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探究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过程中护理的具体措施和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这8例患者在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其治疗效果。统计结果显示,这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为治疗有效,所占比例为25.0%,6例患者为治疗显效,所占比例为75.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这表明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主动脉CTA检查方法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重组、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表面遮盖成像等后处理方法。结果按DeBakey分型,表现为Ⅰ型16例,Ⅱ型8例,Ⅲ型26例。重要分支血管受累12例。结论主动脉CTA扫描方法可以明确主动脉夹层分型;详细评估主动脉及重要分支血管情况,器官受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详细影像学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A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再发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型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0年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58例TEVAR术后再发A型夹层患者的资料。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57.0±6.7)岁(范围:31~71岁)。术后再发A型夹层距TEVAR的时间[M(QR)]为37 d(72.8个月)(范围:1 h至14年)。48例急诊手术,9例亚急诊手术,1例转运至手术室途中因夹层破裂死亡。57例手术患者均行主动脉根部处理。54例于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全弓置换,3例(年龄>65岁)于浅低温下行弓部去分支吻合+升主动脉置换+弓降部覆膜支架植入术。结果手术时间(445±32)min(范围:382~485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3±19)min(范围:89~133 min),心肺转流时间(189±27)min(范围:162~221 min),术中出血量(665±343)ml(范围:450~1 750 ml)。术后ICU停留时间5(6)d(范围:2~27 d),术后住院时间14.0(4.5)d(范围:2~36 d)。死亡3例,包括严重脑部并发症2例,严重肝功能不全合并消化道出血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术后随访0.5~7.0年,1例术后3个月发生左冠状动脉吻合口漏,行再次手术,2例再次行胸腹主动脉置换,其余患者CT血管造影未见吻合口漏和支架扭曲膨胀不全。4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术后2年突发脑梗死。结论TEVAR术后再发A型夹层多数与支架移植物相关,积极的外科手术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主动脉 血管内手术 支架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30-67)岁;其中急性主动脉夹层12例、慢性夹层4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结果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4例。行主动脉弓置换及“象鼻”支架术2例,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1例,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13例,其中同期行Bentall术2例、主动脉根部成形术8例。心肌阻断时间59-137(104-31)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57(29-11)min。术后肾功能衰竭2例,1例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另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5例患者出院,随访1个月至1.5年,1例患者于术后约1个月双下肢肌肉坏死,在外院施行了截肢手术,8例患者不同程度恢复工作,无晚期死亡或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脉及全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血管假体置入 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接受介入室内行腔内隔绝术的腹主动脉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介入室内行腔内隔绝术的腹主动脉瘤合并高血压患者32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1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介入室内行腔内隔绝术的腹主动脉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密切留意患者的体征变化,在围手术期给患者提供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防止患者术中出现相关并发症,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动脉瘤 腹主动脉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3月30日起在我院进行为期一年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5例纳入研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并观察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治疗后的术前、术后超声参数与心功能指标。结果:术后,患者的超声参数中Vmax(最大流速)、maxPG(最大压力梯度)、meamPG(平均压力梯度)较手术前有所下降,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手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重度高危主动脉狭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的恢复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预后,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度高危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主动干预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2月,纳入对象:在我院进行手术诊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46例,研究方式: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主动干预),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相较于对照组(73.92%),观察组在护理后的有效率(95.65%)明显更高(P<0.05); 且相较于对照组(26.08%),观察组在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4.35%)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实施护理主动干预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效果,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采纳。

  • 标签: 护理主动干预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遇到主动脉夹层情况时,要及时做好抢救工作,要注意血压的观察和护理,安排好疼痛与休克观察与护理,应注意心理护及其它护理。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严密地观察病情,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熟练的抢救技术,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给予恰当的护理,是减少猝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动脉食管瘘(aorto-esophageal fistula,AEF)是一种罕见、急性、致命性的主动脉疾病,CT和胃食管镜对其诊断有局限性。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被认为是后续根治性开放修复手术的桥接治疗,但完善的手术方案仍未获得定论。目前,AEF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仍存在争议,本文就AEF的诊疗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 作者: 崔晓丽,田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 第3期
  • 机构: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 简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较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在临床中,主动脉夹层常被误诊为心肌梗死,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其容易被误诊属性,主动脉夹层疾病需要在临床中予以甄别,通过精准的科学甄别分析,降低误诊率,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治疗效率。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优势在于控制基础疾病、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调理。基于此,本文筛选了中医诊治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文献,从中医诊断、防治、术后调理上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中医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报道了25名骨科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主动”规范礼仪培训的体会。培训要求护士掌握在迎接各级查房者时,执行相应的动作形体规范和汇报内容规范,做到主动起立、主动迎接和主动汇报。培训后,本科室护士在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方面的评价满意率,由85%提高到95%。“三主动”规范化培训促进了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了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

  • 标签: 高干病房 护士礼仪 护理管理
  • 简介:病人男,62岁。因胸闷、乏力3h伴出汗于2004-05-30入院。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服药不规则,疗效不确切;10年前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化疗1次,未复发。入院查体:T36.5℃,P58次/min,R18次/min,BP109/80-mmHg,神志清,精神稍差,发育好,营养良好,主动体位;皮肤稍湿冷,巩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瞳孔正常,颈部软,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

  • 标签: 主动脉夹层瘤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分析 治疗
  • 简介: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IT运维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企业提供业务的不断增加,传统的被动式IT运维服务难以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必须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主动式IT运维服务模式,就是在电力企业各项业务或是经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技术层面上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一方面能够切实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掌握主动式IT运维服务模式的应用技术,从而为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 标签: 主动式 IT运维 服务模式 运用分析
  • 简介:男人有时像个需要被夸奖的孩子,在一种激奋和受肯定的心情下,得到了那枚最好的糖果——性的奖赏。

  • 标签: 性爱 性生活 性卫生 两性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ofaorta,COA)诊断和治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2000年1月~2006年7月6年间在我院确诊并接受了内外科治疗的75例7岁以下COA病例,对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磁共振(MRI)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结果、手术方法、随访结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外科治疗组(52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3.85%),存活的50例经1个月~6年的随访,治愈47例,3例术后1~2年证实再缩窄行球囊扩张术.内科治疗组(23例)20例单纯、局限的COA行球囊扩张术,1例再狭窄行2次球囊扩张;3例合并弓发育不良的COA行球囊扩张,有2例症状复发,其中1例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放弃外科手术治疗,1例扩张后2年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COA治疗上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方法有补片加宽、切除端端吻合、左锁骨下动脉翻转等,合理选择术式效果令人满意;单纯、局限的COA和外科手术纠正后发生的再狭窄是球囊扩张术的较好指征,球囊扩张术对合并弓发育不良的COA的疗效不佳。

  • 标签: 儿科 主动脉缩窄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作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一种,主动脉夹层体现出病情发展快速以及致死率极高的特点,在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的诊断之后,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除此之外,主动脉夹层治疗的过程当中还包括内科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符合治疗,结合不同的类型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随着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介入手术治疗,本文针对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的进展情况进行研究。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 简介: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真假两腔,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张的一种血管疾病。本病起病急骤。预后凶险,早期不及时诊治,病死率高。每年约有50-100/10万的发病率,发病48h内死亡率高达50%,病死率每小时增加1%,1周内达70%,3个月达90%。本病既往少见,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诊治 主动脉内膜 动脉中层 血管疾病 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