过牛津杯法,从250株分离自开菲尔颗粒的乳酸菌中筛选出1株有较好抑菌活性的菌株,通过对个体特征、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对比,确定此株菌为乳酸乳球菌,命名为L11。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抑菌活性,该菌株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抑菌物质为非蛋白成分,属于类细菌素,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不敏感,且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 标签: 开菲尔 乳酸乳球菌 分离鉴定 类细菌素
  • 简介:介绍山苍子油的提取方法与主要成分柠檬醛的分离方法,阐述山苍子油及柠檬醛的抑菌、抗氧化作用等活性研究现状;并对柠檬醛抗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为植物源抗菌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山苍子油 柠檬醛 提取分离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 简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毒属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病原之一。本研究以出现繁殖障碍的母猪并通过ELISA检测为抗体阳性者的血清为材料,于2000年首次从重庆地区分离出PRRS病毒。母猪血清接种Marc-145单层细胞,经盲传至第四代时出现典型的细胞痛变效应(CPE);细胞培养物经电镜观察,发现其中有球形的病毒粒子,粒子大小为40~80nm,核心直径为20-40nm;病毒TCID50为10—4.46/0.05mL;用抗PRRSV特异性抗体能特异地中和病毒,中和指数为100,并将该地方分离株命名为PRRSV—SCQ株。根据Genbank中PRRSV北美洲株ATCCVR-2332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PRRSV—SCQ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其GP5基因片段.并将该片段插入克隆载体pMD18一T的EcoRV住点;测序结果表明该GP5基因序列与PRRSV—VR2332、LV株的GP5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34%和62.14%,GP5蛋白氨基酸推导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51%和54.37%,揭示SCQ地方分离株与VR2332株在基因型上更为接近,应属于美洲型。

  • 标签: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SCQ地方分离株 分离鉴定 基因型
  • 简介:2009年5月末,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送检病死大鸨1只。大鸨学名为Otistarda,属于鸨科,又称野雁,俗名独豹、套道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问询饲养员了解其临床症状为:病程约有1个月,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被毛粗乱、持续拉黄绿色稀粪,病初曾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最后衰竭死亡。解剖观察其病理变化见心冠脂肪出血,

  • 标签: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大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园 青藏高原
  • 简介:对近10年来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分离及纯化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综述,并分析总结大孔树脂在中药分离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型号、品质、安全性、再生等问题,进而为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在今后中药及中药复方分离纯化的应用提供研究思路,为工业化生产服务。

  • 标签: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 纯化 研究进展
  • 简介:cong叶枯病毒在活体外可以产生致病毒素,用改良PS培养基培养所得滤液经TLC分离获得I、Ⅱ、Ⅲ、Ⅳ、V5种组分,其Rt值分别为0.31、0.47、0.74、0.80和0.90,在乙醇中最大紫外吸收峰分别为240、247、223、236和258nm。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组分Ⅱ、Ⅲ、Ⅳ对马唐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组分Ⅳ生物活性最高。粗毒素对禾本科杂草种子萌发抑制效果高于对阔叶杂草,而对玉米、水稻、油菜等种子萌发影响很小。试验还发现,毒素对马唐的防效最高,与百草枯药效相当。毒素对马唐叶绿素a的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影响较大。

  • 标签: cong叶枯病菌 毒素 分离 除草活性 除草剂
  • 简介:本文对辣椒花药培养得到的5个再生株群体后代的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了田间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株中具有与供体及其双亲所不具有的植株个体,但大多数性状差异不是很大;双亲差异越大的供体,其再生株个体性状分离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以自交系作为供体的再生株后代在表型上几乎没有分离;再生株后代群体中,再生株的植物学性状部分趋向于供体,部分趋向于双亲之一,部分为新出现的性状。

  • 标签: 辣椒 花药培养 再生植株 性状
  • 简介: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怀德副教授主持的“核桃多肽分离及其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核桃多肽分离及其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课题组经过近3年的系统研究,在核桃多肽分离及产品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一是以核桃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

  • 标签: 产品加工技术 成果鉴定 核桃 分离 多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简介:对晾制烟叶中分离到的33株优势菌株进行16SrDNA鉴定,鉴定结果为Pseudomonas、Bacillus、Enterobacter、Rhizobium、Corynebacterium、Pantoea、Acinetobacter、Arthrobacter、Xanthomonas、Paracoccus、Achromobacter、Rhodococcus。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6株不能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占总菌株数的18.18%;20株能还原硝酸盐而不能还原亚硝酸盐,占总菌株数的60.61%;7株既可以还原硝酸盐又可以还原亚硝酸盐(2株Rhizobium、1株Paracoccus、4株Pseudomonas),占总菌株数的21.21%,可能是抑制白肋烟叶中TSNA形成的菌株。

  • 标签: 细菌 亚硝酸盐 硝酸盐 16S RDNA
  • 简介: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胰腺干细胞,胰腺干细胞有助于恢复器官的胰岛素分泌能力,这对维持身体适当的血糖水平至关重要。近日,一国际研究小组从成年小鼠身上成功分离出了胰腺干细胞。

  • 标签: 胰腺干细胞 科学家 分离 实验鼠 分泌能力 血糖水平
  • 简介:从广东新兴某鸭场大批发病和死亡的10日龄雏鸭肝、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无血凝性,攻毒1日龄雏鸭能引起100%发病死亡,利用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标准血清进行中和试验、血清被动免疫保护试验、RT—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 标签: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 简介:首次从潍坊地区的架子牛中分离到牛支原体,通过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PCR等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并通过微量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方法从7种药物中选择出了沃尼妙林、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和左氧氟沙星4种敏感性较好的药物,通过临床使用可有效降低牛支原体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 标签: 牛支原体 潍坊地区 PCR 分离鉴定 微量最低抑菌浓度 敏感药物
  • 简介:馒头制品的回生是一个普遍问题。在馒头制作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大豆分离蛋白或可溶性大豆多糖,将制作好的馒头在-40℃条件下冷冻1h后于-18℃下贮藏,定期测量馒头芯的硬度、淀粉α化度及水浸提物含量三个淀粉回生指标。结果表明:分别添加2%大豆分离蛋白和1.5%的可溶性大豆多糖均可对冷冻馒头的淀粉回生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延缓馒头贮藏过程中品质的下降,可获得较高的感官评价值。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可溶性大豆多糖 冷冻馒头 淀粉回生
  • 简介:茶,不仅是具有保健作用的商品,而且是具有文化品位的无价商品,正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朱寨先生在黔北茶文化研究会上讲的:“茶,主要不以重量数量领先取胜,它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所载负的文化含量”。贵州是一杯茶,清冽、醇厚、馥郁、甘甜,让人回味无穷。捧一掬乌江水,五千年黔茶文化便从片片茶叶中悠悠地伸展开来,神奇的古黔民族茶文化由此揭开面纱。

  • 标签: 贵州 茶文化 茶业历史 少数民族 饮茶习俗
  • 简介:民族山区由于历史、社会和地理条件的原因,实行科技兴农具有紧迫性.要普及和推广适用科学技术.通过逐步实现系列的项目,培养人才,开发自然资源,解决存在的问题,使科学技术扎根.落实优惠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强化管理功能,变山区潜在的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

  • 标签: 民族山区 经济开发 科技兴农 普及推广 优惠政策
  • 简介: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多发疾病,给奶业及养殖业造成了巨大危害。据报道,该病在美国的发病率约为46%,在日本平均发病率为45.1%,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50亿美元[1]。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原因众多,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已知的微生物多达220种,其中20余种为常见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

  • 标签: 牛乳房炎 病原菌分离 药物敏感性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停乳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
  • 简介:组蛋白去乙酰化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器官构建及逆境胁迫和激素信号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基因组范围内,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的组蛋白去乙酰化(HDAC)基因家族的各成员、分布及结构和功能等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辣椒HDAC家族包含14个蛋白质,分为3个亚族,其中RPD3/HDA1成员最多,为10个;HD2具有3个成员,SRT2仅有1个成员;其主要分布在8个染色体上,且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辣椒HDAC基因成员与拟南芥家族具有相似分类.在辣椒HDAC结构域中包含18个重要的基序,同组中的HDAC成员蛋白序列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基本一致,且各亚族成员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组成特异,表明这些基序的存在对HDAC蛋白功能的执行是必需的.分析辣椒发育过程中HDAC各成员表达谱数据发现,CaHDA1在果皮和胎座成熟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升高,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辣椒后期果实的发育过程.这将为辣椒HDAC家族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功能解析提供实验参考依据.

  • 标签: 辣椒 组蛋白去乙酰化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 简介:在优化土壤稀有放线菌选择性分离方法的基础上,对从安徽、浙江、山东、陕西等地采集的31份土样中的稀有放线菌进行了选择性分离。结果表明:以改进的HV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将土壤样品稀释100倍,添加2×10^-5g/mL重铬酸钾+2×10^-5g/mL萘啶酮酸+1×10^-5g/mL卡那霉素作为抑制剂分离效果最好。以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为指示菌,从分离的417株放线菌中筛选出H32、H75、H223、H227、H238等5株可代谢抗菌活性物质的菌株。离体条件下,5株放线菌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sorokiniana、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turcic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alternate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中H223和H238菌株发酵液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均小于10mL/L;H32菌株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孢子萌发的EC轴值分别为25.5、28.9和29.9mL/L。5株放线菌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显著,其中H223菌株发酵液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达30mm以上。盆栽实验结果表明,5株放线菌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73.45%~82.35%,治疗效果为67.74%~70.80%。

  • 标签: 稀有放线菌 选择性分离 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