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自1972年我国医药工作者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Arteminin)以来,青蒿素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和独特的抗疟活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21世纪替代奎宁的最有效的抗疟药。青蒿素对各种疟原虫红内期无性体具有强力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症状和杀灭疟原虫。青蒿素类抗疟药主要有:蒿甲醚(Artemether)、青蒿琥酯(Arteaunate)、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等,在世界各地已广泛应用。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3~5亿的疟疾病例,其中90%发生在非洲。在非洲,每年有数百万患者死于疟疾。目前,中国、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及许多非洲国家恶性疟疾流行区疟原虫对氯喹、奎宁已出现抗药性。在尼日利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恶性疟疾对氯喹的耐药性已达到50%~80%。提高广大医学界人士对青蒿素的认识,推广、正确、合理使用青蒿素,有助于提高恶性疟疾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对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现将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的临床应用现状简要综述。

  • 标签: 青蒿素类抗疟药 恶性疟疾 临床应用 素治疗 疟原虫红内期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是一项先进的医学分子影像技术。近年来,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目前,PET检查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价值正逐步得到认可,部分项目已列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医保报销范围。在我国,PET技术的应用也在迅速增长。本文在简单介绍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优势的基础上,对其在肿瘤和心、脑疾患中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该领域当前的应用研究热点-PET/CT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 计算机断层(CT) 临床应用
  • 简介: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20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亦有提前的趋势。因此对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多层螺旋CT(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MSCT)以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实现了对冠状动脉的二维和三维成像.成为目前冠心病影像学诊断中最有发展潜力的非创伤性成像技术。MSCT能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判断传统冠状动脉造影不能显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此外.MSCT在冠状动脉搭桥、冠状动脉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也具有很大优势。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合评价M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诊断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冠状动脉狭窄 动脉成像技术 血管内支架植入
  • 简介: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由小干涉RNAs介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能引起序列特异性的mRNA降解,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本文介绍了RNAi的作用机制,小干涉RNA(smallinterferenceRNAsiRNA)的制备以及RNAi技术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阻断方法,由于我们对RNAi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RNAi技术的应用在方法学等方面尚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

  • 标签: RNA干扰 基因功能研究 基因治疗
  • 简介:血糖监测是了解糖尿病病情的基本手段,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尚无统一的血糖监测使用规范。2010年12月第二届血糖监测国际论坛在上海召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宣布成立血糖监测学组,并发布了《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讨论稿)》[1]。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并组织修订,2011年2月《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以下简称为《指南》)正式发布[2]。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监测 指南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塞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西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为一大类其英文词尾均为statin(他汀)的药物被统称为他汀类药物。他们能够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代谢中关键性限速酶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作用,使肝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临床多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对冠心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有益。近来有研究表明这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尚具有抗炎、免疫抑制、脑保护、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保护血管内皮等作用,并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临床应用 调脂外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胆固醇合成 高胆固醇血症
  • 简介:许多人儿时把玩过小磁体,隔着障碍物用磁力移动书钉之类的小铁件。磁场力的这种非接触的跨空间作用方式,为各领域进行遥控操作提供了科学基础。随着医学三维影像技术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日益完善的遥控磁导航技术(magneticnavigationtechniques,MNT)正改变着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领域的介入手术操作方式和治疗效果。

  • 标签: 介入操作 导航技术 遥控 应用 心脏 自动控制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胰管结石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11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手术中均行超声检查,评价主胰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胰管结石的部位及数目。结果术中超声提示患者主胰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平均内径(1.0±0.4)cm(0.6~2.0cm)。胰管结石单发1例(9.1%),多发10例(90.9%),其中2例术前误诊为单发结石。结石位于胰头部4例,全胰弥漫分布7例。声像图上结石部位显示为强回声,伴声影。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论术中超声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可较为准确地定位胰管结石的部位,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 标签: 结石 胰腺管 超声检查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 简介: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一种双链州double-strandedRNA,dsRNA)触发的。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lalGeneS]lendng.PTGS)。自1998年Fire等发现并明确提出“dsRNA介导的RNA干扰”概念后,由此衍生而来的RNA干扰技术得到广泛重视并不断发展成熟,在基因功能。

  • 标签: RNA干扰技术 疾病研究 血液 基因沉默机制 序列特异性 DSRNA
  • 简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高.65岁以上国外心衰患病率可达6%-10%,我国为1.3%。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心衰正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心血管病症翻。目前已明确,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而导致心室重塑的主要因素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与心肌重塑有关的刺激、介导因素有: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②β肾上腺素能系统;③醛固酮系统;④氧化应激;⑤炎症性细胞因子;⑥内皮素等。心衰早期治疗可以阻止其发展,当代治疗心衰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阻断心肌重构。当前认为治疗慢性心衰最有效的药物是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尿剂和洋地黄药物,严重心衰者还须接受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的治疗。肯定标准治疗的药物有: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等。

  • 标签: 药物治疗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神经内分泌系统 β肾上腺素能系统 β受体阻滞剂
  • 简介:目的:通过综合医院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实践,提高各科医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认知,改善职业倦怠。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了56次巴林特小组活动,共有179名医师参与,参加的医师包括不同年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正主任医师),涵盖多个专业(内科、外科、精神科、全科、肿瘤科、急诊科、放射科、病理科),其中在上海综合医院参加者主要为负责教学的主治医师,在温州综合医院主要为全院住院医师。结果:通过巴林特小组的活动,医师们在对理解患者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提高沟通技能等方面获得显著的感悟和提高,73.8%的医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能够识别,在医患沟通中能与家属一起沟通疾病的发展情况并给予情感支持,78.6%的医师认识并感受到自身角色对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和责任,57.1%的医师能够开展比较满意的医学访谈,54.8%的医师感觉通过培训能够与那些"挑剔"的患者及其家属沟通,64.3%的医师能够做支持性的危机干预,83.0%的医师感到能够在工作中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压力。结论:通过巴林特小组的培训,综合医院医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认知和处理得到提高,医师自身的职业倦怠也得到一定改善,巴林特小组很适合在综合医院推广。

  • 标签: 综合医院 巴林特小组 医患关系 职业压力管理
  • 简介:随着胆道结石发病率的上升和人群中嗜酒者的不断增多,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急性胰腺炎特别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营养支持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是AP治疗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讨论近年AP营养支持方面的几个问题。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治疗 营养支持 胆道结石 发病率 嗜酒者
  • 简介:结核性胸腔积液在我国仍然是常见病、多发病,绝大部分病人通过规则的化疗、适当的抽胸液以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等项常规方法的治疗,胸液能够吸收,获得临床治愈。但由于就诊时间较晚,治疗措施不适当,或者治疗措施还不够完善等项因素,不少的病例在治疗前就已经有胸膜增厚和包裹性积液,部分病例则在治疗过程中再形成胸膜增厚和包裹性积液。

  • 标签: 包裹性积液 胸液 胸膜增厚 结核性胸膜炎 介入治疗 治疗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鼻吸氧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人工鼻吸氧)和对照组(常规导管内吸氧),每组34人,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每天护理项目次数、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套管堵塞率。结果实验组的康复时间为(9.0±2.8)d、每目的护理项目次数(气道湿化、雾化、吸痰、拍背)为(10.0±2.6)人次;对照组为(12±3.6)d和(28.0±4.5)人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套管堵塞率为5.8%和2.9%,对照组为29.4%和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鼻吸氢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护理的工作圣.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气管套管堵塞率。

  • 标签: 人工鼻 吸氧 效果
  • 简介:心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波及全球,是许多富裕国家的主要灾难之一。20世纪80年代,冠心病居美国死亡人数及死因顺位前10位死因之首,占死亡人数的24.1%。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达到10~26/10万。随之而来的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数量的不断增加,美国每年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数超过100万,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 导航技术 冠心病介入治疗 应用 心血管病 死因顺位
  • 简介:随着医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ANN)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重症监护室(ICU)中。ANN可以把大量的临床资料转化为信息,辅助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在ICU中,ANN的作用有很多,主要是用来进行结果预测。应用ANN对于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监护室 人工神经网络 结果预测
  • 简介:2013年《科学》杂志提出了6个当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领域进展,其中之一便是单细胞测序。如果将成千上万个细胞一起进行研究,就会模糊对细胞之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认识。一般认为,当研究深入到单细胞层面时,研究者可能失去对整个系统的把控,但如果在整个系统中挑选多个单细胞进行研究,则可能重建出整个系统,并能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单细胞测序 肿瘤 转录组异质性
  • 简介:单克隆抗体于1975年由Koehler等首次提出.之后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往抗CD20单克隆抗体因其鼠源性在临床应用上受到极大限制.直到人鼠嵌合的利妥昔单抗(fituximab)出现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淋巴瘤 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