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对中药金银花的有关资料、文献、报道进行收集,对中药金银花的主要药物成分进行分析,并依照其分析药理作用。中药金银花主要成分包含有机酸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类物质、无机元素类物质、挥发油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等,主要药理效果包含抗病毒、抗菌、解热消炎、保肝利胆以及止血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用前景较优。

  • 标签: 中药 金银花 药用成分 临床药理
  • 简介: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中草药抗SARS成分研究中发现,在橘子、山楂和猕猴桃中含有一种抗SARS活性成分。在近日举行的“中欧SARS诊断和抗病毒项(SEPSDA)2006年度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中欧科学家一起宣布了这个今年5月最新发现的科研成果。

  • 标签: SARS 抗病毒活性成分 科学发现 上海药物研究所 水果 欧洲
  • 简介:目的:分析归肺经中药的药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以探讨药性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关性,为归肺经中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中国药典》所载归肺经中药进行统计,从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50味归肺经中药中寒凉性药物占50.4%,温热性占28.4%;五味中以苦味居多,其次是甘味和辛味;功效以清热、祛湿、化痰为主;化学成分以苷类最多,其次是黄酮类、糖类、挥发油类;药理作用主要是抗菌、抗病毒、祛痰、镇咳、平喘。结论:归肺经中药多苦寒、含苷类成分,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抗菌、抗病毒作用。

  • 标签: 中药归经 药性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纳米晶体混悬给药系统为改善难溶性中药成分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研究具有再分散性能的固体化纳米晶体给药系统,是实现纳米晶体混悬系统稳定化的理想选择,然而,固体化再分散后是否仍呈纳米状态,能否保持良好的再分散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文章主要综述了纳米晶体给药系统固体化的及其再分散性能的研究进展,以期"抛砖引玉",进一步促进中药纳米晶体给药系统制剂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 标签: 纳米晶体混悬系统 固体化 再分散性
  • 简介:穿山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慢性气管炎、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等,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穿山龙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及较强的药理作用,对其进行研究,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穿山龙 成分 作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 要]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妇月康胶囊中阿魏酸、丹皮酚和甘草酸铵3种成分含量的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 (150mm×4.6mm, 5μm);以乙腈-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 ,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 阿魏酸、丹皮酚和甘草酸铵分别在4.05~162μg∙ml ,3.968~158.72μg∙ml 和2.764~110.56μ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6%、98.59%、99.00%,RSD值分别为1.14%、1.17%、0.71%。结论 该方法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灵敏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妇月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妇月康胶囊 阿魏酸 丹皮酚 甘草酸铵
  • 简介:摘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颠茄片中的绿原酸、东莨菪内酯、芦丁、东莨菪苷、山柰素 -3-O-半乳糖 -( 6→1)鼠李糖 -7-O-葡萄糖苷五种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重复性好、精密度高、检测结果稳定的特点。以东莨菪内酯为参照峰,建立了颠茄片的特征图谱。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颠茄片 特征图谱
  • 简介:丹参中含有多种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其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理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表明,丹参有效成分可多靶点、多途径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增殖、凋亡信号传导通路密切相关;丹参在印制肿瘤迁移和耐药逆转方面也能发挥有效作用。在临床应用中,丹参在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术后并发症、减轻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等方面有显著疗效。

  • 标签: 丹参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肿瘤转移 耐药逆转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的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含量,为侧柏叶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标准,并探究炮制对侧柏叶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18种氨基酸;以乙腈-水(1∶1)∶4%醋酸钠缓冲盐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27℃。结果:不同产地侧柏叶药材中,均含所检测的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含色氨酸、赖氨酸,以河北产侧柏叶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为最高,安徽产总氨基酸含量最高。炮制后16种氨基酸含量均降低,且随着炮制程度的加深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可以侧柏叶药材中氨基酸的含量对其药材质量进行评价,炮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差别明显,可考虑不经炮制直接入药。

  • 标签: 侧柏叶 氨基酸 产地 炮制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通过加味小柴胡汤抗菌抗炎有效物质部位的体内过程有效成分研究,进一步诠释该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将前期研究确定的加味小柴胡汤抗菌、抗炎的两个主要有效物质部位,即酚酸物质部位和苷类物质部位,分别灌胃给药大鼠,不同时间段取血,制备含药血清供试品。采用LC-MS现代分析方法,分离和鉴定各有效物质部位的入血成分,获得血清中移行成分的信息。结果从酚酸物质部位给药血清中分离鉴定了8种化合物,其中4种为原型成分,其它4种为代谢产物;从苷类物质部位给药血清中分离鉴定了12种化合物,其中6种为原型成分,其它6种为代谢产物。结论文献报道表明,从酚酸物质部位和苷类物质部位的给药血清中所鉴定的化合物均具有抗菌抗炎作用,从而进一步诠释了加味小柴胡汤的药效物质基础。

  • 标签: 加味小柴胡汤 酚酸物质部位 苷类物质部位 体内过程 抗菌抗炎有效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含量,为控制斑块易损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新西兰雄性白兔8只,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处死取出腹主动脉,测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度,并计算纤维帽的厚度与脂核横截面厚度的比值;测量斑块平滑肌及巨噬细胞负荷;进行相应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斑块纤维帽厚度以及帽/核比值与平滑肌细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巨噬细胞负荷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负荷会造成斑块形态学改变,从而影响斑块易损性,造成斑块不稳定。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巨噬细胞 平滑肌细胞 易损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化学成分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医院接收的服用同类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式的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药物炮制前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Ⅰ组(水处理前分档)、Ⅱ组(炮制前分档)以及Ⅲ组(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评价对比3种筛选方式对中药饮片的效果。结果:药物通过炮制后,三组总有效率依次为70%、73.3%、96.7%,与Ⅲ组对比,Ⅰ组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中药饮片炮制之前,需严格遵照水处理前分档以及炮制前分档,可使患者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中药炮制 治疗效果 化学成分 中药饮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