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通过一项对河北某高校2071名在校大学生的SCL-90调查,结果表明。该校的大学生中,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焦虑、强迫、人际敏感等。针对焦虑现象比较突出这一特点,运用自编的半开放式量表进行访谈,对焦虑情绪进行分类和产生原因分析,并且希望以此为参考,去探讨对大学生焦虑问题的一些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 SCL-90 焦虑 在校大学生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当代军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环境适应、人际关系、自我再认识及情绪表达四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不少独生子女对军校环境适应不顺利;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自我重新认识与定位不准确及情绪不能及时、适度地获得表达等,这些都容易诱发心理障碍。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军校学员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军校大学生 心理问题 分析Analysis of Military Students Psychology problem.
  • 简介:2泸州医学院呼吸内科副护士长四川泸州646000;3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570102)摘要当前,大学生自杀事件和自杀成功率均在不断增长。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是自杀的直接诱因,而个体的挫折承受能力低、认知偏差和缺乏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决定因素。自杀是可以预防的,通过从学校、家庭、学生本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角度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有效的问题解决能力,减少或防止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 标签: 大学生 自杀 预防措施The university student commits suicide the cause and prevent
  • 简介:目的为了使教师的心理疏导,真正起到从积极的方面消除学生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发生、促进各种心理因素健康发展的作用,防止疏导中教师或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对心理疏导的原则进行了研究。方法实践调查、访谈和理论综述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总结概括出主体性与保护性、双向性与互惠性、统一性与情境性等六个原则。结论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必须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疏导的原则 心理障碍 心理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专业学生与临床专业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为曲靖市口腔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三年制大专口腔医学技术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160人和临床医学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220份有效问卷,口腔健康知识学生总体答对率为36.67%,女生优于男生(P=0.000);对“洗牙对牙齿有害”错误认识,临床班高于口腔班(P<0.05);对日常口腔保健行为,仅19.55%的学生会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牙痛后看牙医比例,口腔班高于临床班。结论口腔班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口腔日常保健行为均好于临床班,有必要在全校非口腔专业普及口腔健康知识。

  • 标签: 口腔卫生 健康行为 大学生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疾病的种类越来越多。而在当前环境下,心血管造成的疾病是各大患病死亡率的前提。虽然国际的心血管一直能够达到医疗防范水平,但是心脏康复时间一般都较长。心脏康复指的是医疗工作人员对于患者进行的健康的干预,比如陪伴他们训练,饮食方面的指导,健康方面的教育等。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当前心脏康复的发展,最大化的发挥心脏康复中护理的优势,降低心脏患者的死亡率,就应当发挥护士在康复中的作用以及意义,加强规范化的管理。

  • 标签: 心脏康复 心血管专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观察肝主疏泄对患者机体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观察肝主疏泄与情志的变化,做好心理预防、辩证疏导调理情志、治养同步预防、对悲伤情绪占主导患者进行肝主疏泄指导。结果通过肝主疏泄理论为核心预防情志疾病,可以起到使患者机体气息理顺的作用。结论肝主疏泄可以有效调整情志变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平稳顺和患者机体气血平衡,使之更好地协调肝脏功能。

  • 标签: 肝主疏泄 情志疾病 预防
  • 简介:摘要近几年有关苯妥英钠治疗剂量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个体化给药对于安全有效使用苯妥英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目前对于苯妥英钠个体化用药方法的研究也逐渐从传统的药物治疗监测向药物基因组学发展,同时,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方法中,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mixedeffectsmodeling,NONMEM)工具在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药物基因组学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苯妥英钠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苯妥英钠 个体化给药 药物基因组学 群体药动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炎、胃溃疡治疗中的不合理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3例胃炎、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理用药将其分为合理用药组和不合理用药组。结果不合理用药分析不合理配伍19例,重复用药17例,无指证用药12例,用量用法不当13例,药物选择不当9例;与不合理用药组比较,合理用药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复发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分析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可促进合理使用各类药物,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标签: 胃炎 胃溃疡 药理机制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我院门诊分诊接收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97.5%,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0%、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分诊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以患者为中心 优质护理 门诊分诊 应用意义
  • 简介:目的对父母的期望与中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问卷调查了lt4名中学生.采用方差分析、结构方程的数据处理技术。结果父亲与母亲的期望具有相同的结构,但父、母的期望在“对于人际交往的期望”因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自我效能感”是父母期望影响学生学习的中介变量.学习成绩和学习焦虑不受期望的直接影响;父亲和母亲的期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模式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父母的期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学习焦虑和学习成绩。

  • 标签: 父母期望 学生学习 相关性 人际交往 学习焦虑 学习成绩
  • 简介:摘要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也容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更是高于普通大学生。因此,本文将从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问题入手,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展开探究,以供参考。

  • 标签: 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帮扶
  • 简介:摘要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中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逆反心理尤为突出,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和负面效应,因此,社会各界应给予关注和重视,并能正确地识别中学生逆反心理,分析原因,进行有效地疏导,从而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阐述了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中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探讨了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

  • 标签: 中学生 逆反 浅析
  • 简介: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对以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状况退行了分析,概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成瘾因素 统计学 大学生 网络成瘾综合症
  • 简介: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落实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学生专业和职业技能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实施至今,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实效。比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尽快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也解决了职业院校实习场地不足、学用脱节的矛盾。

  • 标签: 实习管理 职业院校 学生 职业素质教育 行政管理部门 职业技能
  • 简介:摘要随着就业压力加大和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大学生没有对自己进行清晰的定位,也不懂得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未来规划,所以陷入到一种对未来,对自己不知所措的情绪中,导致对现在产生不利影响,变得不作为,不进取,消极对待自己。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更是自认为比不上本科院校学生而更加迷茫。因此,我们试图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迷茫的表现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以期改善这种迷茫心理,让大学生有目标的完成学业,走向未来。

  • 标签: 高职院校大学生 迷茫心理 职业规划
  • 简介: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低下的现状,就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的途径、方法退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在总结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流行的“户外训练”,提出了一套极具可操作性和效果显着的心理素质训练的实操模式。

  • 标签: 大学生 拓展训练 心理素质
  • 简介:目的探讨集体催眠治疗高考前学生应激障碍的疗效。方法应用集体催眠疗法治疗高考前学生应激障碍40例,治疗前后采用90项临床症状(SCL-90)量表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经集体催眠治疗,40例学生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量表因子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因子分明显减少.结论集体催眠治疗高考前学生应激障碍是非常有效安全的措施之一。

  • 标签: 集体催眠 心理治疗 高考学生 应激障碍 人际关系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采用美国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心理卫生综合评定自填式健康问卷量表,确定心理障碍类型。采用Achenbach行为量表家长问卷对学生家长进行家长对学生行为状况测试,了解家长对孩子心理问题知晓情况。结果CMI问卷进行筛查,私立学校的筛查总分界值明显高于公立初中。SCL-90量表测评,私立初中女生分裂样因子较高占调查人数的21.74%,公立初中的男生不成熟因子也较高为15.00%。结论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学生、家长对心理问题的重视,有利于纠正学生不良的心理问题。

  • 标签: &ldquo 心理问题&rdquo &ldquo 行为干预&rdquo &ldquo CMI SCL-90&rdquo
  • 简介:寒窗苦读12年,通过竞争激烈的高考,揣着梦想与希望踏入大学校园,然而校园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措手不及,这必然会给大学生带来困扰,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对新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的适应问题,情绪的控制、情感的矛盾问题,定向问题以及择业就业问题等。

  • 标签: 主要心理问题 心理冲突 择业就业 学习方式 适应问题 情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