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变化,探讨IL-17及IL-6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L-17及IL-6浓度值.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d、3d、7d和14d时血清IL-17、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发病3d水平最高,随时间推移及治疗的介入,IL-17及IL-6水平逐渐下降.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明显升高,动态观察患者的IL-17、IL-6含量变化可能有助于监测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变化.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酶联免疫吸附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5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烤瓷熔附金属全冠对局部牙龈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修复后牙龈出血、红肿、龈缘变黑及口腔异味等情况,使近来学者从各个角度来研究和比较各金属对局部牙龈的影响。由于烤瓷铸造合金在口腔内可释放出离子并沉积于牙体表面和牙龈,对与其接触的牙周组织造成一定的刺激,促进牙龈炎症发展,这是引起修复后牙周损伤的重要因素。而作为牙周组织健康状态指标之一的龈沟液在这种情况下的量与质也非常重要。近年来已有许多学者在龈沟液内检测出多种炎症介质和炎症调节因子,其中白细胞介素-1β(Crevicularinterleuin-1βIL-1β)已被公认为在牙周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另有学者研究发现在牙周致病菌携带者的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水平与龈炎指数、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显著相关。本文将重点从非贵金属烤瓷冠的应用现状、非贵金属烤瓷冠对龈沟液中IL-1β和IL-8的影响以及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等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白细胞介素-1&beta 白细胞介素-8 牙周病
  • 简介:目的观查中药治疗对IgA肾病白胞10的作用。方法选取IgA肾病患者30例为治疗组,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除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和(或)钙拮抗剂)外,治疗组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健康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白介素10比较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白介素1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过调节IL-10的水平在IgA肾病的治疗中发挥其治疗作用。

  • 标签: IGA肾病 中医药疗法 白细胞介素10
  • 简介:目的:检测并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水平,以了解心血管疾病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标双抗体法对15例高血压疾病患者(EHT)、1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2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14例冠心病患者(CHD)的血清SIL-2R含量进行检测,并与25例正常人(NC)比较,总结分析SIL-2R在4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与意义。结果:高血压疾病患者(EHT)、扩张型心肌病患者(DCM)血清的SIL-2R含量与正常人(NC)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冠心病患者(CHD)的血清SIL-2K含量与正常人(N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疾病患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的SIL-2K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提示可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含量作为诊断高血压及扩张型心肌病的指标。

  • 标签: SIL-2R 高血压扩 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属于Ⅰ型变态反应。AR病理过程中涉及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组织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合成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与炎性介质。目前AR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白细胞介素是近些年研究的主要着眼点,对其进一步研究将为AR的防治带来新方案。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白细胞介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牙周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a的水平变化。方法随机采取50例慢性牙周病患者纳入研究,并给予基础治疗,采集治疗前后牙周临床参数,并测定龈沟液中TNF-α、IL-1a水平变化。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作体检的50名健康者作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前,病例组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AL)水平和龈沟出血指数(SBI)、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a(IL-1a)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PD、AL、SBI、龈沟液TNF-α、IL-1a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a参与牙周病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白细胞介素1a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17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30例慢性HBV携带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5例健康对照血清者中IL-17水平。结果HCC外周血IL-17明显高于其他肝病类型及对照组(P=0.000);ASC、CHB和LC患者IL-17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与TBil呈正相关(r=0.774,P=0.010);与ALT无相关性。结论IL-17与肝内炎症程度分级密切相关,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白介素-17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IL-17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的胃癌细胞株MGC-803,分别运用浓度为0、1ng/mL、10ng/mL、100ng/mL、1μg/mLIL-17干预48h,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取细胞形态变化最为明显的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最适浓度。浓度为100ngJmL的IL-17干预胃癌细胞48h,设为实验组;加入等量PBS干预胃癌细胞48h,设为对照组。(2)RT—PCR检测两组胃癌细胞中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RNA表达水平。(3)Westernblot检测两组胃癌细胞中E-cadherin和Vimentin的相对蛋白表达量。(4)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组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胃癌细胞EMT形态变化:不同浓度IL-17处理MGC-803胃癌细胞48h后,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主要是细胞由多角紧密连接状态逐渐向连接松散,梭形形态转变,细胞粘附能力明显下降,且随着IL-17浓度从0增加至100ng/mL时,细胞形态改变逐渐明显;当浓度达到100ng/mL时,细胞形态改变最明显;但当IL-17浓度继续增加至1μg/mL时,细胞形态改变不再显著,部分细胞出现死亡,漂浮现象。(2)RT—PCR检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胃癌细胞中E—cadherin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5±0.13和1.06±0.23;Vimentin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594-0.55和1.23±0.gl,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1,2.923,P〈0.05)。(3)Westernblot检测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胃癌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6±0.17和1.56±0.29;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12和0.56±0.17,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51,3.601,P〈0.05)。(4)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划痕56h后,实验组

  • 标签: 胃肿瘤 白细胞介素17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长期治疗慢性心衰中,β受体阻滞剂能够通过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少心室重构等多环节来阻止心衰症状进一步恶化,持续稳定地改善心功能,无论是在逆转心室重构或降低死亡的危险性方面β1受体阻滞剂均有可靠疗效。通过检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对于判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价值,并能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同样表明了比索洛尔作为一种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控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肯定的治疗价值和较高安全性。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清白细胞介素6 TNF&alpha
  • 简介:结核病仍然困扰着人类健康,我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早期正确的诊断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控制我国结核病流行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方法都存在着许多不足,新的诊断方法由于没有良好的生物标志物而受到了限制。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6(IL-6)在结核病中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在此就IL-6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白细胞介素6 感染 诊断
  • 简介:皮质发育障碍(malformationsofcorticaldevelopment,MCD)是一类神经发育不良疾病的总称,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ocalcorticaldysplasia,FCD)和结节性硬化(tuberoussclerosiscomplexes,TSC)是最常见的伴发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两类MCDs,具有相同的病理学特征,也是研究MCD致痫机制常用的疾病模型[1]。皮质发育障碍是难治性癫痫的重要病因之一。

  • 标签: 皮质发育障碍 痫性放电 难治性癫痫 发育不良 tuberous CORTICAL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1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8月诊治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54例进行分析,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7例,研究组患者在化疗后进行白细胞介素11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指标参数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采用白细胞介素11进行治疗能够缓解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促进血小板的生成,预防血小板下降的危险情况,临床治疗意义积极。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1 恶性血液病 化疗 血小板减少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B7同源体1(B7-H1,即程序性死亡配体1)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75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患者4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31例。收集其乳腺肿物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类组织中B7-H1和IL-2的表达情况。B7-H1、IL-2阳性表达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并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分析B7-H1、IL-2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7-H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79.6%(35/44)比22.6%(7/31),χ2=23.951,P=0.001],而I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31.8%(14/44)比71.0%(22/31),χ2=11.168,P=0.001]。在44例乳腺癌患者中,肿瘤直径〉2cm、组织学分级较高、有淋巴结转移、HER-2阳性以及TNM分期ⅢA~Ⅳ期者,其B7-H1的表达较高(χ2=4.589、7.717、4.475、15.725、22.211,P=0.032、0.014、0.034、0.000、0.000),但是,肿瘤直径〉2cm、有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ⅢA~Ⅳ期者IL-2的表达却较低(χ2=12.049、14.850、6.147,P=0.001、0.000、0.013)。结论B7-H1、IL-2与乳腺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两者存在联合参考价值,并有望成为指导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新指标。

  • 标签: 细胞凋亡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白细胞介素2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脂联(adiponectin,AD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rin-6,IL-6)水平变化与飞行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飞行员组473例(A组)、普通人群组200例(B组)、冠心病组54例(C组),A组按年龄及飞行时间段进行再分组,比较各组血浆ADP、IL-6水平差异。结果C组ADP水平低于A组,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IL-6水平高于A组,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及飞行时间段的飞行员血浆ADP、IL-6水平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飞行时间与ADP、IL-6水平无关(P〉0.05)。结论A组与B组比较,血浆ADP水平降低,IL-6水平升高,提示飞行员较普通人群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大,对于飞行员冠心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飞行员的年龄及飞行时间与血浆ADP、IL-6水平无关。

  • 标签: 脂联素 白细胞介素-6 冠心病 飞行员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掌跖脓疱病发病中的作用,分析掌跖脓疱病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记录掌跖脓疱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掌跖脓疱病患者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前后外周血IL-17水平变化.结果100例掌跖脓疱病患者中,以感染为诱发因素的患者占30%.掌跖脓疱病组外周血IL-17的水平[(13.12±3.1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7.68±2.8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后随病情好转IL-17水平[(9.18±2.25)pg/mL]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参与了掌跖脓疱病的发病,提示其可作为监测掌跖脓疱病病情变化及评价临床疗效的指标,感染可能是掌跖脓疱病主要的诱发因素.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白细胞介素-17 雷公藤多苷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L-18)与胎膜早破(PROM)的相关研究,为胎膜早破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找出更多预测新指标。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PCT和IL-18浓度,分析其在各实验组中的变化,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孕周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128.701,P<0.001);2.PCT组浓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IL-18组浓度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PCT和IL-18的相关性呈正相关(r=0.922,p<0.001)。结论PCT和IL-18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中的浓度最高,说明两者与胎膜早破发生的有关,可作为胎膜早破预测的新指标,其对诊断胎膜早破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合理性发生作用,为孕妇诊断胎膜早破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胎膜早破 足月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 血清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18
  • 简介: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前炎症因子的表达规律,揭示心肌梗死后抑郁发生的机制,为心肌梗死后抑郁的治疗提供药物作用的靶点。方法采用手术法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用前炎症细胞抑制剂己酮可可碱腹腔注射进行治疗,采用蔗糖水消耗实验,自发行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并检测大鼠血清和脑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变化。结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蔗糖水消耗量,及活动总路程、站立时间、活动总时间、游泳时间和挣扎时间减少,不动时间增多,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均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大鼠出现活动度下降,快感缺乏,产生绝望行为以及血浆内和脑内炎症因子升高,在使用己酮可可碱后其行为活动度升高及绝望行为减缓,血浆内和脑内炎症因子下降,提示阻断炎症反应过程,可以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的抑郁状态,提示炎症反应可能是心梗后抑郁发生的可能机制。

  • 标签: 心肌梗死 抑郁 炎症反应 前炎症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50例经病理确诊的PHCC患者、107例肝硬化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L-6和GP73水平。结果:PHCC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中位数147.57pg/L)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中位数30.75pg/L)及正常对照者(中位数0.11pg/L)(P〈0.05);PHCC患者的血清GP73水平(中位数234.56ng/mL)亦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中位数128.04ng/mL)及正常对照者(中位数43.87ng/mL)(P均〈0.05);PHCC患者血清中IL-6和GP73的阳性率(68.00%、60.00%)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27.1%、37.4%)及正常对照者(6.0%、2.0%)(P均〈0.05)。采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联合IL-6或GP73诊断PHCC的灵敏度分别为76.0%和70.0%,均优于AFP单独检测(灵敏度46.0%);而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PHCC的灵敏度最高,为78.0%。IL-6及GP73水平与AFP水平间均无相关性,AFP阴性PHCC病例的IL-6阳性率为55.56%,GP73阳性率为44.45%。结论:IL-6和GP73可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诊断PHCC的灵敏度,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样本研究验证。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高尔基体蛋白73 原发性肝细胞癌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