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青海大雪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3月在青海省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完成注册并成立,注册

  • 标签:
  • 简介: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占有重要地位,继承和发扬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微机的普及,爱书法、擅写字的人越来越少。为此,山东省夏津县实验小学一班人本着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毅然从强化书法教育入手,走出了一条“学校发动,师生互动,家长感动”的特色教学路子。

  • 标签: 艺术之林 特色教学 夏津县 写字教学 学校特色 绘画作品
  • 简介:我曾在《斋随笔纠误一则》文中,订正《续笔》卷十四《卢知猷》篇的错误,刊载于《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1期。近来发现《随笔》卷七《檀弓误字》篇,又不免有误,兹录其文如下:

  • 标签: 《容斋随笔》 误字 发现 错误 史学史研究 订正
  • 简介:1923-1927年间,汪精卫对共政策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多重转变的鲜明个体特征.在将共理解成"跟时代环境如何而定"的"政策"的基础上,汪精卫对共政策始存犹疑,继则认同,后在相当长时期内积极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展,但从七一五分共开始便彻底放弃和背离了共政策,最终走上了反共的政治道路.

  • 标签: 汪精卫 容共 政策 七一五分共
  • 简介:<正>庚先生原名肇庚,字希白,号颂斋,广东省东莞城人。生于1894年9月5日,卒于1983年3月6日,终年九十岁。先生少年即醉心于金石之学,壮而弥笃,由文字而及器物,进而及于史迹。毕生著书二十余种,论文及其它述作近百篇,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和收藏家。庚先生出身于晚清书宦世家,其高祖、曾祖分别是道光年间的贡生、举人、祖父鹤龄系同治恩科进士,外祖父邓蓉镜官至翰林,父亲为光绪丁西科拔贡,世代皆习举子之业。但先人早逝,直接给他以亲炙的是四舅邓尔雅和从叔祖椿。邓尔雅是广东有名的书法篆刻家;祖椿工于绘画。先生从小就受到长辈学术与艺术的熏陶,这对他一生的治学影响极大。1913年,当他还在中学念书的时候,就已经对金石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开始研习吴大徵的《说文古籀补》和桂馥的《缪篆分韵》时,即萌发补辑之意。1917年中学毕业,不复升学,与弟妹策划共同采集篆籀之见存者为《商周秦汉文字》一书,后因种种原因而未果。1922年,先生与三弟肇祖北上求学,路过天津,挟

  • 标签: 容庚 彝器 治学特点 《金文编》 图录 吉金
  • 简介:日本觊觎我山东已久。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趁欧洲列强忙于大战之际,以向德国宣战名义,袭据山东。日本侵占山东,在帝国主义侵华史上,堪称阴险狡诈、军事威胁手法之典型。日本曾于1911年与英国盟约,规定缔约一方在东亚及印度的利益如遭第三国进攻,缔约另一方应予援助,共同作战。为了夺

  • 标签: 帝国主义侵华史 欧洲列强 第三国 军事威胁 欧战 北京政府
  • 简介:山东是保存古塔较多的地区之一。类型之多,造型之独特,令世人刮目。本文主要从发展演变、建筑特点、地宫及塔林等几方面对该地区的古塔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从历史和艺术的高度重新展现其历史的辉煌。

  • 标签: 山东 古塔
  • 简介:2000年第六期《江苏地方志》刊登《江苏省地方志行文规范》以后,吴县市计划委员会编志办公室集中对《规范》作了逐章逐条逐句逐字的通读细议,并与前期出版的志书对照,学到了不少东西。

  • 标签: 地方志 志书 前期 行文 集中 出版
  • 简介:阮元刻书籍考略陈东辉阮元是清代扬州学派的中坚人物,对我国的学术、文化和教育事业都作出了很大贡献。由于他勤奋治学、刻苦钻研,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因而在经史、训诂、文字、校勘、文献、历算、舆地、金石诸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尤以训诂、考证之学见长...

  • 标签: 《经籍纂诂》 《畴人传》 《十三经注疏》 皇清经解 《尔雅》 训诂学
  • 简介:明代中叶以后,东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加以朝贡贸易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私人海上贸易飚兴,促使中国人海洋疆域意识强化。当时以《筹海图》为代表的著述,将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标志为中国东南海疆版图之内,归入防倭抗倭之海防区域,这表明明代海洋疆域的观念与岛屿的历史主权已经紧密相联。

  • 标签: 《筹海图编》 海防 舆图
  • 简介:年鉴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形式.被称之为“史志快餐”。正因为年鉴具有方志最重要、最基本的特点,又具有短、简、新、快的特点,从而更贴近社会、更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的需要,因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正因为这样,目前,各种年鉴如雨后春笋纷纷亮相。不过.年鉴并非一般闲书或时髦作品.它的编写是一种政府行为(特别是综合年鉴),传递的是一种社会信息,因而,鉴的目的是为了用鉴,而用鉴又必须读鉴,鉴、读鉴、用鉴,

  • 标签: 综合年鉴 社会信息 政府行为 地方志 史志
  • 简介: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成氏》中有这样的一句话~①(释文直接用通行字写出):武王于是乎作为兵车千乘,带甲万人,戊午之日('之日'二字合文)涉于孟津,至于共、△之间,三军大泛。(第50、51简)这句话讲述到武王伐纣的进军线路中,孟津或作盟津(《史记·夏本纪》、《汉书·地理志》等),在今河南孟县西;共在今河南辉县。'△'字原书未释,仅隶定为'(?)',并云:'待考,应与共地临近。二地在孟津至殷都朝歌(今河南淇县)的路上。'(第291页)关于武王伐纣的行军路线,古书中有一些记载可以参考。《荀子·儒效》云: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至汜而泛,至怀而坏,至共头而山隧。霍叔惧日:'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周公日:'刳比干而囚箕

  • 标签: 中的滕 博简 容成氏中的
  • 简介:今天,中国人民正以极大的热情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而奋斗。当今的中国已经让世界刮目相看,现代化不可否认已有相当的程度。应该说,从一个世纪之前,当中国还处于封建、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的时代,先进的中国人就为实现现代化开始进行努力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始终围绕着如何回应外国列强的不断挑战这个主要线索,

  • 标签: 容闳 中国早期现代化 留学生 曾国藩 洋务运动 兵工
  • 简介:<正>“山东问题”,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一个影响既深且巨的问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直至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两国间围绕山东问题进行过多次交锋。其结果,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锋芒在华盛顿会议期间遭受到一次顿挫,山东的领土主权和绝大部分经济权益重新回到中国人民手里。中国外交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取得的这一成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和成熟。但是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华盛顿会议期间达成的山东问题解决办法,历来加以断然的贬抑;这是笔者难以同意的。本文拟就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日外交斗争及其结果,谈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 标签: 华盛顿会议 山东问题 中国人民 日本帝国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外交斗争
  • 简介:1958年春开始的史无前例的“大跃进”,全国各行各业无不受到严重破坏。我们国家的法制也被折腾得支离破碎,法不成法。笔者当时在山东一个政法部门工作,亲历了法制被折腾的全过程,感受极深。

  • 标签: “大跃进” 法制 山东 部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