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即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探讨了白细胞介素6的生物学作用,并阐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反应特点,最终说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细胞介素6 关系
  • 简介:目的观查中药治疗对IgA肾病白胞10的作用。方法选取IgA肾病患者30例为治疗组,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除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和(或)钙拮抗剂)外,治疗组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健康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白介素10比较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白介素1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过调节IL-10的水平在IgA肾病的治疗中发挥其治疗作用。

  • 标签: IGA肾病 中医药疗法 白细胞介素10
  • 简介:IL-37是白介素1家族新发现的成员,可在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在固有免疫阶段及适应性免疫阶段均被证实发挥重的抗炎作用。目前认为与多种内毒素血症、缺血性损害、肝炎等疾病及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其抗炎作用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将对IL一37的分类、分布、结构、作用机制、生物学效应、与疾病关系、表达调控等作一综述。

  • 标签: IL-37 抗炎因子 免疫调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而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cytokine,CK),虽然后来发现白细胞介素也可由其它细胞产生并能作用于其它细胞,但这一名称仍沿用至今,目前报道的白细胞介素有18种(IL-1~IL-18).随着分子免疫学、分子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免疫学的发展,发现白细胞介素在旋毛虫感染的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宿主感染旋毛虫后,淋巴细胞在受到旋毛虫抗原刺激后被活化而分泌白细胞介素.多数白细胞介素可促进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调节作用,可提高宿主对旋毛虫感染的抵抗力和加速排虫反应;而有些白细胞介素则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对免疫应答具有负调节作用,可降低宿主对旋毛虫感染的抵抗力和延迟排虫反应.

  • 标签: 白细胞介素 旋毛虫感染 分子寄生虫学 免疫调节作用 分子免疫学 生物学活性
  • 简介:目的分析中药生大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生大黄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IL-6、IL-8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IL-6、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IL-6、IL-8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生大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治疗中能有效抑制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胰腺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生大黄 急性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轻症病毒性脑炎组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组60例,以及60例健康儿童组(保健科体检),对其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的水平检测,并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再进行组间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重症病毒性脑炎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病毒性脑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病毒性脑炎组危重症评分越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水平越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与病情危重程度相关,对病情判断及评估预后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7 病毒性脑炎
  • 简介: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23水平与性激素及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PCOS患者6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育龄女性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IL-17、IL-23、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黄体生成(luteinizinghormone,LH)、LH/FSH值、总睾酮(totaltestosterone,TT)、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的水平,采用Pearson系数分析PCOS患者IL-17、IL-23水平与性激素指标及脂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两组FSH、T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的IL-17、IL-23、LH、TT、TG水平和LH/FSH值[(243.94±51.27)pg/mL、(60.38±31.45)pg/mL、(11.41±5.26)IU/L、(2.76±0.68)ng/mL、(2.41±1.12)mmol/L、(2.03±1.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22.36)pg/mL、(31.26±22.43)pg/mL、(5.79±2.34)IU/L、(0.92±0.38)ng/mL、(1.35±0.98)mmol/L、(0.86±0.34)],HDL-C水平[(1.38±0.32)mmol/L]低于对照组[(2.53±0.2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IL-17、IL-23分别与LH、LH/FSH、TT、TG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IL-17、IL-23在PCOS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其水平与部分性激素及脂代谢指标有关,提示IL-17、IL-23可能参与了PCOS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性激素 脂代谢
  • 简介:摘要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类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患者生存时间普遍较短,生活质量较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为止,HNSCC的病因尚未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人体免疫调节机制及炎症反应与HNSCC的关系。其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作为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尤其是HNSCC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IL-1β在HNSCC及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做一综述,为探讨肿瘤病因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β 头颈部肿瘤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斑秃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变化,评估IL-18对NK细胞活性的调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的67例斑秃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血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NK细胞亚群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IL-18水平。使用重组人IL-18刺激PBMC,建立PBMC与721.221细胞、K562细胞、P815-Ab细胞共培养体系,检测NK细胞中CD107a表达细胞比例和CD16表达细胞荧光强度,评估NK细胞功能。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结果斑秃组CD56+CD16-NK细胞比例(8.12% ± 3.14%)低于对照组(10.78% ± 4.08%,t = 3.33,P = 0.001),CD56+CD16+NK细胞比例(46.08% ± 15.21%)高于对照组(32.14% ± 10.45%,t = 4.22,P < 0.001),CD56-CD16+NK细胞比例(28.81% ± 8.65%)与对照组(27.09% ± 7.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8,P = 0.383)。斑秃组血浆IL-18水平(112.0 ± 23.72 pg/ml)高于对照组(99.34 ± 15.15 pg/ml,t = 2.48,P = 0.015)。斑秃组NK细胞与721.221细胞、K562细胞和P815-Ab细胞共培养后表达CD107a细胞比例(9.53% ± 1.70%、5.15% ± 1.35%、6.50% ± 1.64%)均高于对照组(5.00% ± 1.17%、4.40% ± 1.09%、5.13% ± 1.36%,均P < 0.05)。P815-Ab细胞刺激后,斑秃组CD16阳性NK细胞荧光强度(151.10% ± 59.30%)低于对照组(221.90% ± 93.56%,t = 4.31,P < 0.001)。IL-18刺激后,与721.221细胞共培养的NK细胞CD107a表达比例高于未刺激组(14.47% ± 2.67%、9.93% ± 1.94%,t = 6.00,P < 0.001);与K562细胞和P815-Ab细胞共培养的NK细胞CD107a表达比例与未刺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斑秃患者IL-18通过增加自然杀伤毒性受体介导的细胞毒性,增强NK细胞活性。

  • 标签: 斑秃 白细胞介素18 自然杀伤T细胞 抗体依赖细胞细胞毒性 溶酶体相关膜蛋白质1
  • 简介:摘要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是一种重要的抗炎因子,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目前认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可以调控免疫反应,既促进免疫反应,又诱导免疫耐受。研究发现DCs是IL-10的重要细胞来源,且将产生IL-10的DCs定义为IL-10+DCs。这群DCs通过分泌IL-10诱导免疫耐受。文章主要讨论诱导免疫耐受的IL-10+DCs的表型、功能特征和诱导IL-10+DCs的方法。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免疫耐受
  • 简介:摘要表皮屏障功能缺陷及免疫改变是特应性皮炎(AD)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而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在各种损伤因素作用下可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和介质,其中3种上皮源性因子白细胞介素33、白细胞介素25、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被认为是皮肤或黏膜屏障Th2型免疫应答的有效诱导因子,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引起Th2细胞因子分泌,增强Th2型免疫应答,参与AD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就3种上皮源性细胞因子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皮炎,特应性 白细胞介素类 白细胞介素33 白细胞介素25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西地碘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2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48例与对照组1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地碘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康复新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IL-2和IL-6水平变化,及溃疡疼痛和溃疡直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92%)高于对照组(84.46%)(χ2=6.867,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39.84±1.76)%]、CD4+/CD8+(1.82±0.15)均高于对照组[(36.51±1.98)%和(1.47±0.12)],而CD8+[(22.16±1.46)%]低于对照组[(24.87±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92、16.467、22.16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189.84±17.86)ng/L]高于对照组[(147.82±14.27)ng/L],而血清IL-6[(37.48±6.57)ng/L]低于对照组[(59.76±12.1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61、19.63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1.36±0.29)分]、溃疡直径[(1.54±0.38)mm]均低于对照组[(2.57±0.41)分和(2.26±0.4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12、15.264,均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西地碘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明显,可提高免疫功能及减轻炎性反应,且可减轻溃疡疼痛,缩小溃疡直径。

  • 标签: 口腔溃疡 复发 康复新液 西地碘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T淋巴细胞亚群等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单克隆抗体测定法对58例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进行相关研究,并以正常人35名作对照.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01),尤以肝硬变组明显.SIL-2R水平与T细胞亚群中CD8细胞比例,与ALT密切相关.结论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IL-2R、T淋巴细胞亚群等水平可做为丙肝患者病情变化、预后判断及临床用药的监测指标.

  • 标签: 丙型肝炎 肝功能 白细胞介素-2受体 T淋巴细胞亚群 单克隆抗体测定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
  • 简介:目的:检测并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水平,以了解心血管疾病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标双抗体法对15例高血压疾病患者(EHT)、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2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14例冠心病患者(CHD)的血清SIL-2R含量进行检测,并与25例正常人(NC)比较,总结分析SIL-2R在4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与意义。结果:高血压疾病患者(EHT)、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血清的SIL-2R含量与正常人(NC)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冠心病患者(CHD)的血清SIL-2K含量与正常人(N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疾病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的SIL-2K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提示可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含量作为诊断高血压及扩张型心肌病的指标。

  • 标签: SIL-2R 高血压扩 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现代肿瘤学认为,肿瘤相关性炎症是肿瘤微环境形成的显著特点之一。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与微环境中的炎症因子的影响密不可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就是调节肿瘤细胞生长的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研究发现,在卵巢癌患者中可检测到IL-6及其受体异常高表达,且IL-6升高与临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IL-6对卵巢癌恶性演进的作用机制成为肿瘤微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结合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主要从IL-6与卵巢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血液系统的紊乱、耐药性,IL-6靶向治疗卵巢癌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几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卵巢癌 白细胞介素6 炎症 肿瘤微环境 恶性演进
  • 简介:近年来随着导管化疗的广泛开展与运用,使肝癌患者减轻了病痛,不仅延长了其生存期,而且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1]。然而在导管化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只重视治疗,忽视了护理的价值,自1998年12月起,本科加强了护理工作,取得了良好作用,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介素化疗 动脉灌注 化疗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与衰弱(frailty)的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万方数据库、维普网(VIP)等数据库收集IL-6与衰弱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各个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2月。采用Stata15.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共1 644名参与者,包括衰弱组330例,对照组1 314例。结果显示衰弱组血清(或血浆)IL-6浓度高于对照组(SMD=1.56,95% CI:0.81~2.31,P<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经Egger’s检验,提示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t=1.61,P=0.169)。结论白细胞介素-6水平偏高可能是衰弱的危险因素,但具体病因相关性需要在更多的人群中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衰弱 meta分析
  • 简介:背景:肝纤维化病程迁延且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基因治疗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白细胞介素(IL)-10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目的:克隆并鉴定Sprague-Dawley(SD)大鼠IL-10基因的全长cDNA,为进一步构建大鼠IL-10腺病毒重组子和肝纤维化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自行设计IL-10上下游引物,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SD大鼠脾脏单核细胞中扩增编码大鼠成熟IL-10肽链的cDNA片断.扩增产物与连接载体pMD-18T连接后转化感受态菌DH5α,构建重组载体pMD-18T-IL-10.结果:以SD大鼠脾脏单核细胞总RNA为模板,RT-PCR扩增出大小为540bp的大鼠IL-10cDNA片断.所构建的重组质粒经HindⅢ+KpnⅠ双酶切显示含有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证实扩增出的DNA片断与大鼠IL-10基因序列相符,表明编码区无基因突变.结论:成功地克隆了大鼠IL-10基因的全长cDNA,并构建了重组载体pMD-18T-IL-10.

  • 标签: IL-10 大鼠 肝纤维化 基因 克隆和鉴定 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