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回顾,重点对血糖监测的意义,监测方案和监测相关技巧进行探讨,提出了糖尿人自我血糖监测健康教育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血糖监测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与以往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监测对2型糖尿精确性的差异,探讨CGMS在发现低血糖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治入院的2型糖尿患者70例,其中男36例,年龄范围为24~75岁,年龄(46.8±8.3)岁;女34例,年龄范围为29~71岁,年龄(40.2±9.2)岁。入院后72 h同时用血糖仪进行毛细血管血糖及CGMS监测,5次/d(3餐前、夜间10:00及凌晨),同时收集疾病相关资料,分析糖尿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时段特点及2种测量方式的差异性。结果三餐前及凌晨CGMS血糖值分别为(7.50±1.74)mmol/L、(9.74±2.85)mmol/L、(9.45±2.53)mmol/L、(7.83±2.11)mmol/L,均低于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7.80±1.78)mmol/L、(11.41±3.13)mmol/L、(10.06±2.94)mmol/L、(8.24±2.1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夜间10∶00所测得CGMS血糖值略高于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段均有低血糖现象的发生,以凌晨时段最多,总体观察CGMS监测出的例数较常规指尖监测的多,其中以凌晨时段发生低血糖的病例最多,CGMS凌晨测量出的低血糖检出率为18.57%(13/70),高于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7.14%(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餐前及夜间10:00的CGMS较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测量出的低血糖数量上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GMS可实时监控血糖情况,对低血糖监测较传统指尖毛细血管末梢血糖检出效果更优越,可减少后期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糖尿血糖波动因素及动态血糖监测的实际作用。方法收集我院1年之内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血糖仪定时血糖监测,即对患者实施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觉前的血糖监测,观察组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系统对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2%,观察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12%,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能够较好的监测妊娠期糖尿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血糖波动因素 动态血糖监测 分析
  • 简介:利用自设问卷,对糖尿人进行访谈式调查,分析存在问题。结果:糖尿人自我血糖监测存在许多问题,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回顾,重点对血糖监测的意义,监测方案和监测相关技巧等健康教育要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糖尿人自我血糖监测健康教育要点。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血糖监测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糖尿肾病患者行为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以74例糖尿肾病患者(2020年5月至2023年1月)为例,随机分为两组,给对照组中的3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观察组中的37例患者,评估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能力评分更高,血糖水平更低,(P<0.05)。结论:对糖尿肾病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提高其能力,且血糖控制效果较好。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糖尿病肾病 自护行为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1日-2017年10月30日我院收治的糖尿患者86例,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时实施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为常规组,实施护理干预的43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更优(P<0.05),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和患者咨询次数减少(P<0.05),带泵教育时间和处理报警次数增多(P<0.05)。结论糖尿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血糖的控制水平,改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的相关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评估2型糖尿血糖漂移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05-2021-05这两年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患者中的4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并从同期住院治疗的糖调节正常患者中,随机选择4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展开两组患者血糖漂移变化情况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三餐前后血糖水平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日内血糖漂移变化相比显著,(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患者,可采用动态血糖监测评估患者的血糖漂移变化情况,以便为患者拟定相应降糖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2型糖尿病 血糖漂移 血糖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院外糖尿患者的随访过程当中运用行为干预,对院外糖尿患者的行为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自我院内分泌科病房出院的糖尿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住院期间均参加同样的小课堂糖尿教育,出院后进行同样频次的随访,其中干预组在随访过程中运用行为干预,分别于3个月,半年后评价患者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代谢指标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 标签: 行为干预 糖尿病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糖尿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进行系统糖尿健康教育。每两个月检测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健康教育组病人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帮组病人建立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病人血糖明显降低,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血糖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糖尿患者家庭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协助,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方法将糖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对患者本人实施有关糖尿知识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对患者家属也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初诊2型糖尿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19日至2017年2月19日期间我院初诊2型糖尿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诺和锐30胰岛素治疗和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PG(6.81±0.13)mmol/L、2hPG(7.13±1.42)mmol/L、UAE(9.85±1.02)ug/ml、CRP(0.16±0.18)mg/L、低血糖发生率(2.00%)、血糖达标时间(6.18±1.33)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用于初诊2型糖尿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初诊 2型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糖尿患者的血糖变化及护理要点、注意事项。方法:用CGMS监测仪对26例糖尿患者进行72h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与护理。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CGMS,无不良反应。结论:合理应用CGMS,能及时了解糖尿患者血糖的变化特点,为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指导糖尿的护理。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
  • 简介:【摘 要】 糖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患病 率逐年增加。随着人们对糖尿认识的深入,血糖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获取实时动态持续的血糖指标和科学护理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 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护理的重点,阐述 72 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影响糖尿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因素,为建立系统、规范的科学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72 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应用实时动态血糖仪对住院糖尿患者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结果:全面记录患者72h血糖参数,及时发现了严重低血糖和高血糖。结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能有效解决糖尿治疗中血糖监测的盲点,能指导医生更精准的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仪 糖尿病 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