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本刊讯根据1998年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联络委员会北京会议决议,应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为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宗教事务局局长梁瑞品为顾问、中国佛协副秘书长张琳为秘书长的中国佛教界访日代表团一行42人,于10月5...

  • 标签: 中国佛教界 代表团 佛教交流 协议会 和平法 法相宗
  • 简介:<正>日本把青少年的劣迹行为和犯罪行为称为问题行为。有时称它为非行。问题行为意味着逸脱了法律和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学校,从教育观点出发,应首先以是否阻碍学生发展作为判断的标准去看待问题行为。日本从教育指导的角度,把问题行为分为反社会性的(指违反法律和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行为)和非社会性的(指不能积极适应或不肯力求适应的逃避行为)。此外,

  • 标签: 青少年问题行为 犯罪青少年 性行为 不良行为 社会规范 吸烟
  • 简介:《茶禅同一味》是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之子千宗旦关于茶禅的重要著作,书为后人刊行于文政十一年(1828)。

  • 标签: 茶道 日本 导读 精神 集大成者
  • 简介: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访问日本永平寺暨诸山代表团一行七人,应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的邀请,于七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访问日本。代表团由潮州开元寺住持慧原法师任团长,郑立新(佛协国际部副主任)任主任秘书,团员包括:净慧(佛协理事、本刊主编)、通一(宁波阿育王寺住持)、俞昶熙(浙江省佛协副会长)、道生(浙江普陀山普济寺都监),由刘建(佛协国际部翻译)任秘书

  • 标签: 日本曹洞宗 宁波阿育王寺 净慧 潮州开元寺 主任秘书 普济寺
  • 简介:日本人民都为自己国家有奈良东大寺的宏伟建筑和举世无双的世界最早最大金铜佛像而自豪,但也始终没忘记东大寺和大铜佛能保留至今是中国匠师们的帮助和合作的结果,特别是在八百余年前,中国浙江明州(今宁波市)造佛师陈和卿、陈佛寿、伊行知等的功绩。说起这尊世界上最早的大铜佛,还先得从中国洛阳龙门的卢舍那大佛说起。早在公

  • 标签: 卢舍那大佛 金铜佛像 中国浙江 中国佛教 匠师 佛像艺术
  • 简介:本刊讯9月26日至10月5日.中国佛教协会组团前往日本参加第八回中日禅僧交流修行体验活动,代表团由福建佛学院教务长振宇法师担任团长.闽南佛学院院长助理兼教务长传明法师担任副团长,成员包括闽南佛学院副教务长中观法师、福建佛学院办公室主任传峻法师、南京毗卢寺监院持德法师。9月27日至10月1日。代表团分成二组.

  • 标签: 交流活动 日本 修行 禅僧 闽南佛学院 中国佛教协会
  • 简介: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国家。日本学界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39—1965年的“《资本论》形成史中的《大纲》研究”,第二个时期是1966—1974年的“资本原始积累理论中的《大纲》研究”,第三个时期是1975年以后至今的“世界视野中的《大纲》研究”。从整体上看,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大纲》研究对“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 标签: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 日本马克思主义 研究综述
  • 简介:“临床宗教师”的说法在日本是一个新词,源自日本东北大学自2011年开始的“临床宗教教养讲座·临床宗教实践讲座”。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报纸、电台、杂志、网络的宣传报道,“临床宗教师”一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2016年版的日本语《现代用语基础知识》也收录了“临床宗教师”一语,这说明这一用语已经被日本社会所普遍接受,成为日常用语之一。

  • 标签: 日本东北大学 临床 教师 佛教教育 当代 宗教实践
  • 简介:为揭示'院政时期'政治结构的特点,以日本当代天皇'生前退位'为引,对日本平安时代后期出现的天皇退位、'上皇'、'院政'等相关历史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分析表明,'院政'作为平安时代后期的主要政治形式,它的出现,导致了之前统一集中于朝廷的日本国家权力出现了崩裂,分散到不同的政治集团之中,进而出现了'双重王权结构',甚至'三重王权结构'的奇特政治现象。同时,原本无缘于朝廷政治生活的中下层军事贵族走进了国家权力中心,带来了武士阶级的发展壮大乃至武士政权的确立,使得之后的日本政治结构乃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标签: 院政 天皇 平安时代 王权 摄关政治
  • 简介:日本的七福神是传说中能为人间带来福德的七位神,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七福神的神迹遍布全国,多为七神七社(庙),因此,在每年正月祭祀巡拜七福神成了一种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 标签: 民间信仰 日本 中国道教 神迹 祭祀
  • 简介:日本市民运动兴起于战后“55年体制”下保守一革新势力的尖锐对峙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左翼思潮风起云涌,反战和平运动、学生运动、住民运动等市民运动在推进民主政治、促进公害防治、保障社区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随着日本政治环境的变化,市民运动也发生转型,在整体上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环境保护运动等新社会运动方兴未艾,NPO活动和社区营造运动成为改善公共治理的新力量。

  • 标签: 日本 市民运动 住民运动 社区营造
  • 简介: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宗教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日本著名中国道教研究专家蜂屋邦夫先生,于2003年11月10日至17日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四川道教胜地老君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作专题讲座。其讲座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蜂屋邦夫 日本 道教 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
  • 简介:崇拜欧美(或与之相反),不仅仅是艺术,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能看得到。而且同西欧艺术观相对比、对照,一直在日本延续的东亚传统的艺术观也在近代形成了。这样和艺术相关连的习惯之联想和价值的二重表象,在日本社会上深深扎根了。

  • 标签: 脱亚入欧的艺术观 日本的艺术观 传统的出新 美的实践 艺道
  • 简介:<正>普法教育已经开展几年了,成果是很显著的,不足之处是适用于普法教育的教课书还太少,除法律常识课本,就是法律条文和答问,有关法律实施中的法律专著很少。卢万祥最近编著的《代理》一书,我觉得算是一本较好的普法教育的教课

  • 标签: 不足之处 普法教育 法律常识课 法律实施 教课书 法律条文
  • 简介:日本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会长福岛庆道长老的邀请,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与浙江省佛教协会联合组织了以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邢越生先生为顾问,省佛协副会长、灵隐寺住持木鱼大和尚为团长和我省主要寺院年青执事为团员的“浙江省佛教友好交流访日团”一行18人,于2001年12月12日到20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9天的友好访问。

  • 标签: 教友 佛教协会 佛协 住持 和尚 民族宗教
  • 简介:从总体上看,20世纪前半叶日本佛教的绝大部分宗派都积极追随军国主义政府,提倡迎合统治者需要的“忠皇爱国”思想,宣传“护国”精神,为政府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建立法西斯集权统治和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服务。它们用佛教思想美化法西斯统治,将侵略战争说成是“以大道征服不道”;随着日本对朝鲜、中国的侵略扩张,佛教各宗也加紧组织对出战人员的家庭、战死者亲属的慰问和援助,对伤残士兵进行救护。此外还向前线军队派遣随军僧,让他们在战地传教、慰问士兵,为死者安葬和举行法会等。本文介绍的正是日本佛教各宗派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所作所为。

  • 标签: 伪满期间 日本 佛教 东北地区 中国 宗教活动
  • 简介:西北大学最近征集墓志,其中征得一块墓志铭,铭盖上刻有篆书12字:“赠尚衣奉御井府君墓志之铭”,该铭方形,边长约40厘米。

  • 标签: 墓志铭 留学僧 唐代 日本 国号 西北大学
  • 简介:<正>七十年代,苏联先后出版了几本体育学院心理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现作一些简单的介绍,籍以了解七十年代苏联体育学院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出现的新兴学科、新的研究领域、新成果、新动向,供我们借鉴参考。《心理学》本书出版于1974年,鲁吉克著,是苏联体育学院的一本主要教学参考书。共分三个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运动员 体育学院学生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教材 七十年
  • 简介:公元5世纪初,儒学经由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从中国传入日本,6世纪初,佛教经由同样的路线传入日本。至公元7世纪,圣德太子主持推古朝的政治外交,开始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直接从中国隋唐帝国输入先进的文物制度,儒学和佛教在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层面,开始对日本文化发挥影响。本稿拟以推古朝圣德太子摄政改革期间颁布的“冠位十二阶”、《宪法十七条》,以及“三经义疏”等为主要依据,考察圣德太子对儒学和佛教的兼收并蓄,了解儒佛同样作为外来文化是如何得以互无冲突地适用于彼邦,藉以探讨儒佛思想之于多元文化中得以会通的共同价值基础所在。

  • 标签: 圣德太子 儒佛会通 冠位十二阶 宪法十七条 三经义疏
  • 简介:本刊讯以日本佛教界著名友好人士。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常务理事管原钧先生为团长的日本枣寺纪念管原惠庆示寂十七周年及玄中寺参拜访华团一行15人,于10月16日上午拜访了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副秘书长学诚法师、倪强先生及广济寺监院演觉法...

  • 标签: 佛教界 中国佛教 日本 佛教协会 邦交正常化 中日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