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小小班上宣宣是一个特别的孩子,不论大家跟着老师学做操,还是一起唱歌、画画,她都在一旁默不作声,一动不动。任我们位老师左哄右哄,她就是不愿意学、不愿意做。实在没辙,我就只能暂时任由她去,免得逼急了她第二天来园时大声哭闹。我应该怎样对待她呢?

  • 标签: 幼儿园 教师 教学管理 教育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开腹子宫全切除术(MTAH)、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TLH)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TVH)在子宫大小超过孕龄12孕周切除术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本院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子宫大小超过孕龄12孕周)88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将其按照3不同术式分为:MTAH组(n=36),TLH组(n=28)TVH组(n=24)。分析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各组术中和术后情况(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3组患者年龄、拟切除子宫大小及手术操作(相同医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比较,TLH组分别长于、多于大于另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AH组TV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MTAH组长于另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H组TV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大小超过孕龄12孕周患者子宫切除术,MTAH,TLHTVH3术式各具优势,且不可互相替代,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医疗条件技术水平等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微创经济术式。

  • 标签: 改良开腹子宫全切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 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 人工气腹
  • 简介:患儿女性,生后46min,因全身发绀,反应差30min于2010年1月12日收入院.病史采集:患儿系G1P1,胎龄为34孕周,因中央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行剖宫产术娩出,Apgar评分1-5-10min分别为7-4-4分,出生体重为2100g,羊水清,约30mL.入院查体:HR为(30~40)次/rain,R为10次/min,一般情况差,刺激反应差、无哭声,全身发绀,以面部、四肢为重,伴呻吟,见明显吸气性三凹征及点头样呼吸,双肺呼吸音低,心、腹(一).

  • 标签: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中央型前置胎盘 APGAR评分 气胸 入院查体
  • 简介: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第一步。到幼儿园后,有的孩子一开始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对环境表现出极大兴趣和好奇,而随着新鲜感消失,他们开始想家、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整天眼泪汪汪,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生理上种种不适,头痛、肚痛、尿频现象,一回家症状马上消失。

  • 标签: 孩子 教师 幼儿园 社会生活 家庭生活 自言自语
  • 简介:1病例资料回顾分析2004年4月至2006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确诊为心肌致密不全10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为45d~38岁。其中,2例为9岁男性双胞胎患儿,另1例为38岁男性患者(双胞胎之父)。本组患者分别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房间隔缺损1例、肺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肺动脉高压2例)。本组多数患者以“先天性心脏病”收入院,

  • 标签: 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电图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 男性患者 动脉导管未闭 主动脉瓣狭窄
  • 简介:3~6岁是幼儿生长发育重要时期,由于每个幼儿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家庭教育不同,食物偏好、饮食习惯必然不一样。加上3岁小班幼儿初入幼儿园,刚刚脱离家庭,对周围环境很敏感,易受大人及其他小朋友影响。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时,不仅要从身体健康角度来看待幼儿进餐活动,更应该从心理健康入手,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不同,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培养,做到因人而异,而不是固守成规,一味使用标准强制幼儿。

  • 标签: 幼儿园 吃饭 饮食习惯 家庭教育 生长发育 身体状况
  • 简介:诗歌是幼儿文学中重要题材之一,被誉为“文学中文学”。语言简洁、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有一定情感意境,因而被幼儿所喜爱。理解诗歌内容、掌握结构句式、体验美好情感是诗歌教学目标。为实现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使用大幅图片作为引导幼儿学习诗歌载体。

  • 标签: 教学过程 诗歌 应用 文学 幼儿 情感
  • 简介:环境是幼儿“第三位老师”,在课程游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课程游戏环境创设终极目标是与幼儿发展相对应,让孩子在与环境相互发展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幼儿园 环境 游戏 课程
  • 简介:近年来,为避免因细菌或病毒耐药性而降低药物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常采用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热毒宁注射液是中成药制剂,临床上常单独应用或与其他抗菌药物抑联合使用治疗感染性疾病,疗效显著。作者拟就热毒宁注射液在儿科临床中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感染性疾病 儿科
  • 简介: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的优势(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师教学中优势1.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由于幼儿对事物认知能力思考问题能力有限,教材中难免有些内容远离幼儿现实生活,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有较大距离。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中图、文、声、像从多层次、多角度呈现教学内容,把幼儿需要认识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教学难点 幼儿园 应用 教学内容 认知能力
  • 简介:患者女性,36岁,以“阵发性腰部隐痛1年,停经3个月”于2008年11月24日入院。病史采集:体健,平素月经规律,(3~5)d/(35~40)d,量中,色红,无痛经。G4P3,曾行阴式分娩3次,人工流产术1次。3年前外院行宫内置环术,术后无异常,1年前因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未见宫内节育器,而行第2次宫内置环术,术后腰部阵发性隐痛,未就诊。末次月经为2008年9月4日。

  • 标签: 不完全纵隔子宫 节育器异位腹腔 人工流产术 宫内置环术 腰部隐痛 宫内节育器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膜联蛋白(annexin)A2表达异常及其泛素调节机制,annexinA2与乳腺癌TNM临床分期关系,泛素调节annexinA2表达异常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本院普外三科确诊为乳腺癌10例患者手术切除新鲜组织,包括组织病理学证实乳腺癌组织10份及癌旁形态学相对正常组织10份(直径〉2cm)为研究对象。组织切除后,立即液氮保存待用。采用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技术,对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蛋白质进行分离,Westernbloting法检测该蛋白质泛素(免疫蛋白质组学)情况,取稳定出现差异阳性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时间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质谱/质谱串联(MS-MS)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免疫组染色技术,对annexinA2在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与乳腺癌TNM临床分期关系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对4个在乳腺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明显表达差异蛋白质点,经质谱鉴定和数据库比对结果为小泛素相关修饰因子3前体(SMT3A)、蛋白酶体亚单位a型1(PSMA1)、annexinA2及核糖体蛋白S12(RPS12)。免疫组检测在TNM临床分期为0,Ⅰ,Ⅱ及Ⅲ期乳腺癌组织标本中,annexinA2表达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分别为75.0%(6/8)与37.5%(3/8),100.0%(14/14)与42.9%(6/14),100.0%(10/10)与66.7%(4/6)及100.0%(6/6)与50.0%(5/10)。在TNM临床分期不同乳腺癌组织中,annexinA2表达阳性率及强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exin

  • 标签: 乳腺癌 膜联蛋白2 泛素化 免疫蛋白质组学 临床分期
  • 简介:静脉导管(DV)是胎儿体内3条动、静脉交通支之一。DV血流频谱超声监测结果定性改变及各项血流指标的定量改变,可用于评估胎儿宫内情况。近年研究发现,胎儿DV超声监测显示血流频谱改变,可预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染色体异常,评估宫内生长受限胎儿预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情况

  • 标签: 静脉导管 超声监测 静脉导管血流频谱 胎儿染色体异常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通过共词分析法建立国内新生儿败血症(NS)研究关键词可视共现网络,分析我国NS研究发展趋势。方法本研究以"新生儿","败血症"为关键词,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中及限定文献发表时间为1960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28日检索出符合本研究标准1719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EndnoteX6软件将其分为1960-1993年阶段、1994-2003年阶段2004-2014年阶段,统计各阶段核心关键词及其词频。利用Bicom2对核心关键词建立共现矩阵,使用Ucinet6.0绘制可视网络。观察3个阶段间关键词及其词频联系变化。结果3个阶段有关NS发表文献数量分别为257,655,807篇,而发表NS相关文献期刊共为401,作者单位共为477家。通过共词分析法成功建立我国NS研究发展可视网络,直观反映我国NS研究发展情况。1960-1993年阶段主要为NS临床认识阶段,1994-2003年阶段主要着重于NS诊断治疗,2004-2014年阶段主要致力于NS早期感染指标的筛选及耐药菌抗菌药物研究。结论我国NS研究起步于1960年,至1994年后开始有极大发展,在此期间国内NS定义及诊断变迁与国际相一致。目前,NS诊断性研究更注重于临床表现及早期感染指标的筛选。耐药菌及抗菌药物运用是NS治疗研究热点之一,近10年来免疫疗法研究数量有所下降,但是仍存在进一步研究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脓毒症 共词分析 可视化
  • 简介: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主要临床表现、生化特点及3-羟基-3-甲基戊二酰裂解酶(HMGCL)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方法收集2014年12月7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1例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患儿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该患儿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诊疗情况;对患儿及父母进行HMGCL基因检测,并于患儿出院后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均获得受试对象及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结果患儿年龄为1岁1个月,男性。因"不明原因腹泻、呕吐,反复呕血,发热2d,昏迷3h"收入本院。入院查体及辅助检查结果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肝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血氨水平高、代谢性酸中毒;头颅MRI检查结果示:双侧侧脑室旁及双侧额颞顶皮层下异常信号。确诊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经限制蛋白质摄入,静脉滴注葡萄糖左旋肉碱治疗后症状缓解。该患儿HMGCL基因c.509G〉T(鸟嘌呤〉胸腺嘧啶)发生点突变,c.348+1G〉C(鸟嘌呤〉胞嘧啶)发生剪切位点突变,导致外显子拼接错误,其中c.509G〉T是来自母亲杂合突变,c.348+1G〉C是患儿新出现纯合突变,c.348+1G〉C剪切位点突变,导致第170位半胱氨酸剪切突变为苯丙氨酸。出院后6个月后随访结果示:患儿年龄为1岁7个月,智力运动发育稍落后,但无明显倒退,无抽搐发作,全身情况良好,各项生化指标及尿3-羟基-3-甲基戊二酸水平降低。结论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系少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通过HMGCL基因检测及HMGCL基因分析不仅有助于诊断该病,对于指导家系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亦至关重要。

  • 标签: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尿症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裂解酶基因 有机酸 代谢疾病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乙酰甲胆碱(MCH)对慢性咳嗽儿童进行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判定呼吸道高反应性(AHR)及其程度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就诊并治疗700例慢性咳嗽儿童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年龄分为≤3岁组(n=534)〉3岁组(n=166)(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知情同意书)。对其使用MCH进行BPT,记录试验前、后患儿生命体征,咳嗽情况及肺部哮鸣音改善情况。结果700例患儿中,BPT总阳性率为80%(560/700)。组患儿BP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0例患儿试验前、后生命体征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无一例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慢性咳嗽儿童使用MCH进行BPT安全可靠,在其病因诊断中具非常重要作用,适用于不具备儿童潮气肺功能仪设备基层医院。

  • 标签: 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 乙酰甲胆碱 慢性咳嗽 儿童
  • 简介:卵巢恶性肿瘤磁共振成像(MRD具有一定特征性,可用于卵巢局部肿块诊断、分期发现远处转移。核磁共振成像凭借其显示子宫各层解剖结构多方向切层及多种扫描序列选择特点,对卵巢恶性肿瘤能作出更准确临床诊断,有助于判断手术时机及预测手术预后。

  • 标签: 卵巢 恶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术后采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在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因先天性阴道缺如拟行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术中采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性生活患者为6例,无性生活为9例。术后对其均采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进行阴道扩张冲洗。对患者阴道形成良好率、明显疼痛感、使用医从性、性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5例(100.0%)患者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及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型制作均成功。对其术后随访6~12个月,15例中14例(93.3%)坚持使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阴道形成均良好,使用医从性好,仅1例(6.7%)因未坚持采用导尿管冲洗扩张而出现阴道中段狭窄。15例(100.0%)患者使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时均无明显疼痛感,并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6例(100.0%)有性生活患者随访期间性生活均满意。结论采用双腔导尿管自制改良模具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无需特殊制作即可使用,患者术后佩戴无痛苦,使用医从性高,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双腔导尿管 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 改良 阴道模型
  • 简介: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10%。由于血管瘤发病率高,可能造成个体生理心理方面的多种危害,其治疗方法众多,但均存在一定不足或不良反应,尤其是对部位特殊、类型特殊血管瘤治疗处理,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自从法国医师Leaute-Labreze等于2008年在《新英格兰医学》上首次介绍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用于血管瘤治疗后,开创了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先河。本文就血管瘤治疗及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机制、临床应用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述评如下。

  • 标签: 治疗方法 普萘洛尔 临床应用 血管瘤 良性肿瘤 心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