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麻与腰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0月于该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8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麻醉方式采用全麻,治疗组采用腰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等。结果在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过程中,治疗组的血流动力学、心率、血压状况比对照组稳定,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对照组为17.07%,而治疗组中没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治疗组的安全性较对照组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腰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全麻,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并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腰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考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到本院住院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分为研究组34例,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腰联合麻醉,和对照组36例,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研究组选择L2~3间隙行腰联合麻醉,麻醉平面于T6~8水平,予丙泊酚(2.0~2.5μg/kg),芬太尼(0.002~0.004mg/kg)静脉注射,再加入小剂量咪唑安定0.05mg/kg,监测并记录静脉给药前、后注射前(T1)、注射后5min(T2)、注射后15min(T3)、注射后30min(T4)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不同时间点上对患者SBP、DBP、HR的影响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在术后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不良反应例数比较,研究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咪唑安定辅助腰联合麻醉行妇科宫腹腔镜探查术的效果良好,具有对患者刺激小以及术后清醒早等优点。

  • 标签: 小剂量咪唑安定 腰硬联合麻醉 宫腹腔镜探查术 效果
  • 简介: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它是步入临床、科研、创造文明方面的桥梁。笔者阐述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实验考试的重要性、实验考试内容和方法以及实验考试后的体会。认为通过加强实验考试,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明显提高。

  • 标签: 实验考试 生物化学教学 生物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 实践操作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 简介:笔者结合我国国情和临床生化检验教学特点,通过对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当今临床生化检验教学的改革。主要通过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式、学导式、比较式、讲授式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求的医学检验人才。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 教学 改革 教学改革 临床生化检验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为提高对生物化学的认识,突出生物化学实验地位,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革新实验教学手段,改变实验教学模式,来改革实验教学,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实验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模式
  • 简介:笔者介绍了《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的内容概要,通过对本科生教学使用此教材的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此教材反映了临床检验诊断学科的新进展和教改成果,内容丰富、新颖、重点突出、实用,既利于教,也利于学。

  • 标签: 教材 评估 问题 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 规划教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在外伤性膜下血肿脑疝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外伤性膜下血肿脑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0例。采取标准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颅内减压等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较短,且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55.0%较对照组20.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钻孔引流并标准去骨瓣减压在外伤性膜下血肿脑疝中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快速接触患者颅内压迫,还能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其预后,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外伤性 硬膜下血肿脑疝 钻孔引流 标准去骨瓣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应用持续性胸段脊膜外麻治疗。方法将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A组常规治疗,B组应用持续性胸段脊膜外麻醉阻滞(TEA)。结果B组治疗5天后溃疡愈合比例、肠鸣音及治疗效果各个方面优于A组,P<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持续性胸段脊膜外麻治疗治疗颅脑外伤性应激性溃疡,无不良反应,达到消除病灶和保护胃粘膜可行方法。能治疗及处理肠胃应激反应的方式。

  • 标签: 颅脑外伤 并发应激性溃疡 持续性TEA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治疗脑外伤脑膜外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脑外伤脑膜外血肿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行微创引流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颅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康复出院,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脑膜外血肿术治疗效果良好,且有恢复快、创伤小、安全性高、预后良好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引流术 开颅手术 脑外伤 硬脑膜外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脑外伤脑膜外血肿患者应用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4例脑外伤脑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患者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微创引流术)和传统手术组(开颅术式),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GCS、血肿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颅脑缺损及输血率。结果传统手术组与微创组患者的血肿量和GCS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微创组的医疗费用更低,住院时间更短,输血率及颅脑缺损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术式比较,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脑膜外血肿患者更具优势,有创伤小、输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引流术 开颅术 脑外伤 硬脑膜外血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中应用小剂量曲马多加氟哌利多对腰联合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本文所选120例择期行腰联合麻醉开展中下腹和下肢手术的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7月至12月所收治,随机将其分成A、B、C三组,每组均为40例;于麻醉穿刺成功开始手术之前,A组给予1mg/kg曲马多静脉注射;B组给予1mg/kg静脉注射,10分钟后给予0.1mg/kg氟哌利多注射;C组仅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对麻醉开始后3小时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A组、B组显著低于C组,B组显著低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应用小剂量曲马多加氟哌利多能对腰联合麻醉后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剂量 曲马多 氟哌利多 硬腰联合麻醉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锥颅免冲洗引流术与传统钻孔引流术应用于慢性脑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入院的50例CSDH患者按治疗方法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选择锥颅免冲洗单纯引流术,对照组选择传统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92.0%,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76.0%;术后研究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8.0%,术后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24.0%,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CSDH中应用锥颅免冲洗单纯引流术的疗效更佳,出现并发症情况较少,应用具有较大价值。

  • 标签: 锥颅免冲洗 传统钻孔 引流术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 简介: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实验,检验专业的化学实验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文章分三个方面介绍了作者几年来的实验教学体会,第一是强化安全意识,强调安全第一。实验室与教研室密切配合,将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课前,并坚持对学员的安全教育。第二是教学经费问题。文章介绍了在新的院校教育经费保障方式下,可以采取科学决策、合理采购;主要实验仪器小型化;鼓励自制器材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贵重仪器等具体方法来缓解实验经费不足的矛盾。第三是实验课的师资问题,文章了表述了关于实验课授课人员的组织方式、实验员参与授课工作的优点、以及在加强实验员队伍建设和实验员继续教育等方面的观点。

  • 标签: 检验专业 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 教具 师资培养 电化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治疗角膜化学伤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选择医院收治的角膜化学伤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54例。两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护理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患者达到护理总有效率68.52%,两组患者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存在(P<0.05)。结论在角膜化学伤的治疗当中,采取循证护理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系统、完善的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角膜化学伤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属植物的根及根茎,被誉为“国老”是我国传统的药材,“十药九草”就能看出甘草在中药中的地位的重要性。它的应用价值不仅在药理方面和化学成分方面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品和化妆品中不断兴起,接下来对甘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综述10。

  • 标签: 甘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综合开发利用
  • 简介: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是否浓厚,兴趣从何而来。怎样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据此问题对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医学生。在化学实验兴趣方面进行了调查。目的是了解影响医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的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医学专科学生 化学实验 兴趣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为髓腔固位冠选择合适的粘结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30颗人类离体短磨牙根管治疗后制作髓腔固位冠,分别随机用3MLuting,美国派丽登树脂水门汀RESILUTE,传统玻璃离子水门汀3种不同的粘结材料进行粘结,浸泡于2%亚甲基蓝溶液中72小时取出,然后沿牙体近远中向纵形剖开,在显微镜下测量亚甲基蓝溶液着色(微渗漏)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微渗漏值大于其它两组。结论传统玻璃离子水门汀不适合髓腔固位冠的粘结。

  • 标签: 髓腔固位冠 粘结 微渗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龋齿修复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4月137例龋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三组,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ART)充填龋齿,其中A组采用银汞合金胶囊、B组采用玻璃离子材料、C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充填2年后复查修复体表面磨损情况,松动、脱落以及边缘微漏以及是否有继发龋等,并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不同材料对龋齿充填2年后复查A组充填成功率为79.71%,B组充填成功率为90.12%,C组充填成功率为86.30%,三种充填材料表面磨损、松动或脱落以及继发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采用不同材料充填2年后临床疗效成功率分别为85.51%、92.59%和91.78%,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离子材料是龋齿修复的良好材料,其临床疗效相对较好。

  • 标签: 龋齿修复 临床疗效
  • 简介: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化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基础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笔者根据校级教改课题高职《生物化学》网络课程的研制与实施,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与体会。

  • 标签: 生物化学 网络课程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