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流行性病毒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儿中,30例患儿出现了发热、咳嗽、流鼻涕症状,另外30例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疱疹、丘疹等症状。将前者分为实验组,将后者分为常规组。分析两组患儿服药一个疗程之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经过相同的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之后,实验组出现过敏0例,呕吐1例,恶心1例,头晕1例;常规组出现过敏0例,呕吐1例,恶心1例,头晕0例。四项负面反应差异均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匹司他韦是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物,能够独立或者联合其他药物对抗H1N1流感、流行性病毒感冒,对于治疗小儿手足病有着显著的疗效,但是仍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可能导致患儿皮肤发生敏感反应,不适用于皮肤敏感儿童。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流行性病毒感冒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外源性ATP在与镁离子(Mg2+)合用时比单纯应用ATP有效。Mg2+与ATP合用,能防止外源性ATP和血浆二价阳离子形成络合物,延缓其在体内快速脱氨基和去磷酸化作用,增加细胞膜对其的通透作用。磷酸腺苷氯化镁能维持细胞膜内外环境较高浓度的ATP,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对三磷酸腺苷氯化镁的临床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 标签: 三磷酸腺苷氯化镁 临床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胶原复合梯度磷酸三钙(Col/TCP)修复髁突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在实验动物的右侧髁突前斜面形成3mm×4mm的全层缺损后,植入复合材料;左侧仅造成同样的缺损。分别于术后4、6、8、12和24周各处死6只实验动物,对缺损区的新生软骨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4周后复合材料即可诱导关节软骨的修复;12周时缺损区与周围正常软骨基本一致,且与关节下骨结合紧密;24周后再生软骨未见明显褪变;对照组缺损区由纤维组织充填,未见软骨形成。实验组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对照组为阴性;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见典型软骨细胞出现,对照组为纤维组织。结论Col/TCP可以修复髁突软骨缺损,形成类似正常的关节软骨。

  • 标签: 胶原 磷酸三钙 下颌骨髁状突 软骨
  • 简介:磷酸果糖(FDP)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很少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46岁,因头晕,胸闷憋气5年,加重2月余,以原发性高血压病(Ⅲ)高血压性心脏病,于1994年2月5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体检;T37℃P76次/分,R19次/分,BP26/15kPa,神志清、精神可,双肺无异

  • 标签: 二磷酸果糖 原发性高血压病 药物过敏 高血压性 口唇麻木 降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磷酸药物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实际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9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碳酸钙D3片以及骨化三醇药物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和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磷酸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较大,且应用有效率较高.关键词唑来磷酸;骨代谢指标;骨质疏松;影响AzoletophosphoricacideffectsonbonemetabolismindexAbstractobjectiveEffectofdrugtreatmentonbonemetabolismanditspracticaleffectonbonemetabolisminpatients.methods90casesofsenilemalepaGtientswithosteoporosi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conventionalcalciumcarbonateD3tabletsandthreealcoholdrugtreatment.Theimprovementofbonemetabolismindexinthetwogroupswasstudied.ResultsAftertwogroupsofpatientswithclinicaltreatment,intheclinicaltreatmentofpatientswitheffectiverateandpatientswithbonemetabolicindicatorsimproved,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Gtrolgroup,andinpatientswithadversereactionconditionsandqualityoflifeimprovement,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iazoletophosphatehavebiggerinfluenceonthebonemetabolismindex.Keywordsthiazoletophosphoricacid;Bonemetabolismindex;Osteoporosis;Influence;中图分类号R58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6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磷酸酶血症(HPP)是由编码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SALP)的基因变异导致功能缺失引起的。HPP的症状、体征和并发症非常多变,包括骨骼低矿化、钙和磷酸盐代谢障碍、反复发生的骨折、疼痛、活动受限、牙齿过早脱落、生长发育迟缓和癫痫等。针对HPP有不同的治疗尝试,Asfotase alfa是一种骨靶向重组TNSALP,能够显著降低围生期和婴儿HPP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同时可改善生长发育、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这种酶替代疗法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现就近年来对该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低磷酸酶血症 酶替代治疗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如何对唑来磷酸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年 12 月在我科接受唑来磷酸治疗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一共有 52例患者,对其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 例患者在输液过程当中出现发热症状,给予布洛芬药物口服或吲哚美辛塞肛应用及物理降温后症状好转; 2例患者在输液后出现关节疼痛及全身肌肉酸痛,通过镇痛药物以及心理护理以后,不适症状24小时后大致得到缓解,其余 45 例患者无特殊不适症状。结论:对唑来磷酸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采取一定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病情的康复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唑来磷酸 女性骨质疏松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患儿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入住平凉市人民医院,确诊窒息后有心肌损害的患儿11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加用磷酸肌酸钠0.5g加入10%葡萄糖(GS)30ml;对照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0.2g/kg加入10%GS30ml,两组均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用7d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肌钙蛋白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的临床疗效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所致肌损害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伤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CIPC)对神经元神经钙调磷酸酶(CaN)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CIPC组、尼莫地平组、环孢素A组及LY294002组,每组18只。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计算脑梗死体积;检测CaN及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脑缺血组比较,CIPC组、尼莫地平组和环孢素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5组Ca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脑缺血组比较,CIPC组、LY294002组Ca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CIPC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环孢素A组Ca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除LY294002组外,余各组p-AKT蛋白表达与CaN蛋白相反。结论CIPC降低神经元CaN表达,提高p-AKT表达,提供神经保护。尼莫地平和环孢素A增强了神经保护。LY294002抵消了CIPC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血 缺血预处理 神经元 蛋白激酶类 磷酸化酶激酶 尼莫地平
  • 简介:克林霉素磷酸酯(clindamycinphosphate,CMP)是林可霉素系列产品之一(原美国普强公司,现美国辉瑞公司),于70年代开发产品。林可霉素系列产品已发现10多个化合物,其中有4个化合物用于临床。盐酸林可霉素(lincomycinhydrochloride,LCM)三级发酵提取产生。主要制成胃肠道给药剂型胶囊剂和非胃肠道给药剂型小容量注射剂。

  • 标签: 盐酸林可霉素 盐酸克林霉素 克林霉素磷酸酯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比较普通磷酸胆碱涂层支架与可释放地塞米松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组(PC组,n=60)和可释放地塞米松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组(DXM-PC组,n=60)。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3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支架置入术后3年,DXM-PC组与PC组相比,具有更低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vs25%,P〈0.01)。结论在治疗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时,DXM-PC支架安全,较PC支架更有效防止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具有更好的长期临床效果。

  • 标签: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支架 磷酰胆碱 地塞米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自制磷酸铝佐剂在不同条件下的性状表征。方法使用3批产业化规模的自制磷酸铝佐剂,分别考察不同灭菌次数和室温保存时间下的等电点、磷铝比、pH值、最大吸附能力、表面电荷、沉降率和粒径大小及分布。结果3批自制磷酸铝佐剂灭菌3次,其等电点均为4.6±0.2,磷铝比均为0.9±0.1,pH值均为7.3±0.1,Zeta电位均为(-13±2) mV,最大能吸附4倍量的HPV16型L1抗原,沉降率均为21%±1%,90%粒径分布(Dv90)均为(15.5±0.5) μm,Dv50均为(6.0±1.0) μm,Dv10均为(1.5±0.5) μm;室温保存2年,其等电点均为4.6±0.2,磷铝比均为0.9±0.1,pH值均为7.4±0.1,Zeta电位均为(-13±3) mV,最大能吸附4倍量的HPV16型L1抗原,沉降率均为21%±1%,Dv90均为(18.0±4.0) μm,Dv50均为(6.0±1.0) μm,Dv10均为(1.0±1.0) μm,各项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3批自制磷酸铝佐剂灭菌3次和室温保存2年仍可保证其质量;初步建立了磷酸铝佐剂稳定性评价平台,以确保自制磷酸铝佐剂的使用安全。

  • 标签: 磷酸铝佐剂 性状表征 稳定性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宿主感染致病微生物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不当可进展为严重脓毒症,甚至脓毒症休克,是PICU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脓毒症的炎性反应对细胞的一系列基础生理功能均造成影响,包括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通过氧的还原产生三磷酸腺苷形式的高能磷酸键,为细胞供能并生成一系列有功能的副产物。在脓毒症时,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又进一步促进了脓毒性器官损伤的发生。该综述旨在说明脓毒症时氧化磷酸化功能变化与脓毒症各器官损伤之间的联系。

  • 标签: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磷酸铝凝胶对洗胃后胃出血的治疗疗效。方法97例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在机械洗胃后予奥美拉唑40mg静推,2次/日。治疗组50例在机械洗胃后立即注入磷酸铝凝胶80g,并同时予奥美拉唑40mg静推,2次/日。结果急性中毒机械洗胃后立即注入磷酸铝凝胶对治疗胃出血及缩短留院时间上疗效显著。

  • 标签: 急性中毒 磷酸铝凝胶 胃出血
  • 简介:

  • 标签: