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品管圈护理,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44例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以及对照组72例,将常规管道护理应用到对照组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应用医护品管圈护理,比较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较低(P<0.05),分别为1.39%和15.2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3.98±0.61)分和(2.97±0.46)分。结论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品管圈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既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护理 胸外科管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经医护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间90例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根据医护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干预,对照组则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医护护理,利于提高血糖改善效果,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医护一体化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用的医护的健康宣传教育的方式,旨在探讨和研究对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被我院确诊为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他们均采用放射性治疗,所选的时间段为2016年11月—2018年1月,所选例数为60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了解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治疗之前绝大多数患者对健康知识基本不了解;健康宣传教育之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宣传之前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医护健康宣教取得了很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健康宣传教育 模式 晚期恶性肿瘤 骨转移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作用。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血透室治疗的120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动静脉瘘栓塞、假性动脉瘤、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作用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医护一体化模式 维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救医护救治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医护救治模式,研究组给予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指导急救医护救治模式,并对两组患者急救效果、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救医护救治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损伤控制 骨盆骨折 急救护理 医护一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的思考。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6月这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的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患者实施的院前院内救治方法,并分析其治疗的有效性。结果26例患者中,20例患者溶栓成功,占比76.9%;其中5例患者在1h之内成功溶栓,10例患者在1到3h内溶栓,4例患者在3到6h内溶栓,1例患者在6h以上溶栓。其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7%。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救治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溶栓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 无缝衔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生存质量和情绪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间收治的SAH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及WHOQOL-100评分。结果观察组情绪及WHOQOL-100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用于SAH中的护理效果明显,改善其情绪状况,并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一体化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 生存质量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展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产前产后门诊随诊的工作对提高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开展胎儿先心病门诊,通过专业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筛查出有先心病或疑似先心病胎儿,收集2016—2017年先心病胎儿共1095例,建立随访档案,制定随访计划,由专业的随访护士在产前、产后进行定期跟踪随访。结果通过有效地随访,普及先心病的专业知识,将2016年实施前与2017年实施后数据对比,先心病胎儿引产率由39%降低至36%,失访率由13%降低至10%,随访的依从性增加,出生后获得及时救治率增加14%。在随访中发现产前筛查为先心病胎儿,但产后并无先心病的可能性有5%,第胎为先心病胎儿被引产后,第二胎仍然是先心病胎儿的可能性有2‰。结论通过产前产后跟踪随访指导,实现了“胎儿先心病产前产后门诊随诊诊断和治疗”,大大减少了错误诊断和错误引产,保障重症先心病患儿能得到及时地救治,不断提高优质医疗护理服务。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门诊随诊一体化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展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产前产后门诊随诊的工作对提高优质医疗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开展胎儿先心病门诊,通过专业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筛查出有先心病或疑似先心病胎儿,收集2016—2017年先心病胎儿共1095例,建立随访档案,制定随访计划,由专业的随访护士在产前、产后进行定期跟踪随访。结果通过有效地随访,普及先心病的专业知识,将2016年实施前与2017年实施后数据对比,先心病胎儿引产率由39%降低至36%,失访率由13%降低至10%,随访的依从性增加,出生后获得及时救治率增加14%。在随访中发现产前筛查为先心病胎儿,但产后并无先心病的可能性有5%,第胎为先心病胎儿被引产后,第二胎仍然是先心病胎儿的可能性有2‰。结论通过产前产后跟踪随访指导,实现了“胎儿先心病产前产后门诊随诊诊断和治疗”,大大减少了错误诊断和错误引产,保障重症先心病患儿能得到及时地救治,不断提高优质医疗护理服务。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 门诊随诊一体化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模式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培养送检标本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患者均接受痰培养,其中40例未接受医护模式管理(对照组),另40例接受医护模式管理(研究组),观察比较干预结果。结果研究组漱口方法、送检时间、咳痰方法等情况的达标率分别为97.50%、95%、97.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50%、60%、6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模式管理干预,能规范痰样本的咳取和送检操作,提升痰液培养和检查的合理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痰培养 送检 医护一体化模式 呼吸内科 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中医护工作模式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分为两组,A组采用医护工作模式,B组采用常规工作模式,持续年,观察应用效果。结果A组医护人员采用医护工作模式,患者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和大型检查等待时间均短于B组(P<0.05)。MMSS评分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A组也高于B组(P<0.05)。结论在医院泌尿外科中应用医护工作模式,可以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增强医疗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泌尿外科 医护一体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管理模式在降低骨科病人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尿管预防尿路感染措施;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医护管理模式预防留置尿管尿路感染。比较两组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导尿管平均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7%(1/60),显著高于观察组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住院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医护管理模式,降低骨科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医护一体化管理 骨科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理管理对手术麻醉患者并发症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术麻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躁动发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麻醉患者采取麻醉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降低躁动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 手术麻醉 并发症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多元”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1—12月93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将2017年1—12月17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均应用同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师等,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接受“多元”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眼科临床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元”护理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专科操作及基础理论成绩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使满意度提高。

  • 标签: 眼科临床护理教学 多元一体化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护在脑卒中静脉溶栓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1—7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缺乏规范的脑卒中绿色通道,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绿色通道及溶栓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溶栓率、就诊到溶栓治疗时间(door-to-needleDNT)。结果观察组溶栓率优于对照组(P<0.05),静脉溶栓患者的DNT时间短于对照组,(t=3.308,P=0.008,P<0.01)。结论将医护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绿色通道和溶栓流程再造,能够调动参与流程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缩短DNT,挽救生命。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流程再造 溶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医护模式干预,采用功能独立量表(FIM)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数字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IM、ADL显著升高,SDS、SAS及VA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医护模式干预有助于提升脊柱外伤骨折患者康复质量,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和身体疼痛。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脊柱 外伤骨折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水痘患者护理中应用医护责任制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水痘患者15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100例患者应用医护责任制护理模式,参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治疗效果两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退热时间、泡疹结痂和住院时间等实验组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0%)显著高于参照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水痘患者护理中应用医护责任制模式的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模式 水痘 护理效果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医护”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的现状进行综述,系统梳理医护模式的定义、内涵、发展现状、在解决骨科常见护理问题中的运作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以探讨其价值及意义。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骨科护理 医护合作 医护联合查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护理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接受医护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Barthel指数;两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对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医护 一体化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院前院内损伤控制救治模式内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接诊的22例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院前院内损伤控制救治模式进行救治处理,观察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22例患者通过救治后,有15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9.09%,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结论严重骨盆骨折伴多发伤患者采用院前院内损伤控制救治模式进行救治,能够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严重骨盆骨折 多发伤 损伤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