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为缩短留置导尿留置时间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筛选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诊治的58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满足研究需求分别设立A组与B组,对患者平均分配,达到每组29例的标准。B组采取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缩短患者的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对比其感染发生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A组患者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后,其感染发生率(89.65%)明显低于B组(62.06%),P<0.05。A组患者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后,其治疗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B组(68.96%),P<0.05。结论: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留置导尿患者的治疗情况,对其进行每日监测,详细记录其生活指标变化、尿标本培养等,适时提醒医师是否可进行拔管,合理缩短神经源性膀胱留置导尿留置时间,有效降低其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留置导尿 缩短留置时间
  • 简介:观察美多丽-P散瞳时间对术中维持瞳孔散大时效。将16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1h散瞳,B组术前2h散瞳,分别测定术中瞳孔变化,两组散瞳效果及维持时间差异(P<0.01),美多丽-P术前1h散瞳可满足手术要求。

  • 标签: 白内障摘除 术前散瞳 时效
  • 简介: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不同时间间隔口服心痛定的降压效果。方法:高人压病患者64例,其中男:女=46:18;年龄57~78岁;病程2~23年;Ⅰ、Ⅱ期分别为24例和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次/d(7:00,11:00,17:00)和B组:1次/8h(7:00,15:00,23:00),每组32例,予口服心痛定10mg/次。结果:两种服药方法均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SBP)和好张压(DBP)(P<0.95~0.01,除外A组6:00~7:00血压),1次/8h时服药方法降压作用较3次/d更为明显,尤其在晨6:00和7:00时问段表现尤为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口服心痛定应依据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护理学,结合人体血压时辰节律,改变目前临床常规3次/d给药方法为1次/8b。

  • 标签: 患者 高血压病 心痛定 口服 时间护理 服药方法
  • 简介:近年来静脉留置套管针以它独有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受广大护理人员和患者所喜爱.美国输液协会推荐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天,我国尚无统一的规定标准.康晓燕等建议将5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1],我们医院也实行此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例不能达到预期留置时间.本文针对我科2002年6月~12月应用400例留置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留置导尿管时间与发生尿路感染的关系,并总结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科室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受者83例。所有患者术前留置导尿管,于拔除导尿管前行尿培养。观察患者拔除尿管当天的症状,对尿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尿培养结果阳性23例。其中留置导尿时间10d以上的患者尿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留置导尿时间10d内(含10d)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肾移植受者留置导尿管拔除时间为术后第9~10d,而执行环境消毒措施、预防逆行性感染,保持出入量平衡是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 标签: 肾移植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过滤器(BF)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4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亲水型BF组(n=20)与复合型BF组(n=20)。在病人机械通气开始时,将BF连接在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螺纹管Y形管接头之间;在病人机械通气后的第1天-第5天,每天对两组病人BF滤过膜的呼吸机侧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亲水型BF组细菌培养阳性率第1天均为0,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0%、75%、100%、100%,复合型BF组细菌培养阳性率第1天、第2天均为0,第3天、第4天、第5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5%、70%、100%,两组不同采样时间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第2天、第3天、第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菌鉴定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水型BF的更换时间以每天1次为宜,复合型BF的更换时间以2d1次为宜,复合型过滤器滤菌效应较亲水型好,不同型号BF的更换与细菌的种类无关。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过滤器 更换时间
  • 简介:目的了解薰衣草对慢性肝病患者在改善睡眠、延长睡眠时间上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有睡眠障碍的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薰衣草温水擦浴及足浴组(薰衣草组)、护士引导下渐进性放松训练组(放松组)、联合组及对照组,观察并评价干预前、干预1周及2周后其睡眠自评总分值、睡眠时间分值的变化情况,比较不同方法问的效果及特点。结果薰衣草温水擦浴及足浴能有效降低慢性肝病患者的SRSS自评总分及延长睡眠时间。结论薰衣草温水擦浴及足浴是一种简便易行、快速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睡眠障碍的护理方法。

  • 标签: 慢性肝病 薰衣草 睡眠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活动在减少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20年1月~3月内镜诊疗患者与2020年4月~6月患者相比,分析患者等候时间长的原因。结果:医院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设定每日基础工作量、协调科室内部人员等措施,有效减少了患者等候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开展PDCA活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内镜诊疗等候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让科室内部工作效率更加高效,配合更加协调。

  • 标签: PDCA 减少 内镜诊疗 等候时间
  • 简介:摘要 :麻醉后复苏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后的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的生命指征完全恢复稳定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检索了解复苏室停留时间过长的定义和原因及其影响。文献表明,患者滞留PACU的原因除了有苏醒延迟、高龄、低氧血症、血流循环不稳等,还有转运人员不足、病房缺少床位和手术室滞留等其他原因。病人在PACU的停留时间过长会影响其他术后病人的住院护理, PACU床位也会产生积压,导致手术进度放缓,进而导致外科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意。然而,缺乏关于这种情况对患者和PACU护士的影响的数据。围手术期管理需要制定干预措施,以解决这些问题。未来仍需要探索PACU护士与PACU停留时间过长的相关经验。

  • 标签: 停留时间 麻醉后复苏室 PA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对缩短体检科体检报告出具时间的效果观察。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3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予以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体检者的体检报告出具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体检报告出具时间缩短,获得护理满意度较高(P<0. 05)。结论:在体检中心的护理工作中,运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可缩短体检中心体检报告出具的时间,提高体检中心的工作效率,使得体检者早日得到体检结果进行下一步干预,有利于体检者的身心健康,可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精细化护理管理 体检科 体检报告出具时间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150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观察对影响留置时间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19年3月-2020年2月神经内科150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进行观察,随机抽签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B组实验组,观察组按照«2016INS静脉治疗实践指南»标准96小时拔除,实验组不断延迟时间按指针出现红肿、静脉炎渗漏、感染等情况进行拔除。入组患者中我们分别针对我科具有专科特点的病人,从药物性质、疾病(伴随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每天出现堵塞、静脉炎、渗漏、感染等指针后进行拔除;结果:入组A组的60例患者,40例96小时后常规拔除无静脉炎的发生,20例2-3天发生管路堵塞、局部疼痛及轻度静脉炎后拔除。入组B组90例患者,其中有10例留置时间12天,最长6例长达14天,35例留置时间5-8天,31例留置时间3-4天发生堵塞或局部疼痛拔除,有8例1-2天发生了局部疼痛,轻度静脉炎后拔除;结论:留置针留置时间主要还是留置部位、血管条件、药物性质、疾病(伴随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每天输液次数、输液量有关。

  • 标签: 神经内科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观察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随机挑选2020年5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根据所实施的护理服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产程平均时间均要比对照组短,差异对比度大,同时,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临床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分娩时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可以缩短产程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剖宫产率,提升产科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产程时间 分娩方式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疗养时间对海军疗养员疲劳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2月海军疗养员11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5名,对照组55名,对照组在疗养院行1周时间的疗养,实验组行4周疗养,对比疗养效果。结果:疗养后,实验组疲劳程度评分为(3.96±0.23)分,睡眠质量评分为(4.03±0.55)分,与对照组的(6.02±0.63)分、(6.11±0.6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疗养时间 海军疗养员 疲劳 改善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眼科手术室护理时间利用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100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各个手术时间段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各个手术时间段的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手术室护理时间的利用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采取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时间利用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可推广使用。

  • 标签: 眼科手术 手术室护理 时间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急诊护理绿色通道。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救治时间。结果:实验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绿色通道效果确切。

  • 标签: 急诊护理绿色通道 急性脑卒中患者 救治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延长小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3~10月期间120例使用贝朗24号安全型留置针置管患儿,其中60例为对照组,,剩余60例实验组运用PDCA循环法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 留置针 固定方法 透明敷料 加强宣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多长时间就能减少或不发生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方法]对100例300例次静脉输液的糖尿病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其拔针后不同按压血管时间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5min较按压至不出血为止、按压3min的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糖尿病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时间5min或以上。

  • 标签: 糖尿病 静脉输液 血管
  • 简介:目的通过试验,找出静脉输液瓶盖消毒加药后有效消毒时限,确定再次消毒时间。方法取210瓶液体作为试验样本,分为7组,30瓶,组,按常规加药消毒,放置。分别在加药后即时及加药后的5,10,15,20,25,30min7个时间段对瓶盖进行采样,送细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结果7个时间段瓶盖细菌污染情况比较χ^2=3.822,P〉0.05,菌种分布情况比较χ^2=25.3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液瓶盖消毒加药后在空气、物表细菌学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的治疗室放置30min内其消毒效果仍达国家标准,在此时间段内更换该瓶液体,接瓶前无需重新消毒。

  • 标签: 静脉输液 消毒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