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7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 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两组均干预 12周, 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进行腰背部疼痛评分, 进行腰椎核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采用双能 X线骨密度检查仪测定腰椎骨密度, 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 12周后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研究组干预 12周后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 12周后腰椎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干预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研究组干预后 12周后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前两组骨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干预 12周后骨折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干预 12周后总有效率为 94.29%, 高于对照组的 74.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 增加骨密度, 促进骨折愈合,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应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 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医骨折三期辨证;临床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科收治的156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VP治疗。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本组156例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前后心理稳定,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患者术后3d及3个月的VAS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显著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微创优点明显,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利于患者康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对入本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7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以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36例,两组患者均应用一般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增用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针对性康复护理效果较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85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通过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0例通过双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X线透视次数、VAS改善率、椎体高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采取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X线照射次数,可将其作为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单侧入路 双侧入路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 简介:目的总结我院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接收的3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9例,分别在手术前后进行常规护理与围术期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病情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前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护理后,2组患者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相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VA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更优,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上述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时配合围术期对症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降低疼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时,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7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均实施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并分析其效果。结果本次700例患者经过治疗疼痛显著改善,其总有效率为98.57%。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微创手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的主要方法,适应症不断扩大、禁忌症减少,相较于保守治疗在缓解疼痛方面优势明显。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相交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在恢复椎体稳定、解剖方面有比较优势,单侧、双侧填充各有优势。近年来,新的填充材料不断涌现。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微创 疗效 再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2例(2015年3月20日—2016年5月20日),其中一组采取动力髋部螺纹钉治疗,另外一组采取PFN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手术耗时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治疗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推荐采用PFNA治疗方案,其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步骤较为简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质疏松 PFNA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复位固定,其中6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此为实验组,其中有62例患者未给予健康教育护理,给予单纯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髋关节评价标准得分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Harris髋关节评价标准得分与治疗前相比提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51.1±2.4vs31.9±1.9),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锁定钢板结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给予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锁定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质疏松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12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均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62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试验组VAS评分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6.8%、80.6%,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KP术式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效果佳,有效改善疼痛不适,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性 骨质疏松性 脊柱压缩性骨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以椎体成形术与补肾壮骨汤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间本科室接收的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单行椎体成形术处理;研究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骨汤联合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及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以椎体成形术与补肾壮骨汤联合治疗可获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患,均在我院住院治疗。随机分组后,对比保守治疗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JOA评分下,治疗后观察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视觉疼痛评分比较下,治疗半个月与一个月时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达到94%。结论对骨质疏松所造成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但需注重患者年龄因素,确保手术安全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术后恢复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大连市内四区中老年女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跌倒风险,为本地骨质疏松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大连内四区41至70岁的女性487名进行骨密度测定并进行相关跌倒风险评估。结果年龄、绝经年限、BMI、运动时长及服用激素类药物等对中老年女性跌倒风险高低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跌倒风险的高低与年龄、绝经年限和BMI、运动时长、口服激素类药物等密切相关。

  • 标签: 跌倒风险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的效果和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和护理,治疗组患者给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治疗时均给予围术期护理,分析治疗和护理后两组的VAS评分、cobb角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VAS评分、cobb角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下降,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效果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94 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老年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双自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47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 研究组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微创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随访观察 3 个月,研究组患者视觉疼痛评分法 ( VAS ) 评分、 Co bb 角、椎体高度丢失率分别为 ( 2.02±0.42 ) 分、 (10.56±2.12)° 、 (10.57±3.91 ) % ,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 ( 3.12±0.5 4 ) 分、 (17.72±2.42)° 、 (18.03±4.66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疗法,比痛效果较好,疗效非常理想,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 胸腰椎压缩骨折 微创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130例,采用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二次骨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二次骨折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骨折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用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段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资料来自于2015年—2017年期间本院接受诊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相关数据,从中抽取80例并根据患者采取对应治疗手段差异分组(n=40),对照组用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用PVP治疗。在手术后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并归纳PVP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分别在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检测其VAS评分和Cobb角数据,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均有改善,其中Cobb角观察组治疗后数据更具优越性,统计学软件对组间差异处理,提示P<0.05;对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以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与对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有明显优越性,组间差异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用PVP治疗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令人满意,而手术指标及对机体损伤程度相对较低,对保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VP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P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