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教授是国内学术界提倡"依宪治国"的第一人,始终引领"依宪治国"理论的发展。教授基于自己20多年的"依宪治国"理论的研究,结合党内法规建设、合宪性审查工作等当下热点问题,阐述了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教授首先按照时间顺序介绍自己提出"依宪治国"概念的背景、"依宪治国"内涵的不断丰富、当前"依宪治国"的主要任务等。其次,教授针对2017年"依宪治国"理论的发展又具体阐释了合宪性审查的内容与意义。再次,教授强调了党内法规建设与国家法律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二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最后,教授将细化合宪性审查的研究,即从审查时间、审查程序、审查结论等方面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 标签: 依宪治国 合宪性审查 党内法规 法治建设
  • 简介:史蒂文斯大法官发表了本院意见。康涅狄格州最高法院称,新伦敦市于2000年批准了一份"预计将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增加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振兴经济萧条的城市,包括市中心区和海滨地区"的开发规划[268Conn.1,5,843A.2d500,507(2004)]。在归集该项目所需土地时,该市的开发办购买了有意出售者的土地,并意欲在公平补偿的基础上征收无意出售者的土地。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市就该土地拟议的处置是否构成《宪法第五修正案》征收条款中的"公共使用"。

  • 标签: 土地征收 经济萧条 伦敦市 正当理由 康涅狄格州 史蒂文斯
  • 简介:<正>定罪与量刑,是刑罚适用的两个阶段,刑罚机制的合理运作包含合理定罪与合理量刑两个方面。相对于以犯罪构成为基础的定罪环节而言,法官在刑罚的裁量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为了使量刑更具客观合理性,就应当对量刑标准、量刑时应当考虑的事实,即量刑因素进行研究,并对量刑过程予以一定规范。德国刑法第46条对量刑因素进行了规定,那么确立这些量刑因素的根据是什么?如何实现量刑因素在具体量刑过程中的应用?本文将以德国波恩州法院的一份关于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判决书为例,从具体案件出发,对各种量刑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量刑因素在量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从而实现合理量刑。

  • 标签: 德国刑法 刑罚理论 故意杀人罪 行为人刑法 量刑标准 特殊预防
  • 简介:引言笔者研读理查德·波斯纳法官的司法意见和学术著作已有多年。其间,笔者从中得到滋养、见识变广,有过困难、懊恼和烦闷,也有过赞叹和喜悦。比如,笔者曾经欣喜地向学生们指出,当时巡回法院的7个法官中,只有波斯纳法官(以下简称"波斯纳",无不敬之意)认识到他的同事在解释《统一商法典》(U.C.C.)第2-207款的第4条评注中的"重大修改"规则时,犯了重大逻辑错误。简单来说,他们将第4条评注的"如果P则Q"的逻辑关系误读为"如果Q则P"。正如波斯纳解释的那样,这个错误不仅违背了奎因、弗雷格、皮尔士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精神,而且它造就了恶法。让学生们

  • 标签: 波斯纳 莫林 巡回法院 《统一商法典》 合同条件 弗雷格
  • 简介:<正>比较法大师勒内·达维德曾言:"只要不是将法官的裁判仅仅视为国家权威宣示,裁判说理就是必需的。"[1]法官在判决书中对判决结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说明、阐释、论证,几乎成为当代各国法院的通行做法。判决书说理不仅是说服当事人自愿接受判决结果,证明判决正当性的基本手段,也是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树立司法公信和权威的重要路径。较之于英美法系国家闲文漫笔,动辄数以万字,"篇幅宏大、论点详尽"[2]的判决书,以制定法为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判决书往往惜墨如金,素以"措词简洁、文字精炼、表达清晰、说理简明扼要"著称。[3]诚然,判决书的字数的多

  • 标签: 故意杀人 法官自由裁量权 事实认定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刑罚理论
  • 简介: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肇事逃逸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即使保险人没有履行明确说明义务,被保险人依法也应当明知其内容及其法律后果。被保险人肇事后逃逸,不仅为我国法律所明确否定,也是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应受惩罚,不应因违法行为而获得保险赔偿,否则必将违反公序良俗原则。

  • 标签: 保险合同纠纷案 被保险人 逃逸行为 肇事逃逸 财产保险 保险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