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各类导管在临床上广泛引用,导管固定方式已引起护理人员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导管固定方式别针橡皮筋固定法,简称别针法,存在诸多缺陷。近年来有不少临床护理人员对导管固定方式进行改进,如截流夹固定法和票夹固定法等,但这些改良固定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探讨更好的导管固定方式,以满足临床导管固定的需要,使导管得到更安全、

  • 标签: Y型导管安全固定夹 开发研究 应用
  • 简介:脑梗死是Ⅱ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导致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Ⅱ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时,升高的血糖易使病情继续加重,也同时严重损害了神经功能,导致所需恢复时间延长,致残率增高。对于Ⅱ糖尿病患者,及早控制血糖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加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症 脑梗死 护理
  • 简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Botox)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芽胞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与典型的外毒素不同,肉毒毒素并非由生活的细菌释放,而是在细菌细胞内产生无毒的前体毒素,即神经毒素和血凝素或非血凝活性蛋白的复合体,待细菌死亡自溶后游离出来,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肌张力障碍疾病 应用 治疗 革兰氏阳性 肉毒杆菌
  • 简介:目的总结护士主导镇静管理方案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组建护士主导镇静管理团队,医护共同评估患者病情并合作制定镇静目标,护士实施具体方案,如药物使用管理、病情监测及镇静效果标准化评估、并发症处理等.结果实现预期的镇静目标,促进患者机械通气的正常进行及实现预期脱机.结论护士主导镇静管理方案有利于镇静效果评估的连续性,避免了非计划拔管和镇静过深.

  • 标签: 重症患者 镇静管理 护士主导型
  • 简介:目的探讨小R枕在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误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将2013年1—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3例脑卒中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翻身及卧床时应用翻身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R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误吸、咳痰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误吸、咳痰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将小R枕应用于脑卒中卧床患者中,能减少误吸的发生,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的预防有一定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R型枕 误吸 卒中相关性肺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2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病区将内分泌病房患者分为2组,每组76例,1个病区为试验组,对其进行个案管理;1个病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在干预前后用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并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自我管理中饮食控制、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运动管理和药物监测维度得分及自我管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个案管理模式对2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足部护理和高低血糖处理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控制其糖代谢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健康教育 个案管理
  • 简介:渗出性多性红斑严重者为斯一琼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皮肤炎症性疾病,有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对称性分布,并有特征性的靶形成虹膜惮红斑,严重时皮疹分布广泛,出现紫癜性红斑、水疱和大疱,黏膜损害,以及严重的全身症状。该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及药物有关。我院于2007年6月收治1例重型渗出性多性红斑的患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多型性红斑 渗出性 护理 重型 皮肤炎症性疾病 小儿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各种品牌的一次性输液器材被广泛使用在临床医学领域,随着医疗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普遍使用的输液器材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输液器针头上的输液孔一般设置在距离输液瓶口上2.3~3.2cm处,导致输液瓶中的药液无法滴净,输液瓶中存留药液可达3-4ml,造成了药品的严重浪费。

  • 标签: 输液器材 设计 双孔 医疗市场需求 输液器针头 静脉输液
  • 简介:总结83例甲H1N1流感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认真做好隔离,加强病情观察,给予平衡饮食,重视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注意安全管理。83例均治愈出院,未出现并发症和院内感染。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 呼吸道传染病 护理
  • 简介:单心室是一种少见、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二个房室瓣同房室瓣开口与单一心室,发出主动脉和肺动脉,并伴有血管畸形。运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是近年来纠治青紫单心室的新方法,但由于患者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国内医院开展较少。本院在2005年3月27日成功地为1例右心室单心室患儿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单心室 围手术期护理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右心室 先天性心脏畸形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危重甲H1N1流感(甲流)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危重甲流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就地隔离治疗的护理过程。结果经严密监测、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4例患者病原学检测连续2次阴性,体温正常,无并发症,治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严密病情监测、合理用药及机械辅助通气护理、积极心理干预对危重甲流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切实执行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发生。

  • 标签: 危重甲型H1N1流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 ]通过对 48名 II糖尿病患者佩戴动态血糖仪( CGM ) ,为 患者和医护人员供了一个连续、 全面、 可靠的全天血糖数据指标 信息,了解血糖波动趋势,发现诊断 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能判断 的高血糖或 低血糖情况 。为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治疗饮食 教育提供了更直观生动,更具有个性化的数据依据 ,化繁就 简,化抽象为实象。 通过实验 佩戴 CGM得出的数据信息 ,针对性差异性的对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药物实施 干预,患者的 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之 前血糖控制效果。通过 患者佩戴 CGM, 显著提升了 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增强 对糖尿病知识的 了解,提高患者本人 的自护意识和 行为能力,减少痛苦和避免发生意外,提升 患者生活质量,都有非常明显的 效果。

  • 标签: [ ]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健康 教育 自护行为
  • 简介:总结StanfordA主动脉夹层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要点。对9例未能进行手术治疗而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的StanfordA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3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其余6例病情恶化死亡或放弃治疗。认为对于采取保守治疗的StanfordA主动脉夹层患者,积极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心率,有效镇痛,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药物疗法 护理
  • 简介:2004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决定把中等和高职护理教育纳入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育部已分别会同有关部委或行业组织印发了相关专业领域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为了搞好护理专业领域技能紧缺人才的培养,

  • 标签: 护理专业 人才素质 2004年2月 人才培养 高职护理教育 培训工程
  • 简介:面肌痉挛是面神经受到刺激后的一种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的不断痉挛,包括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的痉挛。面肌痉挛用面部理疗和应用肌肉松弛剂,达不到满意疗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欧美国家开始将A肉毒毒素应用于面肌痉挛的治疗,1993年10月国内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研制了A肉毒毒素,并应用于临床,效果较好。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应用A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5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面肌痉挛 A型肉毒毒素 护理
  • 简介:学习医院是以共同愿望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病人负责的扁平化的横向网络系统。它强调“学习+激励”,不但使人勤奋的工作,而且尤其注重使人“更聪明地工作”。它以增强医院学习力为核心,提高群体智商,使员工超越自我,不断创新,达到财富增长、服务超值的目标。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医院迫切需要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医院形象,保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构建学习组织来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角度作些思考。它的核心是“要求全体医护人员要全身心地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医院,通过学习提升医院竞争力。

  • 标签: 医院核心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医院 医疗市场竞争 可持续发展 医院竞争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护理对凶险前置胎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凶险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观察组VS对照组=6.67%(2/30)VS30.00%(9/30),观察组<对照组(P<0.05);②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P<0.05);③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VS对照组=3.33%(1/30)VS23.33%(7/30),观察组<对照组(P<0.05);④护理满意度:观察组VS对照组=93.33%(28/30)VS66.67%(20/30),观察组>对照组(P<0.05)。结论:在凶险前置胎盘患者护理中实施PDCA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PDCA护理 凶险型 前置胎盘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