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2010年9月29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中秋节合家团圆的余温还没有散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的喜庆序幕又将拉开。在这美好的两节期间,在这迷人的金秋时节,"纪念山西新方志工作开展30周年书画名家龙田笔会"在省城文瀛湖畔迎泽宾馆的迎宾厅隆重举行。

  • 标签: 山西文化 书画名家 文瀛湖 迎泽 地方志办公室 文化强省战略
  • 简介:本刊讯2017年2月16日,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宣布省委省政府关于张志仁同志担任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的决定。副省长王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跃钢宣布任命决定,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文栋出席会议。省志办原主任李茂盛主持会议。王赋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取得的成绩。

  • 标签: 办公室主任 地方志 山西省 省政府 省委 张志
  • 简介: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发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 标签: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能 生物燃料 太阳能 地热能
  • 简介:统购统销是我国政府在1953年开始对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的一项政策。这项政策一直持续了32年之久,直到1985年改为粮棉合同定购制度为止。它的实行对于建国初期城乡资本主义粮食工商业抢购粮食、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和缓解粮食供求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粮食购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 标签: 山西 粮食市场 统购统销政策 中国 经济管理体制
  • 简介:山西大典》编辑部主任——任根珠先生把《山西大典》(以下简称《大典》)寄我。我如获至宝。《大典》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山西省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中华书局出板,800余万字。我为山西省史志研究院所取得的这一新成就而感到高兴,并对同仁们的辛勤劳动而深怀敬意。读过《大典》,感受颇深。今把读书之得胪列于后,以介绍给广大读者。

  • 标签: 《山西大典》 编纂工作 地方志 中国 资料性 时代特点
  • 简介:编好地方年鉴是发展方志事业的重要一环。5月18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中国精品年鉴”评出,《山西年鉴(2016)》成为唯一入选的省级年鉴,另外两部是《温州年鉴(2016)》和《北京海淀年鉴(2016)》。荣誉来之不易,既为山西争了光,也为我省到2020年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规划志书和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实现地方志事业“两全”目标鼓了劲。

  • 标签: 地方志事业 地方年鉴 中国年鉴 修志 地方志工作条例 中国精品
  • 简介:2006年左权小调中的“开花调”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就左权地域音乐文化特征总结“开花调”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流传发展方面做一个简单的阐述,望此文能为广大左权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

  • 标签: 左权“开花调” 音乐特征 合唱改编
  • 简介:清代集历代政治体制之大成,监察制度高度发展,出现了多元化多轨道的监察体制。其沿袭明代的监察体系,并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其中,地方监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察举地方官吏,澄清吏治等职责。

  • 标签: 监察制度 山西地区 巡道 康熙朝 提刑按察使司 八年
  • 简介:800余万字精装三巨册的《山西大典》(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终于面世了。这是山西地方史志编纂史上的重要收获,是山西文化出版事业的幸事。捧读这本沉甸甸的著述。我作为该书的特约编审之一为之不胜欣慰。而且感触万端。

  • 标签: 《山西大典》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体例特点 语言特点
  • 简介:经过六年的努力,《山西大典》终于面世了。它凝集了全省各地市、县区、乡镇、村及各行各业上万名资料征集人员的辛劳,汇聚了上千名编辑、编务人员的心血。这是我省史志编撰史上的大事,填补了我省史志书籍的缺项,为读者提供了一套了解山西省地情的完整资料。

  • 标签: 《山西大典》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资料搜集
  • 简介:本文以太原、榆次、大同、平遥、太谷、忻县、阳泉等城镇的兴衰变迁为个案,通过对铁路运输体系的发展、转运业的发达、区域经济的变迁等影响近代山西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的系统分析,揭示了以铁路为代表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在带动山西经济日益现代化、改变传统城镇格局、引导山西经济现代化发展方向等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山西铁路 铁路转运业 城市化 城镇格局 区域经济
  • 简介:清代科举中的“补殿试”,是指会试中式者未参加当年殿试,而参加以后科年的殿试,但雍正《山西通志》在著录山西“补殿试”进士时,仍按会试科年来著录,且未作任何标注,著录标准和通行的进士题名录不同,容易误导后世使用者。结合进士题名碑录等文献,通过十例,揭示其中问题,以期引起研究者重视。

  • 标签: 《山西通志》 科举考试 补殿试 考证
  • 简介:天津卫三宗宝——南开、永利、《大公报》。这里所说的"南开"指的是南开学校,包括中学部、大学部、女中部、小学部。提起南开学校,一般人大都知道其创办人是著名教育家严修、张伯苓,而对南开学校创办人之一、山西人王益孙协创学校的感人事迹却了解甚少。

  • 标签: 南开学校 人王 张伯苓 创办人 《大公报》 中学部
  • 简介: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1955年7月至1958年底山西开展了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运动,即肃反运动。肃反运动是解放初期山西开展的一场重大的政治斗争,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专文对这一运动作一个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考察。

  • 标签: 肃反运动 解放初期 政治斗争 革命 中共中央 统一
  • 简介:<正>蒙金交战期间,北方各地官办庙学大多兵毁,因而在很长时期内出现教育的衰败情形。因此,蒙元史学界中一向有人不是将蒙元时期的教育发展与战乱破坏、办学艰难、科举不兴以及民族压迫等各种问题不作分析,混而一谈,以为蒙元时期毁弃文化,漠视教育,对教育发展作出过低估计,就是对于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认识不清,作出乐观的过高估计。为此,本文拟将详尽引用山西地区官办庙学的有关史料,以期学界从中得出较为准确、客观的结论。

  • 标签: 蒙元时期 庙学 达鲁花赤 山西地区 西京路 县尹
  • 简介:在新世纪开端的年代,素以地上文物居全国首位的山西,推出了一部具有学术含量的文献典籍——《山西大典》(以下简称《大典》),是值得祝贺的一件大事。《大典》在内容上可称体大思精。在形制上亦属鸿篇巨制,与全国同类性质著述相衡量,置之于文献著述之首位,亦无愧色。山西既拥文物、文献二宝,非止足以自豪,尤当承其激励,奋发猛进,以无负于二宝。

  • 标签: 文物 形制 文献典籍 年代 著述 开端
  • 简介:民国时期,山西在实行“地方自治”上曾有相当进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此还获得了名闻全国的“自治”美名。那么,山西实行“地方自治”的大体经过和主要内容是些什么?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山西“地方自治”的实行,山西的“地方自治”是什么性质的,它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研究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了解这一时期山西乃至全国社会政治演变的历史,认识“地方自治”这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生发展的艰难曲折和变异的深层原因,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地方自治 深层原因 社会政治 文明 性质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