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与教学实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接受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14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70,行优质护理),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安全性,值得借鉴和教学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输血的患者5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输血技术,给予观察组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比研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寒战、过敏、血红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进行输血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输血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输血安全性与抢救有效性,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 输血 不良反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采取奥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112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1例。单一组仅给予奥美治疗,联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46例(90.20%)明显高于单一组35例(68.63%),各组治疗前的症状评分并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症状评分(4.8±0.7)分明显低于对单一组(9.6±1.7)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采取奥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胃溃疡 胃出血患者 奥美拉唑 铝碳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接受奥美与碳酸铝镁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以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例数为100例,以区组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奥美治疗,实验组则接受奥美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分析2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高,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几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接受奥美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奥美拉唑 铝碳酸镁 胃溃疡 胃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置入宫内节育器后所取得避孕效果,分析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02月20日—2017年02月20日于我院进行避孕的育龄妇女中盲选40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参照组200例应用TCu220节育器,验组200例行MCu220节育器,比较两组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在脱落率、取出率、带器妊娠率、续用率的对比分析中,实验组脱落率、取出率、带器妊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续用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MCu220节育器进行避孕,可取得良好的避孕效果,优于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避孕 TCu220节育器 避孕 不良反应 MCu220节育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对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合理用药途径。结果从调查结果来看,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神经系统发生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分别为为38.82%,54.12%和43.53%。结论在临床医学中,左氧氟沙星使用和静脉滴注等因素不仅会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其所诱发的不良反应还有可能给患者的神经系统、皮肤系统等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合理选择用药途径与种类等对提升氟喹诺酮类药物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极有帮助的。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西药联合应用的临床不良反应和与之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旨在提升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药剂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开具的2000张西药处方单为研究对象,对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数量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多种西药应用的临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对象中共有西药联合应用处方1786张(占比89.30%),在西药联合应用处方单中有346张发生了不良反应(占比19.37%)。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来看,主要包括重复用药、剂量不当、不良配伍以及用法不当;从不良反应的表现来看主要包括过敏、头晕、恶心、失眠等;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来看,西药联合应用处方1786张中有346张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37%。结论多种西药联合应有的积极作用在于改善患者病情,利于患者康复,然而应当注意科学用药、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努力提高临床上西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

  • 标签: 西药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在单采血小板输注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017年度收治的32例在单采血小板输注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择同期的32例在单采血小板输注中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其中患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输血前后白细胞差值,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循环量、血小板输注前保存时间、献血前白细胞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输血前后白细胞差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输血史、药物史、血小板回收率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献血者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献血次数、循环量、血小板输注前保存时间、献血前白细胞计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单采血小板输注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献血者相关因素无关,可能与患者有无输血史、药物史及血小板回收率有关,有助于指导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采取洗涤血小板治疗。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输注 输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的18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来分析研究,共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皮肤、肠胃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肉和泌尿系统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为观察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患者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的安全性比阿莫西林高,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不良反应 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两种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冠心病确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采用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前后常规血脂四项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用药后12个月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用药前、后常规血脂四项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用药后12个月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患者应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糜烂性胃炎经埃索拉美与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糜烂性胃炎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3例。行埃索美联合胶体果胶铋治疗的参照组,行埃索美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研究组。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的胃泌素和胃动素情况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糜烂性胃炎患者实施埃索美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对患者病情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糜烂性胃炎 埃索美拉唑 康复新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双盲法”将2017.06月-2018.0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50例/组。一组实施奥美治疗(对照组),一组选择奥曲肽联合奥美治疗(观察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住院时间、2d内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4.00%(47/50)、止血时间为(19.54±5.55)h、住院时间为(4.11±1.25)d、2d内再出血率为8.00%(4/50)、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2例,数据与对照组之间进行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效果较佳,可推广。

  • 标签: 奥曲肽 奥美拉唑 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欧美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对消化性溃疡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进行分析,患者的入院时间来自2016年4月到2017年6月,本研究选择采用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选择采用雷尼替丁、呋喃酮、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42例,对所有患者选择采用奥美、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治疗以后,两周进行胃镜复查,并且对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本研究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溃疡的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都明显比对照组更加的优越,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对照组较低,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欧美联合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情况,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甲硝唑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临床病例在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药学分析。方法选择儿科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并随机分组,阿奇霉素就口服(观察组,n=40)与行输液(对照组,n=40)治疗展开对比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阿奇霉素口服,可显著减少病程不良反应,保障临床安全。

  • 标签: 儿科 临床应用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本文主要将某医院收治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病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百白破疫苗接种过程中,不良反应受免疫程度、季节和百白破疫苗种类的影响最为明显。结论在准确的了解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后,予以针对性措施干预对预防百白破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百白破疫苗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4例,按不同入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n=65)及对比组(n=59),分别予以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与硝苯地平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优于的对比组(P<0.05)。结论将非洛地平缓释片应用于治疗高血压患者中具有显著优势,其在提升临床治疗的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故可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高血压 非洛地平缓释片 硝苯地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实施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9例患者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分析59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不同给药途径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59例由于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皮肤、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不同类型,其中实施不同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与单纯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在确定患者不存在禁忌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应用,选择适合的给药途径,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降低耐药性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40例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患者,整理收集其使用中药制剂治疗时产生的不良反应,统计患者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等造成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与中成药制剂发生不良反应有联系。从年龄看,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有24例,占60.00%,因此老年人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集中人群。并且,使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的有24例,占60.00%,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方式,其余患者如外用有3例,占7.50%。从用药类型来说,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50%(P<0.05),口服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于其他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因素与患者年龄、用药类型、给药途径有关。

  • 标签: 中成药制剂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及原因。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1335张处方中选择200张抗菌药物处方,对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诱发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原因。结果本次1335张处方中包含抗菌药物处方200张,占15.0%,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占10.0%,因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诱发不良反应的占8.0%。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诱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长期连续用药、药物适应症与处方诊断不符以及使用无指证、超范围等。结论我院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必须要不断强化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尽可能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提高抗菌药物的应用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1例肿瘤患者使用nivolumab、pembrolizumab,探讨使用该药物的注意事项及临床常见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方法依据药品说明书将两药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置最终浓度范围从1mg/mL至10mg/mL,使用前30分钟予以苯海明20mg肌肉注射抗过敏治疗并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急性过敏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离院时给予患者副作用随访表及宣传册配合医生用微信或电话做好患者随访工作。结果患者中常见不良反应多为1~2级,多发生在1-2个月内,疲乏38%;皮疹33.3%;消化道反应便秘、恶心、呕吐、腹泻为9.5-14.2%。发热、皮肤瘙痒、呕吐、肝功异常、甲状腺功能减低均为9.5%。3级以上不良反应2例,1例为疲乏伴肌无力合并肌酸激酶明显升高;1例白癜风。结论患者应用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的不良反应多在应用1-2月发生,大多1-2度,少数3度,应定期随访,以便尽早控制。

  • 标签: PD-1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